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给新疆冬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取109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系),研究了其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冬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亚基以N、7+8、2+12、Glu-A3c、Glu-B3a和Glu-B3j为主,在其各自位点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37%、51.38%、54.13%、63.30%、20.18%和22.02%.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和湿面筋平均含量分别为15.38%和33.18%,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6.70%和6.33%;沉淀值和8min宽度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2.85%和61.27%.就单个亚基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贡献而言,Glu-A1位点,l>2*>N;Glu-B1位点,7+8>6+8>7+9;Glu-D1位点,5+10>2+12;Glu-B3位点,Glu-B3g> Glu-B3a>Glu-B3i>Glu-B3d> Glu-B3j;合有1、7+8、5+10和Glu-A3c亚基的品种(系)在拉面评价中具有较高得分.在新疆拉面专用品种选育时,应避免亲本含有N、6+8和Glu-B3j等亚基的使用.  相似文献   
52.
为了给新疆小麦淀粉品质改良和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WxA1、WxB1WxD1位点的3个STS标记(MAG264、BDFLBRD和MAG269)对250份新疆小麦品种(包括157份冬小麦品种和93份春小麦品种)Wx基因的组成进行了鉴定,同时测试了185份冬、春小麦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系)Wx基因组成比较单一,以野生型(WxA1a/WxB1a/WxD1a)为主,占参试品种总数的84.0%,除了在WxB1位点发现亚基缺失的品种(缺失比例为13.6%)外,没有发现其他亚基缺失类型。WxB1蛋白亚基缺失比例在冬、春小麦间差异较大,春小麦品种WxB1亚基缺失比例(21.5%)要高于冬小麦品种(8.9%);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中WxB1亚基缺失比例也各不相同,依次为0%、5.6%和22.6%。分析表明,新疆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变异范围相当广泛,冬、春小麦品种在峰值黏度、稀澥值和反弹值等主要淀粉指标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春小麦品种的淀粉特性优于冬小麦品种,并且WxB1亚基缺失体淀粉糊化特性的平均表现总体优于非缺失体。本研究所用3个分子标记对小麦基因组DNA扩增的稳定性、重复性较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小麦品种Wx基因组成的鉴定和糯质专用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53.
杨属转基因植物PCR检测内标准基因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适用于杨属植物转基因成分PCR检测的内对照系统,利用目前genebank中已公布的杨属植物的叶绿体DNArbc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两对PCR引物:rbcL-1引物和rbcL-2引物,分别成功地对五大派10种杨属植物进行了rbcL基因片段的扩增,第一次建立了适用于杨属植物转基因成分PCR检测的内标准基因对照系统。其中rbcL-1引物适用的退火范围很广,在52.0~68.0℃之间均能得到特异性很强的扩增产物,这有利于其他检测项目(如35S启动子、NOS终止子、标记基因及目标基因)的引物随意搭配进行多重PCR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周期。  相似文献   
54.
新疆加工番茄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已筛选出带型稳定的44对SSR引物,对新疆主栽以及美国引进的加工番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4个品种间共扩增了28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在2~17之间,平均为4.422个;有效等位基因为189.638,平均为4.310;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变化范围为0.140~0.915,平均为0.662;基因型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325~2.620,平均值为1.438;24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715~0.924,平均值为0.820,且95%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715~0.800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以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UPGMA方法将供试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结合系谱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加工番茄品种遗传多样不够丰富,多数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欲进一步提高新疆加工番茄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还需拓宽亲本选择范围,扩大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55.
为了给新疆小麦面筋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多重PCR体系对267份新疆冬、春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和 Dx5基因的分布进行了检测,并测定了其中181份小麦品种的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以及面团特性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品种有55份,占20.6%,含有 Dx5基因的品种有76份,占28.5%。冬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系分布频率(26.6%)显著高于春小麦(9.6%),而春小麦品种中 Dx5基因的分布频率(31.9%)高于冬小麦(26.6%)。在新疆小麦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自育成品种中,1BL/1RS易位和 Dx5基因的分布频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表明,1BL/1RS和非1BL/1RS小麦品种的主要面筋品质性状(如Zeleny沉淀值、峰值高度、8 min宽度等)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1BL/1RS小麦中含 Dx5和不含 Dx5基因品种的面筋指数、Zeleny沉淀值、峰值时间和8 min面积等5个参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多重PCR体系检测结果可靠稳定,节省实验经费和时间,提高了效率,可用于小麦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56.
为了从土壤微生物中快速分离纯化得到产聚β-羟基脂肪酸(PHAs)的微生物菌株,研究比较了几种聚羟基烷酸产生菌筛选方法.结果表明,尼罗蓝染色法优于苏丹黑染色法,而且0.1%的尼罗蓝丙酮染液55℃染色细菌菌落10min,紫外灯下观察菌落,能合成聚羟基烷酸的菌落具有明显的荧光现象.进而推出对于产生物降解塑料菌株的染色,尼罗蓝...  相似文献   
57.
中国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绘制中国南北稻区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重心变动图,分析成因,找出影响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方法】利用重心拟合模型对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进行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找出该变动背景下影响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除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水稻播种面积重心和产量重心向东南和东部发生偏移以外,总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1979-2009年北方稻重心由华北快速移动到了东北松辽盆地。中稻和一季晚稻重心移动方向为先东北后东南与南方稻作制度“双改单”变化顺序由北向南相吻合。早稻和双季晚稻重心移动方向都为西南。南方稻区单季稻比例明显上升,“双改单”现象明显,这是导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结合敏感性分析得出播种面积已成为目前最有可能造成中国水稻总产量大幅下滑的关键因素。【结论】市场机制的调控和技术进步是目前影响中国水稻时空变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继续坚持以市场为指导的前提下,依据国情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重点对面积呈下滑趋势的早稻和双季晚稻进行调控,同时兼顾水稻总面积,防止其出现较大波动,努力提高水稻单产,是确保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中有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的集团结构及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8月,在河北廊坊地区进行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Ward方法,按照鸟类取食部位、取食方式、取食高度,分别将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划分为6种、4种、3种集团类型。在栖息高度生态位宽度值上,喜鹊的最大(0.969),戴胜的最小(0.122);在栖位生态位宽度值上,树麻雀的最大(0.730),黑枕黄鹂的最小(0.272)。在生态位重叠值上,喜鹊/黑枕黄鹂的最大(0.968),而喜鹊/戴胜的最小(0.101)。在与廊坊周边自然保护区的鸟类食性集团结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鸟类群落集团结构多样性的恢复途径。  相似文献   
59.
入侵性物种常通过竞争排斥群落中其他物种,改变入侵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快速蔓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是典型的入侵性植物。本研究以入侵性植物甘肃马先蒿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入侵程度(未入侵、低度入侵、中度入侵、高度入侵)的甘肃马先蒿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分析不同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1)甘肃马先蒿3种入侵群落中均记录了30种维管植物,未入侵群落共记录27种维管植物,3种入侵群落与未入侵群落相比均多3种植物,但多的3种植物在入侵群落中并不相同。2)甘肃马先蒿入侵降低了群落中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拉普兰棘豆(Oxytropis lapponic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洽草(Koeleria litvinowii)、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的重要值;禾本科的密度在群落中的比例随入侵程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豆科与禾本科密度和盖度在中度和高度入侵群落中的比例显著降低(P &...  相似文献   
60.
试验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以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H37Rv cDNA为模板,PCR扩增Rv2626c基因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中,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Rv2626c蛋白表达水平和RAW264.7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Rv2626c;成功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Rv2626c蛋白在RAW264.7细胞中高水平表达显著促进了细胞凋亡。本试验结果表明,在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能显著性增加其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