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传统人工晾晒海贝柱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污染等问题。设计了海贝柱自动晾晒机械,采用阶梯式晾晒生产线对湿海贝柱分级晾晒,多条晾晒生产线分时、高效的工作,机器上方设有遮板以保证晾晒作业不被污染而且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整机采用stm32单片机、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自动化作业,机器控制系统监测到生产线发生故障或海贝柱出现堆积时会立即停止工作以便于检查故障、减少损失。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晾晒不会造成海贝柱内的营养成分的流失,机械晾晒海贝柱的干基含水率达到30%仅需12h,机械晾晒海贝柱能节省大量的干燥时间,显著的提高了晾晒效率,避免了人工晾晒过程导致的二次污染和损失。该研究为海贝柱自动晾晒机械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胶东花生出口区由于连续多年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严重,花生出现死苗、烂果、空壳现象,使用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可有效调理土壤酸化,同时补充钙、硼等中微量元素,使花生空壳死苗现象得到控制,荚果多,籽仁饱满。  相似文献   
3.
2016年胶东半岛苹果锈病、水裂纹、苦痘病现象普遍,主要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导致土壤缓冲能力低以及土壤酸化严重,加之持续的高温干旱等,直接影响了果树毛细根的生长,导致了果树根系对水肥的吸收能力严重降低,尤其对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低.为此生产中应采取土壤调酸、测土配肥、培养树势.  相似文献   
4.
林峰 《山东家禽》2014,(7):44-46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其分布广危害大。特别是在当今畜牧生产中,其对动物生产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也越发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中外关于沙门氏菌的相关研究和报道也屡见报端。沙门氏菌对种鸽养殖同样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圆斑星鲽早期发育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实验对1~72日龄的圆斑星鲽鱼苗进行了连续的显微观察,并绘制了早期发育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圆斑星鲽从20日龄开始进入快速的增长期,在水温12~19.5°C时完成变态发育需要50 d,黑色素细胞最早出现,数量最多,黄色素细胞次之,虹彩细胞最后发育,数量最少。变态前黑色素细胞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在9日龄密度最大为1390个/mm~2,色素细胞逐渐密集鱼体两侧对称分布;变态开始后鱼体两侧色素不对称,有眼侧体表黑色素细胞逐渐溶解消退,由成体黑色素细胞代替,体色变深,黑色素细胞密度稳定在150个/mm~2;无眼侧黑色素细胞逐渐消溶退化,体色逐渐变白。白化个体在变态开始后出现,有眼侧不能形成成体黑色素细胞,形成白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I)为研究对象,探究比较了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rus)以及杂交F1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种质遗传特性.结果显示,杂交子代与亲本的碱基(A+T)含量均高于(C+G)含量,且杂交F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的(C+G)相同.基于mtDNA Cytb和COI序列结果显示,石鲽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85和0.045;杂交F1代与石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76和0.045.基于mtDNA Cytb序列显示,杂交F1代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很小,仅0.009,而两者在COI基因序列上完全一致.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的NJ分子系统树均显示,星斑川鲽和杂交F1代聚为一支,石鲽单独聚为一支.以上结果均可得出,杂交后代在线粒体DNA上呈现明显的母系遗传.杂交后代中出现左右眼的分化,且在COI的NJ系统树中,杂交F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形成的一大支又分为两支:母本星斑川鲽与杂交F1代中外观显示左眼的聚为一支,杂交F1代中外观显示右眼的单独聚为一小支.表明线粒体基因COI与杂交F1代左右眼的分化有一定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星斑川鲽♀x石鲽♂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及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模型在6种换算流速0.031 m/s、0.063 m/s、0.095 m/s、0.126 m/s、0.158 m/s和0.190 m/s (实际流速0.2 m/s, 0.4 m/s, 0.6 m/s, 0.8 m/s, 1.0 m/s和1.2 m/s)下产生的流场效应与物理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速达到1.2m/s时,礁体不会发生漂移和倾覆,说明该礁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单体礁在45°和90°迎流方式下,最大上升流流速和上升流平均流速随来流速度增加而递增,90°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5.6%~21.0%, 45°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6.3%~23.5%;上升流面积和高度随来流速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均在来流速度为0.095 m/s时出现最大值;缓流区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来流速度下, 45°迎流时礁体缓流区面积大于90°迎流;在45°和90°摆放方式下,缓流区长度与礁高比值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45°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3~24倍, 90°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1~22倍。塔型桁架人工鱼礁礁体前后没有涡流形成,但具有较好的缓流作用,在礁体后方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缓流区。  相似文献   
8.
以威海市贝类主要养殖品种牡蛎、扇贝、贻贝、蛤等为例,概述了2007—2016年威海市贝类养殖生产情况,研究计算了10年来威海市主要养殖贝类的CO2吸收固定量。经推算,威海市2016年主要养殖贝类减排大气CO2的经济价值相当于3.24亿~13.0亿元,实现的碳汇作用相当于2 166.5 hm2森林。文章论述了贝类养殖碳汇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参照林业的碳汇对贝类养殖业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补偿或开展碳汇交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滨海围垦地2种木本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上海南汇区围垦地乌桕、女贞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女贞、乌桕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583.200,920.760 μmol · m-2 · s-1,它们均为喜阳树种;乌桕和女贞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曲线,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引起乌桕"午休"的原因为非气孔因素,引起女贞"午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呼和浩特市2015-2016年PM_(2.5)、PM_(10)、SO_2、CO_2、NO和O_3六种大气污染物的小时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各污染物日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与日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间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要素资料,确定了影响污染物IAQI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以及IAQI(PM_(2.5))>100、IAQI(PM_(10))>150和IAQI(O_3)>100时的污染气象指标。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颗粒物的极端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采暖期与沙尘高发期,紫外线照射最强季节易于出现O_3的轻度污染事件;(2)秋末及冬季小风、增温、高湿的天气,易于产生PM_(2.5)污染事件,夏季高温、辐射强烈、水汽压高,利于O_3形成并积累,春秋季风力加大,易于形成道路扬尘及沙尘天气,是造成PM_(10)污染的重要原因;(3)通过利用2017年污染物与气象要素实况监测数据,对污染气象指标进行检验,发现这三种污染气象指标的准确率分别为82.5%、75%和8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