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能改善水质、渔业增殖和修复生态环境,EM菌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EM菌的定义及来源,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阐述了影响EM菌作用效果的因素等;发现EM菌在调控微生物生态结构、降低水环境中有害物质、提高免疫、增重增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EM菌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且生产技术及应用过程等还存在着不足。因此今后应提高生产技术,建立和提高筛选系统,并开发EM菌在水产养殖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为水产养殖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并为可持续养殖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长江下游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进化历史,为其育种及遗传改良打下基础。【方法】在长江下游水域(淀山湖、高邮湖、太湖、长荡湖及长江江苏段)设点捕获收集翘嘴鲌野生样本,基于线粒体COII基因序列分析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使用DNASPv5计算群体单倍型并进行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运用Arlequin 3.5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及计算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结果】 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197个个体的COII基因序列有效长度为425 bp,存在31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7.29%;其碱基含量排序为T (29.61%) >C (28.03%) >A (24.19%) >G (18.17%),AT含量为53.8%,CG含量为46.2%。31个变异位点在197个个体中共定义出13种单倍型(hap1~hap13),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273~0.603,以长江群体和长荡湖群体的最高,太湖群体的最低;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 为0.001~0.017,以长荡湖群体的最高,淀山湖群体的最低。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15,即群体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群体间的Nm为2.443~54.325,以太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大(54.325),长荡湖群体与淀山湖群体间的Nm最小(2.443); AM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10.47%,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为89.53%。在5个翘嘴鲌野生群体中,仅长江群体的Tajima’s D和Fu’Fs均为负值且具有显著意义,故推测该群体曾发生过群体扩张现象。【结论】长江下游翘嘴鲌群体表现出低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后续研究应增加野生翘嘴鲌群体的样品数量和调查水域,全面而系统地评估长江下游各水域翘嘴鲌的种质资源状况,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华倒刺鲃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5尾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9.22%,粗脂肪质量分数1.96%,水分质量分数77.0%,灰分质量分数1.62%,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0.18%。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73.61%(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是32.26%,占氨基酸总量的43.83%;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中华倒刺鲃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胱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 酪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1.34,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4.22%(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0.87%、3.08%,比其他经济鱼类均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中华倒刺鲃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梨形环棱螺与伊乐藻组合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设计了梨形环棱螺不同密度与伊乐藻组合对水体浊度、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pH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梨形环棱螺与伊乐藻组合能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并对氨氮、亚硝酸盐和磷酸盐等有一定调节作用,此结果可为池塘养殖水体净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石臼湖是长江下游唯一的自然通江湖泊, 为掌握其鱼类资源状况, 本研究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3 月采用多目刺网和定制串联笼壶采集石臼湖渔获物, 分析了石臼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 共采集到鱼类 36 种, 隶属于 6 目 7 科 28 属, 其中鲤科鱼类最多, 占总物种数的 69.44%; 鱼类物种组成以定居性、杂食性、中上层鱼类为主, 小型鱼类达 25 种, 占总物种数的 69.44%。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刀鲚(Coilia nasus)和鲫 (Carassius auratus)为石臼湖鱼类全年优势种; 除全年优势种外, 季节特有优势种有春季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夏季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秋季的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冬季的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鱼类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有较大的季节变化, 但其变化趋势一致, 均按照冬季、春季、 秋季、夏季由高到低排列。Margalef 丰富度指数 R 的变动范围为 2.28~3.17, 基于个体数量的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N′ 、Pielou 均匀度指数 JN′ 变动范围分别为 1.24~2.14、0.14~0.34, 基于生物量的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W′ 、Pielou 均匀度指数 JW′ 变动范围分别为 1.64~2.51、0.21~0.49, 各指数除 HW′ 在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外, 其余指数夏季都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研究结果表明, 石臼湖鱼类种类较少, 多样性偏低。本研究补充了通江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资料, 对长江中下游鱼类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繁殖时期对人工鱼巢的偏好性, 2018年6—7月开展了不同水温条件下黄颡鱼对不同鱼巢颜色和材质产卵偏好性的对比实验。实验用产卵鱼巢为半球形棕榈空鱼巢(直径25 cm,深12 cm);同规格内部放置4~6枚碎石块的棕榈鱼巢和塑料鱼巢;折叠6层尼龙渔网(30cm×40cm)和棕榈片(30cm×40cm)鱼巢,于水泥池(290 cm×120 cm×100 cm)内开展两种温度区间条件下产卵偏好性实验。实验用黄颡鱼亲本雌雄比例为1:1,雌鱼体长(167.8±19.0)mm,体重(99.9±21.7)g;雄鱼体长(235.1±18.8)mm,体重(188.5±38.1)g。结果表明,在24~26℃水环境下,半球形棕色棕榈(无石子)鱼巢内个体平均附卵量为628.49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2.77%;28~32℃水环境下,半球形棕榈(无石子)个体平均附卵量为225.48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1.40%。结果分析发现, 24~26℃是黄颡鱼产卵的最适水温区间;黄颡鱼对棕色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灰色、粉色、黄色和绿色无明显偏好;黄颡鱼对半球形棕榈(无石子)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其他材质鱼巢的偏好性依次为:半球形棕榈(有石子)平铺棕榈片悬挂棕榈片半球形塑料水泥池。可见,黄颡鱼产卵的最佳偏好为24~26℃水环境下棕色半球形棕榈鱼巢。本研究结果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产沉黏性卵鱼类产卵场的修复和资源增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中草药粉碎的粒度、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的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中草药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方案;将15种中草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添加到PDA培养基中研究了15种中草药萃取物对多子水霉(Saprolegniales ferax)和澳大利亚水霉(Saprolegnia australis)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草药粉碎成20目时,适宜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进行萃取,当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的萃取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萃取物产率随萃取压力的提高而增加,当萃取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萃取物产率随萃取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15种中草药中川楝子、土槿皮、五倍子、山苍子的萃取物对2种水霉菌菌丝的生长抑制效果相对较好,当萃取物浓度大于200 mg/L时才能较好抑制2种水霉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裸鲤性腺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法 ,对青海湖裸鲤的性腺发育进行观察。其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 ;卵母细胞从第 3时相发育到第 4时相基本同步 ,产后卵巢的组织结构回复到II期 ;产卵时间始于 3月上旬 ,持续到 7月上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个鲤鱼群体的形态学差异。[方法]综合传统形态学(可数性状、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通过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对黄河鲤鱼、野生四鼻须鲤鱼、养殖四鼻须鲤鱼和吴淞江苏州段鲤鱼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个群体在可数性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判别分析表明,4个群体的单一群体判别率分别为87.5%、78.1%、73.5%和96.8%,用优选的几项比例变量进行判别,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3.7%;聚类分析表明,黄河鲤鱼群体和野生四鼻须鲤鱼群体聚为一支,养殖四鼻须鲤鱼群体和吴淞江苏州段鲤鱼群体聚为另一支;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群体间形态差异主要系头部、尾部及鱼体垂直轴方面差异所致。[结论]为四鼻须鲤鱼这一珍贵鲤鱼品系的提纯复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EsPrx)的开放阅读框(ORF),并分析EsPrx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细菌感染下的表达情况,为中华绒螯蟹的先天免疫和抗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RT-PCR结合转录组序列比对克隆出EsPrx基因,利用DNAStar、ClustalW、ExPASy、TMHMM Server v.2.0、SignalP 5.0及NetPhos 3.1 Server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sPrx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下的表达情况。【结果】EsPrx基因ORF为597 bp,共编码198个氨基酸残基,含有Prx特有的2个结构域(FYPLDFTFVCPTEI和GEVCPA)。EsPrx蛋白分子式为C994H1544N258O293S8,分子量为22.05 kD,理论等电点(pI)为5.67,无跨膜域和信号肽,属于非分泌性蛋白。EsPrx氨基酸序列与扁额青蟹(Eurypanopeus depressus)、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Prx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对应的相似性分别89%、89%和88%;基于Prx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EsPrx氨基酸序列先与拟穴青蟹、扁额青蟹及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Prx氨基酸序列聚在一起,再与其他动物的2-Cys Prx氨基酸序列聚类,证实EsPrx基因属于未分化的Prx基因,即Prx1/2基因。EsPrx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以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1);EsPrx基因表达在鳗弧菌感染不同时间段存在明显差异,感染6~24 h其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后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EsPrx基因为甲壳动物未分化的Prx1/2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高表达,并参与鳗弧菌感染的抗氧化应激反应,即在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