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7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的发展战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扩大水产品国际贸易。结合我市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设沿海都市型现代化渔业的定位,进一步发挥天津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空间,提高渔业产业化程度,增强水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我市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我市渔业生产发展速度较快,逐步形成了养殖、捕捞、加工、贸易、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体系,一批规模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渔业龙头企业崭露头角,从而加快了渔业…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贝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西北部,海岸线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 km ,管理海域面积2500 km2,其中滩涂面积336 km2[1]。近海水质肥沃,滩涂广阔,坡度平缓,具有底栖贝类增养殖的优越条件。贝类采捕业是天津海域传统的优势水产产业,传统经济贝类包括: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脉红螺(Rapana venos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四角蛤蜊( M actra veneri f ormis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等。但近年来,随着沿岸的城市化发展以及日益增加的捕捞压力,野生贝类资源日渐衰退,海域滩涂资源出现荒漠化,贝类产业发展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进入“十二五”后,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与天津市水产局等相关部门配合,积极探索底栖贝类的育苗技术与养殖生态控制技术,开展人工养殖及增殖放流工作,以期实现天津贝类产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水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发展,无公害水产品朝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方向发展成为实现渔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谐共融的重要举措。发展绿色生态渔业,提升产品的品质优势及品牌效应,是今后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渔业发展提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及我市渔业未来推进生态渔业实施等五大发展战略都为今后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5年,我市蓟县、东丽等9个郊县为发展生态渔业的重点区县。2005…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渔业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域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衰退等严重制约渔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际社会形成了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两大趋势。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此,本文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渔业经济的初步想法,仅供参考。一、基本概念1.循环经济的含义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是著名的优良捕捞品种,曾是黄渤海渔区经济的支柱,目前仍为北方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由于捕捞过度和环境污染,其自然资源已从过去黄渤海渔区的主要生产品种下降到现在统计数量岌岌可危,成为需要加强保护的资源种类。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恢复其自然资源一直在探索中,本文试图从保护中国对虾主要产卵场的途径探讨恢复自然资源的可能性。一、资源分布变化及增殖放流概况1.资源分布中国对虾是黄渤海区一年生大型洄游性虾类,越冬场在黄海中部。每年春季集群北上进行产卵洄游,主群绕过成山头后分成两支,一支游向辽东半岛东海岸、鸭绿江口一带;…  相似文献   
6.
文秋利 《水产科学》2003,22(6):41-43
我国远洋渔业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后,已经从单靠规模扩张即可获利的暴利时代进入到多种竞争因素共同左右行业发展的完全部分时代。中国的远洋渔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战略的"十字路口"。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远洋渔业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远洋渔业企业的行业地位、资源环境和经营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进而对影响我国远洋渔业企业行业竞争力的五个方面因素进行了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海洋工程建设产生的悬浮物会对海洋生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为研究悬浮物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体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模拟半静态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悬浮物可抑制中国对虾幼体的游泳能力,中国对虾幼体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悬浮物对中国对虾幼体48 h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48 h-LC_(50)和96 h-LC_(50))分别为452.21 mg/L和183.74 mg/L,对应的安全浓度为18.37 mg/L。镜检观察结果显示,中国对虾幼体体表有底泥附着,鳃内有大量的悬浮物颗粒物。该研究为深入研究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