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军曹鱼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初始平均质量为(14.70±0.30)g的军曹鱼幼鱼,在56 d的饲养期中分别饲喂含精氨酸质量分数为1.84%、2.07%、2.30%、2.53%和2.76%(或饲料蛋白中精氨酸质量分数为4.0%、4.5%、5.0%、5.5%、6.0%)的等氮等能精制饲料,观察精氨酸对军曹鱼生长和全鱼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精氨酸质量分数为2.30%时,军曹鱼的特定生长率、增质量率及存活率达到最高值.饲料中精氨酸质量分数为2.30%时,全鱼粗蛋白和精氨酸水平达到最高;精氨酸质量分数为2.76%时,全鱼粗脂肪水平达到最高.以增质量率为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军曹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2.38%(占饲料蛋白质量分数的5.17%).  相似文献   
2.
以精制鲽鱼油和豆油分别作为n-3及n-6系列脂肪酸源,配制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的饲料,进行连续8周饲喂军曹鱼幼鱼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n-3/n-6脂肪酸比值为2.57时,军曹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饲料中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军曹鱼血清5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n-3/n-6脂肪酸比值的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饲料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军曹鱼肌肉和肝脏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军曹鱼饲料中适宜的n-3、n-6脂肪酸比例为2.98∶1。  相似文献   
3.
军曹鱼幼鱼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俗称海龙鱼、海鲡,属鲈形目、鲈亚目、军曹鱼科,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高水温海域的一种大型暖水性肉食性鱼类。在台湾和其它热带地区被认为是几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网箱养殖鱼类之一,并已在我国南部沿海诸省得到广泛养殖。几乎所有的水产动物均需要从饲料中补充磷,鱼类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29%~1.1%之间。有关军曹鱼的磷需要量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拟通过在精制饲料中添加CaH(2PO 42),设置不同梯度的磷,研究军曹鱼幼鱼对磷的需要量,为军曹鱼配合饲料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体重为(22.1±1.9…  相似文献   
4.
军曹鱼幼鱼对赖氨酸需要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体重为(14.7±0.3)g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平均分成5组,分别饲喂含赖氨酸为2.30%、2.53%、2.76%、2.99%和3.22%的等氮等能精制饲料.以增重率为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军曹鱼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6.06 g·(100 gCP)-1.通过鱼体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推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分别是:精氨酸4.97 g·(100 gCP)-1;色氨酸0.83 g·(100 gCP)-1;亮氨酸5.49 g·(100gCP)-1;异亮氯酸3.12 g·(100gCP)-1;蛋氨酸 胱氨酸2.66 g·(100gCP)-1;苯丙氨酸 酪氨酸5.22g·(100 gCP)-1;丝氨酸2.96 g·(100gCP)-1;苏氨酸3.26 g·(100gCP)-1;纈氨酸3.26 g·(100 gCP).  相似文献   
5.
军曹鱼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初体均重为25.85 g的军曹鱼幼鱼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37.5、75、150和300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 d,观察维生素c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组织维生素C积累量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增加,军曹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出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0和300 mg/kg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时达到最高值,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50 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脑和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在300 mg/kg时达到最高值.300 mg/kg组脑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75 mg/kg组(P<0.05),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150 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溶菌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37.5和300 mg/kg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现上升趋势,75、150和300 mg/kg组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肾抗氧离子自由基在150 mg/kg组达到最高,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鱼体增重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为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求得军曹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70和80.72 mg/kg.  相似文献   
6.
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北海(BH)、陵水(LS)、硇洲(NZ)、徐闻(XW)和三亚(SY) 5个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对微卫星引物在5个军曹鱼养殖群体中共检测到129个等位基因。各养殖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33~6.75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284~3.645,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81~0.635和0.533~0.68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63~0.630;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结果显示,各群体在多个微卫星位点上均显著偏离平衡(P<0.05);军曹鱼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55~0.150,遗传距离(D)为0.240~0.635,其中,BH和NZ的Fst最大(0.150),D最远(0.635);AMOVA分析表明,军曹鱼养殖群体的84%遗传变异来自于个体之间;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BH和SY聚为一支,LS和XW聚为一支,两支聚为一支后与NZ聚为一支。研究结果将为军曹鱼种质资源保护和改良等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