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量化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气温与外界气象条件的关系,基于日照百分率法划分了天气状况,分析了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通过构建回归方程,研究了温室气温与外界气象条件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晴天、多云、阴天下,春秋季温室内气温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12:00和13:00,最小值分别出现在6:00、7:00和7:00,冬季则分别出现在13:00、13:00和14:00,最小值均出现在8:00;与温室外对比,温室内升温时间较室外推后1 h左右,降温时间则变化不一,春秋季较室外提前2~3 h,冬季则提前1~2 h;当连阴天数低于3 d时,春秋季温室外最低气温每降低1℃,晴天、多云、阴天下温室内最低气温分别降低0.25、0.32和0.32℃,冬季则分别降低0.34、0.42和0.37℃;当外界连阴天天数超过3 d时,连阴天数每增加1 d,春秋季温室内最低气温约降低0.33℃,冬季则降低0.41℃,室外最低气温每降低1℃,春秋季、冬季温室内最低气温均约降低0.34℃。  相似文献   
2.
宁夏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表征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因子.基于2000年以来的MODIS NDVI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趋势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研究宁夏年最大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多年平均最大NDVI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19年最大NDVI极显著上升,增长速率为0.008/年,70.3%的地区显著增大(P<0.05),植被生长状况明显改善,未来27.8%的区域最大NDVI将显著改善.(3)最大NDVI与春季、夏季和年降水量相关性较显著,与平均气温相关性较弱.最大NDVI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大部分地区NDVI与人口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正相关,固原市与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生态建设成效尚不稳固,需持续实施生态工程,改善植被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防治茶树虫害,对影响日照茶区的小绿叶蝉、绿盲蝽、黑刺粉虱、螨类4种主要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分别制定了4种主要虫害各发育期适宜发生气象指标,并进行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无农残生态防治是当前及未来茶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模式,日照茶树主要虫害气象指标可作为指导北方茶园防治虫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月29日、9月5日、9月12日移栽的大棚草莓生育期跟踪观测,分析草莓各生育期叶面积、器官干物质含量、单棵产量、总产量和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移栽期气象条件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批移栽的草莓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时间短,生长状况最好,叶面积指数高,各时期干物质积累均多于第2、3批;第2批受连阴雨影响时间较长,植株生长发育一般,产量也一般;而第3批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时间最长,植株生长受严重影响,株高明显矮于前2批,生长状况也较差,前期营养积累少,果实相对较小。移栽期气象条件对大棚草莓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尤其是连阴雨天气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特征,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及GIS系统,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时空特征,探明蒸发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黄河三角洲地区春季、夏季和年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秋季和冬季蒸发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蒸发量空间分布大致上均由东北向西南递减。(2)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春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夏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和5 a;秋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3、6 a和3 a;冬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11 a和5~6 a;年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3)黄河三角洲地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年日照时间、年平均风速、年平均云量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与年平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各季节蒸发量与各季节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云量及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与其他因子相关性各有不同。(4)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对湿度对各时段蒸发量影响效果均显著,风速对春季、夏季、冬季蒸发量的影响均显著,气温对春季和夏季蒸发量影响显著,日照时间对年蒸发量的影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需求特点,分析了传统为农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气象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结合点,提出在打造为农气象服务品牌、开展直通式服务、探索多方合作模式等方面推进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路。按照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的理念,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提出了为农气象服务的双向交互、为农气象服务需求识别和分析、为农气象服务产品深加工和自适应匹配及精准靶向推送的全流程智慧为农服务技术解决方案,推动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 047.4 mm,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山东省年降水场主要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分别为全省多雨型,全省少雨型,东南部降水偏多、西北部降水偏少型以及东南部降水偏少、西北部降水偏多型,山东省40 a来降水场表现出4种类型的年份数分别为12,12,2,4 a,4种降水类型分布年份实况验证的准确率达到96.7%; 山东省年降水量存在3~9 a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5~32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其中主周期为28,18,4,7 a,分别经历了大约2,3,15,8.5个丰—枯转换期。综上,山东省年降水量由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且具备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控制是阻断该疫病流行的关键,目前已有的相关防控研究通常是基于行政区或像素尺度,且仅依靠专家经验或部分地理环境要素来分配钉螺防控资源,这可能导致防控区域与防控需要的错估。通过对江汉平原进行水生态功能区划,并将分区结果应用于钉螺控制,有助于防控措施的精细化。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分区方法,二级分区采用“自下而上”的聚类分区方法,一级分区以流域为基础单元进行,二级分区基于高程、植被、河渠、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水生态功能指标,通过聚类法合并子流域得到分区单元,并统计各水生态功能区螺情,分析螺情与水生态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区可划分为2个一级区,包括汉江流域水生态区(Ⅰ)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区(Ⅱ)。二级区9个,二阶聚类凝聚和分离的轮廓测量值为0.4和0.3,表明聚类效果较好;二级分区按钉螺分布及流域地理环境要素特点可分为3类,分别为长江过境类(Ⅰ-3、Ⅱ-2、Ⅱ-5、Ⅱ-6)、丘陵主导类(Ⅰ-1、Ⅱ-1、Ⅱ-3)及河渠主导类(Ⅰ-2、Ⅱ-4)。将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法应用于钉螺防控,可为血吸虫精准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了解本地的热量资源,利用临清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临清市≥0、≥3、≥5、≥7和≥10℃的气温初日日序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临清市≥0、≥3、≥5、≥7和≥10℃的气温线性趋势较为平缓,但均呈提前趋势,表明临清市的气温逐年上升,与全球变暖的大环境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宋树礼  张鑫  刘志刚  姚远 《南方农机》2023,(4):64-65+80
电阻式冻土自动观测仪以内管中灌注的非纯净水作为感应介质,利用含有导电离子的水在冻融相变时电导率发生骤变的特性间接反映土壤的冻结状况。课题组对电阻式冻土自动观测仪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测量介质冻结阻值的测量机理进行冻阻特性实验设计,反映出土壤渐冻和渐化过程中阻值的变化、测量介质的相态变化,从而验证了电阻式冻土自动观测仪可替代TB1-1冻土器,并实现了冻土自动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