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不同药剂和农业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在陕西关中和陕南不同生态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速克灵均可作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有效药剂,但以速克灵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0%以上;其施药期为油菜初花-盛花期,施药次数以2次为宜,间隔7~10 d茎叶面喷施.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在油菜终花初期采取摘除主茎1~1.2 m以下"三叶"措施能进一步提高对菌核病的...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索短柄草的遗传转化体系,以二倍体短柄草ABR 6为受体材料,通过对诱导培养基类型、潮霉素筛选浓度和根癌农杆菌侵染浓度等参数的优化,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短柄草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来源于未成熟胚的胚性愈伤组织在LS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达76.27%,最佳Hpt筛选浓度为40 mg·L-1,最佳农杆菌侵染浓度为OD600=0.6,在此条件下ABR 6的转化效率可达5%;通过PCR检测12株抗性植株,发现7株能扩增出Hpt基因(845 bp)条带;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植株叶片,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证实了转基因植株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
为了筛选优良大麦种质资源用于贫瘠化土壤开发及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改良与建设,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FC)分析方法对107份引进不同地区大麦品种(系)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与评价,并对各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比较它们的生长特点及在陕西地区的生长表现,对其适应性进行评价比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综合主成分可代表大麦12个表型变量91.0268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度量D值进行WPGMA聚类,可将107份材料划分为4类,聚类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这些引进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分布区域特点,其中野生群体综合表现较好,在品种的选育上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将相关性强的多个性状重新转化成几个新的独立并且有较强代表性的综合变量(性状),结合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大麦表型的综合评价,可以较好地揭示大麦品种(系)内和品种(系)间以及和群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试纸条的制作及田间病株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它一种快速、特异、简便的烟草脉带花叶病毒检测方法.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和免疫层析原理,在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的检测带和质控带上分别喷上胶体金与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兔多克隆抗体的偶联物、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兔多克隆抗体和羊抗兔IgG,研制出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快速榆测试纸条.病汁液稀释1000倍后仍可快速检出,3~10 min即可显示结果.对烟草上危害严重的4种病毒进行测试,均无非特异性反应.4℃干燥密封保存的试纸条有效期大于2个月.用试纸条对田间病株进行随机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5.
2.7%氟虫脲·甲维盐对飞蝗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防治飞蝗的高效、低毒农药,在室内毒力测定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将氟虫脲与甲维盐进行复配,对飞蝗3龄蝗蝻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脲与甲维盐以有效成分8∶1复配对飞蝗杀虫活性最高,共毒系数达528.6, 增效作用显著.以有效成分复配成2.7%混剂进行田间笼罩药效试验,2.7%氟虫脲·甲维盐速效性与持效性均优于单剂,与单剂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具0.05的显著性差异和0.01的显著性差异水平.防后第8天飞蝗的死亡率达96.9%,可作为替代高毒农药的优良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