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6篇
水产渔业   47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实的水产养殖业中,人工养殖鱼类的大多数疾病一旦发生,均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果采用发挥疗效比较缓慢的渔用中药作为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药物,往往难以显示出其治疗疾病效果。一直以来就有不少人认为,中药具有资源丰富、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等优点,不仅可以作为人用药物,也可以做成各种兽药。目前,我国有一些中药正在被用来作为渔用药物使用,其中一些中药"制剂"被用来防治细菌性疾病,也有一些被用来防治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2.
正4.投喂膨化饲料,有效降低饵料对养殖水体污染程度改用膨化饲料替代过去的颗粒饲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饲料的损失、降低了饵料系数、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由于残饵对养殖水体造成的养殖过程中的“自家污染”。三、几点体会1.异育银鲫的大红鳃可以预防通过采取上述预防疾病的措施,两年来在江苏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协作的能力,提出了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堂教学的详细方案,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是确实有效的。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鱼类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功能以及在鱼类倍性鉴定、DNA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异齿裂腹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季强 《水利渔业》2008,28(3):51-53
于2007年6~7月份共采集30尾异齿裂腹鱼,对其肠内含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异齿裂腹鱼食物组成主要为着生藻类,其中以硅藻最多;除藻类外,食物组成中还有大量有机碎屑以及少量水蚯蚓和节肢动物附肢等.还对其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铜鱼和圆口铜鱼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分析了长江流域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各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同时利用9对自行开发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分析圆口铜鱼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铜鱼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共检出22个多态位点,28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7r)分别为0.849和0.00257。圆口铜鱼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共检出18个多态位点,28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2和0.00424。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提示,铜鱼和圆口铜鱼分别有98.80%和99.17%的遗传变异发生于群体内部,表明铜鱼和圆口铜鱼未出现种群分化。选用的9个微卫星标记在圆口铜鱼群体中共检测到48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在0.631~0.75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8-0.72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48~0.670。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铜鱼遗传多样性较低,长江上游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均未出现种群遗传分化。圆口铜鱼SSR固定指数为0.12l58,高于D.1oop固定指数,显示SSR标记对圆口铜鱼群体间遗传差异的检测更为灵敏。[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377-385]  相似文献   
7.
鳜鱼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承泰  王卫民  曹玲 《水利渔业》2008,28(3):104-107
就目前国内鳜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进行了综述.研究认为鳜鱼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优质的水源条件、良好的种质和饵料鱼来源、科学的管理是现代化鳜鱼规模养殖的关键.主要从"水、种、管、饵"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鳜鱼养殖过程中疾病发生的原因,按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病毒性疾病分类介绍了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最后针对疾病发生的原因提出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闲话风水鱼     
小露 《海鲜世界》2008,(2):23-25
什么是风水鱼?简单地说就是摆放在家居或办公室中风水位置上的鱼。我们一般祈求生活平安、生意兴隆,因此,所饲养的风水鱼,基本都是一些气质祥和的鱼类,即为家居和办公室增添了平静的气息,又带来吉利兴旺的意味。而一些带有戾气煞气的鱼,如:鲨鱼、食人鱼、斗鱼等,不宜作为风水鱼。常见的风水鱼有血鹦鹉、金鱼、锦鲤、红龙鱼、慈鲷科鱼类、攀鲈科鱼类、鲶科鱼类等等。  相似文献   
9.
中华鲟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测定不同年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变化反映卵黄蛋白原(VTG)变化情况。实验鱼为人工养殖0.5、1、2、3、4、5、6、8、9、10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中华鲟,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鱼在人工繁殖前后各取样2~4次,共测97个血液样本。结果显示:低龄中华鲟VTG含量较低,最低值在5龄,含磷量为(4.6±1.6)mg/L,5龄后增加,成熟后达到最大,含磷量为(52.0±4.5)mg/L。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雌性个体在Ⅱ~Ⅴ期VTG的含量增加,Ⅱ~Ⅲ期增加速度较快,随后变缓,Ⅴ期达到最高水平,Ⅵ期降低;而雄性个体在Ⅱ~Ⅳ期VTG的增加量很少,Ⅳ期达到最高水平,含磷量为(28.7±12.2)mg/L。繁殖雌鱼产前VTG含量最高,含磷量为(62.5±8.7)mg/L,产后低于产前。此外,发现产后鲟鱼卵巢液中含量低于其血清中含量,但高于其他年龄组血清中的水平。本实验表明淡水养殖的中华鲟有可能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10.
草鱼肠道-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草鱼肠道分离出1株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活性.该菌产生的纤维素酶粗酶液,经盐析、透析,并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柱Sephadex G-75分离纯化,经SDS-PAGE后表明第2峰已纯化,得到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43 kD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后该酶的比活力提高了2.924倍,回收率为6.38%.酶学试验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7.0;Lineweaver-Burk法求得动力学参数,Km和Bmax分别为1.02×10-3g/mL、2.727×10-2mg/(mL·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