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宜聪  廖凯  姬仁磊  方炜  徐丹  麦康森  艾庆辉 《水产学报》2019,43(11):2405-2412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大菱鲆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3.51+0.31) g的大菱鲆幼鱼为实验对象,设计4组添加不同梯度茶多酚(0%、0.01%、0.02%和0.05%,干重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和500 mg/kg)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01%~0.02%茶多酚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增重率(WGR);饲料效率(FE)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升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大菱鲆肝体比(HSI)呈降低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②鱼体组成分析表明,投喂添加茶多酚饲料组大菱鲆鱼体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在茶多酚添加水平为0.02%~0.05%时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③与对照组相比,投喂添加茶多酚饲料组大菱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茶多酚的添加水平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且在添加水平为0.02%~0.05%时显著低于对照组;④大菱鲆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量随着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且在添加水平为0.02%~0.05%时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量随茶多酚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量变化趋势与FAS相反,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达到最高值。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表达量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茶多酚能促进大菱鲆生长、降低肝脏脂肪过度沉积并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高脂饲料中添加0.02%茶多酚是大菱鲆幼鱼生长的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饲料中棕榈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 [初始体重为(30.51±0.16) g]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EPA富含油、DHA富含油、棕榈酸和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分别配制棕榈酸/(EPA+DHA)比例分别为1∶5、1∶1和5∶1的3种等氮(约43%粗蛋白)、等脂(约11%粗脂肪)饲料,并分别命名为P0、P50和P100组,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从肌肉基本指标与分子基因层面探究饲料对大黄鱼抗氧化能力与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P0和P50组大黄鱼肌肉具有显著高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和咀嚼性(P<0.05)。P0组大黄鱼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P50和P100组(P<0.05);P100组肌肉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P0和P50组(P<0.05)。P100组大黄鱼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2基因(SOD2)和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0和P50组(P<0.05);P0组肌肉核因子E2相关因子基因(Nrf2)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P50组(P<0.05),P100和P0组、P100和P50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SOD1),P0、P50和P100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50组大黄鱼肌肉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P0和P100组(P<0.05),P0、P50和P100组大黄鱼肌肉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棕榈酸含量较高时,大黄鱼肌肉质构特性降低,抗氧化能力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在饲料棕榈酸/(EPA+DHA)值发生改变时,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变化与鱼体内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联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温度对离体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从大黄鱼头肾组织中分离巨噬细胞结合贴壁筛选法得到细胞单层后,在不同温度(16、22和28°C)下培养备用。使用25μg/mL的脂多糖(LPS)孵育细胞2 h后,测定不同培养温度下离体细胞活力、呼吸爆发活性、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以及相关基因(SOD、CAT、Hsp70和IL-1β)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细胞36 h后,16°C和22°C条件下培养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28°C处理组;LPS处理组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升高,但SOD和CAT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高温(28°C)显著提高了细胞CAT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但SOD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变化差异不显著;LPS显著促进了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IL-1β基因的表达,并且随培养温度升高细胞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Nrf2和Hsp70的基因表达量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且LPS处理组细胞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温度显著影响了离体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LPS所诱导的促炎基因的表达,Nrf2和Hsp70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