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0年,作者在辽东半岛成功进行了裙带菜室内常温全人工育苗大规模生产试验,并全程进行了光照强度、温度和配子体发育相关性的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双高光期(≥50μmolphotons/m2·s)调控配子体的生长和发育可达到理想效果。从采苗至度夏前,采用高光照使配子体充分完成营养生长;从度夏结束至幼苗出库前,同样采用高光照,使配子体快速发育形成孢子体并迅速生长。现场观察表明,只要光照强度逾越了诱导发育的阈值,裙带菜配子体在24℃仍然能够正常发育并形成孢子体;幼孢子体能够耐受24~26℃的高温,但是最适生长温度为20~22℃;孢子体越小,耐受高温能力越强。在24~26℃的高温条件下,幼孢子体生长缓慢,较大个体会出现尖端溃烂缺失的现象。在整个育苗过程中,根据温度变化和配子体的显微观察结果因地制宜地对光线进行实时调整。出库前培育的苗帘在幼苗密度、大小和健康方面均达到商业化栽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为10.0-13.0℃下,将暂养在盐度为33水中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2.42 g和3.5 g)直接放入盐度为33、30、26、22的塑料水槽(50 cm×40 cm×30 cm)中,过量投喂,正常饲养,研究了盐度骤降对幼参存活、生长、某些免疫指标及呼吸树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d饲养过程中,各组幼参的排脏率为2.23%-11.11%,盐度为33时,幼参的排脏率显著低于盐度为30时(P〈0.05),而与盐度为26和22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生长却随着盐度的降低而降低,盐度为30和26时,幼参的生长速度分别比盐度为33时减少了5.0%和62.5%,表明盐度为26时是明显抑制幼参生长的拐点;随着盐度的降低,各试验组幼参体腔液上清液中溶菌酶活力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但均未检测出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盐度为29时,幼参体腔上皮细胞逐渐消失,内皮层中出现大量空泡,血腔不明显,中央腔变小;盐度为24、18时,幼参体腔上皮细胞增多,血腔增厚,内皮层细胞向中央腔延伸。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等复方草药对牙鲆生长、消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王吉桥 《水产学报》2006,30(1):90-96
将大(394.5~401.8g)、中(283.8~324.3g)、小(94.5~112.3g)3种规格的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放养在8个10.0m×10.0m×0.8m水泥池中,投喂含金银花、人参和山楂等中草药的饲料。经28d、56d和83d的饲养表明,摄食含中草药饲料的大、中、小规格鱼的瞬时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4%、18.9%和2.9%(P<0.05);饲料系数分别下降20.77%、4.26%~39.42%和12.14%,饲料转化效率提高3.0%~36.4%、23.53%和11.1%(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地提高11.66%、13.49%、9.13%和11.3%、16.64%、8.55%(P<0.05);胃和肠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2.63%、3.77%、2.31%和6.5%、14.47%、5.54%,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溶菌酶和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2.43%、15.38%~17.31%、14.43%~17.56%和7.07%、5.28%~11.54%和7.82%~8.75%,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SOD活力显著提高9.53%、9.09%和15.14%(P<0.05)。  相似文献   
4.
5.
综述了L-肉毒碱的化学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分析了L-肉毒碱促生长、抗应激和促进繁殖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皱纹盘鲍自污染及其对幼鲍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水温12~14℃条件下,进行了不同自污染程度对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幼鲍生长和成活率影响的生产规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换水频率或水交换量的减小,总氨(TNH+4-N)、活性磷(PO4-P)、亚硝态氮(NO-2-N)和化学耗氧量(CODMn)的含量增加(单位体重鲍所对应的平均污染速率依次为0 176、0 050、0 184、0 294mg/(g·d)),pH下降。自污染对成活率影响较小,对生长影响较大。总氨和pH是自污染水中影响幼鲍生长的主要因子。天然水(pH=8 11±0 06)条件下,总氨对幼鲍相对增长率的EC5(使相对增长率下降5%的总氨浓度)为0 18mg/L(非离子氨为0 004mg/L),EC10(使相对增长率下降10%的总氨浓度)为0 307mg/L(非离子氨为0 007mg/L);总氨在0 75mg/L(非离子氨0 02mg/L)以下时对幼鲍成活率无明显影响。pH的下降对幼鲍的相对增长率有影响,pH的频繁波动对幼鲍相对增重率影响明显。加入Na2CO3适当提高pH,对幼鲍生长有促进作用。作者建议用总氨作为监控鲍养殖闭路循环体系的水质指标,推荐总氨警戒线为0 30mg/L,危险线为0 8mg/L。pH为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脉红螺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红螺(Rapana venosaValenc ienne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红螺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一带。由于其腹足部特别肥大、肉味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其自然资源趋于枯竭。而开展脉红螺的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是恢复资源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幼虫生态、人工养殖已有研究报道[1-4]。但脉红螺的工厂化人工育苗,未见报道。2004—2005年,笔者进行了脉红螺的人工育苗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1材料和方法:人工育苗试验在庄河市新科实业有限公司育苗室进行。浮游幼体培育用池体积为10 m3,底栖幼…  相似文献   
8.
壳径10mm左右的虾夷马粪海胆幼胆,在每m^2770个,1150个和1540个3种密度下,经过历时50余天的陆上网箱流水饲养,其壳径的增长和幼胆成活率差异不大,而体重的增长率,后两种密度仅为前者的46%差异显著几种不同饵料的喂养结果,以海带居首位,体重的增长率当量分别为海带1.0,鼠尾藻0.77,石莼0.65,裙带菜0.37,饵料系数依次为石莼4.7:1海带7.8:1,尾鼠藻9.4:1,裙带菜1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蒙古裸腹溞MoinamongolicaDaddy在室内水泥池中的大规模培养技术,并进行了用其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投喂大菱鲆Scophtalmusmaximus和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稚幼鱼的试验,结果表明:蒙古裸腹溞在室内大规模培养是可行的;全用小球藻培养的蒙古裸腹溞以及经小球藻营养强化的用酵母培养的蒙古裸腹溞作饵料,完全可以满足大菱鲆及牙鲆鱼苗的营养需要。用不同食物组合投喂大菱鲆的试验表明,鱼类生长速度为50%裸腹溞+50%卤虫组>裸腹溞组>卤虫+配合饲料组,但差异不显著;用该溞投喂牙鲆组的鱼类生长与用卤虫投喂组的没有显著差异。而蒙古裸腹溞培养费用仅为卤虫的1/10,因此,用蒙古裸腹溞可以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卤虫作为大菱鲆及牙鲆鱼苗的优质饵料,大幅度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体重对双齿围沙蚕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重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温度梯度(10、12、16、20、24、27、29℃),沙蚕按体重分成S、M、L3组,平均体重分别为(0 40±0 19)、(1 00±0 22)、(2 00±0 50)g。结果表明:1)在10~27℃下,不同体重的沙蚕耗氧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温度达到29℃时,各体重组的沙蚕耗氧率均明显下降;耗氧率(R)与体重(W)呈负幂函数关系R=aWb-1,其中a值为0 1182~0 3894,b值为-0 3672~-0 5971;2)体重和温度对耗氧率交互作用的方程式为R=0 01993+0 04323T-0 07663WT(F=5 85,P=0 01);3)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排氨率的影响显著(F=3 651,P<0 05),体重对排氨率的影响未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