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夏训对优秀运动员铁调素等铁营养状况以及IL-6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26人(男15人,女11人)参加测试,调查夏训前和夏训后血红蛋白、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白介素6变化情况。结果:夏训后,男运动员组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显著上升(P<0.05),总铁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女运动员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夏训可引起运动员炎症因子升高、铁调素升高,导致功能铁不足;铁调素介导的铁代谢紊乱可能是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石墨烯(Graphene,GN)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地下水中运移的影响,以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和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作为两种典型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物,通过批量吸附实验和砂柱实验研究GN对CIP和NOR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GN对两种抗生素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GN对CIP和NOR的Langmuir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70.68 mg·g-1和178.36 mg·g-1。砂柱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多孔介质中GN含量从10 mg增加到80 mg,CIP和NOR在一维砂柱中的迁移能力降低;随着流速和电解质浓度(Na+和Ca2+)的增大,回收率逐步升高,CIP和NOR的运移能力也逐步增强。根据BDST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CIP和NOR在一维砂柱中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模型对穿透时间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接近,表明BDST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多孔介质中GN对CIP和NOR迁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旭方 《水利渔业》2006,26(3):52-54
鱼感鱼、鳜鱼等凶猛鱼类在我国水库生态系统中具重要调控作用,但均面临严重的种质资源问题,亟待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开展综合研究。鱼感鱼种群强烈的生态作用与种群数量的快速操控性能,在具适宜自然环境的大型水库可用作维护良性水库生态系统的有效操控手段,并建议尽早建立我国水库鱼感鱼种质资源库。大型水库适度增殖鳜鱼,抑制底层及沿岸杂食性鱼类种群数量,对延缓水库富营养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鳜鱼种群数量不像鱼感鱼那样可迅速有效调控,但鳜鱼对水库生态系统的作用远没有鱼感鱼那么剧烈,因而也没有必要对鳜鱼种群数量进行快速操控。  相似文献   
4.
日本鳗鲡仔鱼摄食机理及其营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旭方 《水产学报》2002,26(6):556-560
鳗鲡属(Anguilla)鱼类共有19种和亚种,其中以欧洲鳗鲡(A.anguilla)和日本鳗鲡(A.japonica)最为重要。鳗鲡属鱼类发育需经历奇特的柳叶状仔鱼(leptocephaluslarva)阶段,其人工育苗技术是一道世界难题。柳叶状仔鱼现象仅见于真骨鱼类最原始的一个类群海鲢总目Elopomorpha(鳗鲡目Anguilliformes,海鲢目Elopiformes,背棘鱼目Notacanthiformes)。有关柳叶状仔鱼的发育策略,已从形态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柳叶状仔鱼…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安全、简便和可靠的雄性大鼠亚慢性镉中毒模型,选取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组后,每天分别用含1.25、2.5、5和10 mg/kg剂量的CdCl2溶液灌胃,研究镉离子在不同处理时间对雄性大鼠肝脏和肾脏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大鼠血液和肝肾中的镉含量及血清中的尿素浓度与镉离子呈剂量效应关系.染镉56 d后,...  相似文献   
6.
十字花科植物因兼具高营养性和药用性,近年来对其的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对十字花科植物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其具有抗氧化性的植物化学成分、影响十字花科植物抗氧化能力高低的因素、十字花科植物化学成分的其他功能性研究上,且获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总结这3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生产利用十字花科植物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芦春斌  周文  刘标 《大豆科学》2013,32(1):119-123
亲代小鼠分别喂食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饲料,120 d后组内交配获得子一代小鼠。以转基因饲料喂食的亲代所繁殖的子代小鼠作为实验组,断乳后子鼠继续喂食转基因大豆饲料;对照组子鼠为亲代非转基因喂食组所繁殖,断乳后继续喂食非转基因大豆饲料。分别于喂食30、60、90、120 d取子代小鼠的睾丸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伊红法染色检测精子存活率与畸形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睾丸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睾丸系数、精子存活率与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切片镜检未发现两组小鼠的睾丸出现明显病理损伤。实验结果说明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120 d未对子代雄鼠精子质量和睾丸组织病理造成影响,表明亲代长期喂食转基因大豆饲料后无潜在遗传毒性及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8.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是中国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养殖过程中常遇到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与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的危害。MC和MG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富集,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测定了人工饲养的尼罗罗非鱼和大口黑鲈在含有MC和MG的水体中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和大口黑鲈在0.2和0.5μg/L MC-LR的水体中处理60min内,其游泳行为相对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在0.5mg/L MG的水体中处理30min后,尼罗罗非鱼胸鳍摆动频显著上升,大口黑鲈胸鳍摆动频率也在25、30、45min等3个不连续的时间点出现显著的变化。说明尼罗罗非鱼和大口黑鲈对天然毒素MC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而对人工毒素MG较为敏感;胸鳍摆动频率可作为尼罗罗非鱼和大口黑鲈一个较为敏感的反映环境变化的行为指标。  相似文献   
9.
合浦珠母贝C-型凝集素基因的序列特征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EST筛选结合重测序法获得合浦珠母贝一种C-型凝集素cDNA的全长序列(命名为PoLEC1)。PoLEC1全长988 bp,5′-UTR为33 bp,3′-UTR为101 bp,开放阅读框为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68 ku,理论等电点约5.83。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信号肽(Met1-Ser19)和糖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oLEC1与其它物种C-型凝集素的的糖识别结构域序列的同源性在18.8%~28.6%,相似性在28.9%~50.0%之间。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oLEC1与栉孔扇贝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表明,PoLEC1 mRNA在消化腺、外套膜、性腺、闭壳肌、肠、鳃和血淋巴组织均有表达,在消化腺中的表达分析表明,经溶藻弧菌刺激后2 h表达显著下调,而在4和24 h后表达显著上调。利用PoLEC1成熟肽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制备包涵体后,用IDA HisBind 树脂纯化得到单一的重组蛋白,凝菌试验表明该蛋白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印楝素对min6细胞增殖、葡萄糖摄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印楝素处理min6细胞48 h,检测细胞增殖量。在5.5和25.0 mmol·L~(-1)葡萄糖条件下,检测印楝素处理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胰岛素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胰岛素的分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5.5和25.0mmol·L~(-1)葡萄糖条件下,印楝素均表现促进细胞增殖活性。印楝素处理下,与25.0 mmol·L~(-1)葡萄糖条件相比,5.5 mmol·L~(-1)葡萄糖表现出更显著地促进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结论】印楝素可能通过调控葡萄糖水平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