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2篇
水产渔业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乳杆菌发酵产生的抑菌物质经乙醇浸提、SephadexG-15层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及鉴定,发现该植物乳杆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一类分子量较小(小于1000Da),且比较接近,极性不同的多肽。  相似文献   
2.
大型Sou的总脂和脂肪酸组成随食物的变化及营养强化的实施而发生显著变化。酵母组总脂为2.5%,明显高于海水小球藻组(1.65%)和有机肥组(1.5%)。经鱼油强化或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脂类含量明显升高。三组中酵母组的MUFA含量是高为55%。主要是C16:1ω9(23%),而PUFA最低(16.6%),其中EPA(2.7%)、DHA(0.8%)等ω3HUFA含量均很低;与酵母组相比,海水小球藻组和有机肥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含量显著升高,均为30%-33%左右,三组中海水小球藻组EPA含量最高(14%),其次是有机肥组(5.9%)和酵母组(2.7%);有机肥组DHA含量最高,达11.7%,而酵母组和海水小球藻组DHA含量均低,仅为0.7%-0.8%。经鱼油强化后,酵母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显著升高,EPA由2.7%提高到10%左右,DHA由0.8%以7%;酵母组经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MUFA显著降低,PUFA相应升高,EPA由2.7%提高到9.7%,而DHA含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微藻日益重要的生态作用,已逐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微藻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其中包括:光合制氢、固氮、利用微藻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改良水质,作为优质饵料、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分析了微藻爆发形成的水华、赤潮以及其产生相应毒素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并对微藻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泰国、中国等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因虾病流行 ,对虾养殖产量锐减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就是白斑综合征 (whitespotsyndrome ,WSS) ,其病原体为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 ,WSSV) [1 - 3] 。 1 993年 5 - 8月 ,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对虾养殖场发生了大面积的对虾爆发性流行病 ,损失非常严重[4,5] 。关于WSS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水产养殖病害研究的热点[6- 1 2 ] 。随着WSSV研究的深入 ,有关WSS的病原、病理、诊断方法、检测技…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配比的O2,CO2和N2的混合气体对罗氏沼虾的气调保鲜效果,采用涂布聚脂/聚丙烯(K-PET/PE)厚度为78μm的复合薄膜,用酯比为60%CO2/30%N2/10%O2及配比为75%CO2/20%N2/50%O2的两种不同的混合气体对罗氏沼虾进行气调保鲜包装,在6℃左右贮藏,通过与空气对照组的比较,发现混合气体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降低TVB-N的生成,而且含有高浓度CO2和低浓度O2的混合气体对微生物繁殖和TVB-N的抑制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气调包装的罗氏沼虾经感官评定其一级鲜度可保持到第6天,二级鲜度和延续到第10天。  相似文献   
6.
采用BPY培养基,在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37℃、初始pH为7.0、溶氧量为40mL/250mL,230r/min接种量为4%下,测定了纳豆芽孢杆菌菌株SFU-18的生长曲线,从而确定了纳豆芽杆菌的最佳接种种龄以及收获时间。然后,在种子培养液其他成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氮源、碳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进行单因素实验(以原种子液为对照),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进行培养基的优化,确定了纳豆芽孢杆菌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玉米淀粉1%、豆粕粉5%、玉米浆1.5%、NaClO.2%。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997年与1998年河口区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生态系中溶氧收支平衡状况。表层水水柱毛产氧量均大于或显著大于水呼吸耗氧量,底层水毛产氧量却显著小于水呼吸耗氧量,呈现常有的"氧债"现象。在池塘氧耗因子中,水呼吸是最大的溶解氧消耗者,占水柱总耗氧量的70%以上;其次是底泥耗氧量,约占20%;虾呼吸耗氧量所占比例较小,但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明显上升。斑节对虾塘平均补偿深度(B)和平均透明度(P)之比(B/P)与通常鱼池所具有的比值(1.5~2.5)相比偏低,为1.42±0.53。说明池塘深层的产氧能力受到限制。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溶氧处于支大于收的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长江口的海域水质综合评价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结构中的输出层以单输出代替多输出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唯一性.以此模型采用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磷酸盐、无机氮、总汞、镉、铅、砷、油类,对长江口18个监测点的海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2个站点为I类水质,10个站点为Ⅱ类水质,5个站点为Ⅲ类水质,1个站点为Ⅳ类水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铜、锌、镉三种金属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毒性作用和积累作用.得到了Cu2+、Cd2+对罗氏沼虾幼虾(L=0.88±0.12cm,W=8.7mg)的24h、48h、72h、96h LC50及安全浓度,两者对罗氏沼虾的毒性Cd2+>Cu2+.当0.01mg/L≤Cu2+≤0.10mg/L、0.002mg/L≤Cd2+≤0.008mg/L、0.05mg/L Zn2+≤0.85mg/L时,幼虾处在各重金属的各浓度试液中经过20d(Cu2+、Cd2+)和14d(Zn2+)的饲养,均遭受了程度不等的毒性作用,幼虾体长、体重增长率与成活率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试验虾体内的Cu2+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Zn2+≤0.45mg/L时,幼虾对其绝对积累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受试幼虾对三种重金属积累倍数随着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紫菜种内原生质体的融合和融合体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解法分离出野生型叶状体和红色突变体的坛紫菜原生质体以及条斑紫菜野生型叶状体的原生质体,再用聚乙二醇(PEG)法进行种内原生质体融合,当加入原生质体液内的PEG被稀释除去百,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形成许多杂合体,种内原生质体融合率坛紫菜为9.7%-12.4%,条斑紫菜为10%-11.5%。PEG分子量在1540-6000之间,随着分子量的提高,原生质体融合率增高,原生质体融合体被挑出来进行单个培养,经过30天培养坛紫菜的一个杂合体(含一个红色原生质体和一个进驻生型原生质体)再生成一个呈红色和野生色的相嵌叶状体,鸸 个含两个红色原生质体的融合体再生成一个在基部和头部均长假根的叶状体,但来自这个再生体的原生质体只长成具有一个假根的叶状体,从原生质体融保体的再生体以及它们无性繁殖体的结果来看,坛紫菜的种内原生质体融合体可能只发生了细胞质融合,而真正的核融合并没有发生,培养15-20天,条斑紫菜的原生质体融合体先再生成细胞团,然后由细胞团释放出许胞子并萌发成正常野生型叶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