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棉花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抗旱型棉花品种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幼苗为试材,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棉花幼苗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新陆早7号和新陆早24号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 51.67%和74.22%;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降低50.65%和72.95%;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分别降低 43.11%和68.36%;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处理4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6.96%和34.12%;总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1.39%和8.43%;内肽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15.76%和165.06%;铵离子含量分别增加了92.29%和111.56%。干旱胁迫使新陆早7号在胁迫前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慢,后期增加快;新陆早24号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新陆早7号则相反。复水后,新陆早7号 NR、GS、GOGAT和GDH等活性恢复较快,内肽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铵离子、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下降也较快。试验表明,抗旱棉花品种具有较强的铵离子同化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脯氨酸含量增强其耐旱性。  相似文献   
22.
加工番茄光合日变化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和同化箱对加工番茄G-2单叶和群体光合日变化进行测定并对输出数据加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G-2光合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并具有"午睡"现象;与日变化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有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大气CO2浓度,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气孔导度,气孔导度大净光合速率就高,可为田间栽培和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了构建羊布鲁菌16M(简称16M)的DK63-887基因缺失株(16MΔDK63-887),探讨该基因与16M介导自噬的关系。利用同源重组和抗性替换的方法,以卡那基因替换DK63-887基因,获得突变株16MΔDK63-887。将亲本株16M、疫苗株M5-90、突变株16MΔDK63-887在相同条件下振荡培养,观察其生长趋势变化;将各菌株置于不同外界环境中,观察其生存率;将各菌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比较它们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及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成功获得了布鲁菌DK63-887基因缺失株且在20代内未发生回复性突变现象。与亲本株相比,16MΔDK63-887在体外培养生长趋势与亲本株相似,只是细菌的浓度存在一定差异;突变株在外界应激条件下生存能力低于亲本株;侵染4h后缺失株胞内细菌数量明显下降;RT-qPCR检测到突变株的ULKI、Beclin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布鲁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与16M介导的细胞自噬密切相关,为16M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以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获得相应的萃取物,测定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子实体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以及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子实体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物和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并且子实体氯仿萃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均好于其它萃取物;子实体氯仿、正丁醇萃取物和固体发酵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具有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分别为5.94、1.32和1.97 mg/mL;子实体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清除过氧化氢的IC5o值分别为0.13、0.11和0.18 mg/mL.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离并鉴定新疆羊种布鲁氏菌。原核表达该菌的L7/L12蛋白,检测该蛋白的反应原性及进行部分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细菌划线培养、形态学观察、PCR检测以及生化试验进行布鲁氏菌分离鉴定。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表达并纯化羊种布鲁氏菌分离株的L7/L12蛋白,应用Western Blot分析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离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经过测序与酶切鉴定,正确构建了表达载体p ET-28a-L7/L12.SDS-PAGE试验显示纯化的L7/L12蛋白为单一条带;经过Western Blot检测,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无跨膜区结构,不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α-螺旋为主并利用Phyre2服务器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三维模型。【结论】鉴定出该分离菌株,表达并纯化了该菌的L7/L12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后续该蛋白的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在40 ℃下对1年生花楸树幼苗进行0、2、4、6、8、10 h的高温胁迫,测定不同胁迫时间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生理生化和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相对电导率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 高温胁迫0、 6 h叶绿体超微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温胁迫8 h,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质膜受到严重破坏,基粒片层变得模糊并且受到破坏,基质片层出现紊乱、排列错位等现象。  相似文献   
27.
乌拉尔甘草实生苗对土壤盐胁迫的形态与结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韩亚楠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种子》2015,34(1):25-31,34
以乌拉尔甘草1年生实生苗为实验材料,选取Na Cl、Na2SO4和Na HCO33种不同浓度的单盐,采用水培法对其进行30天的盐胁迫处理。盐胁迫结束后对株高、根长、根生物量、植株总生物量及叶面积进行测量,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叶片显微结构及叶片表面进行观察,测量叶片厚度,统计气孔密度及腺体密度,比较不同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观察乌拉尔甘草对不同盐分胁迫环境的形态和结构响应。结果表明,3种盐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的盐害作用强弱顺序为Na HCO3>Na Cl>Na2SO4。Na2SO4处理极显著地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植株总生物量的积累,且随盐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呈增加的趋势。中浓度的Na2SO4处理促进了株高的增长和根的伸长,其余浓度则呈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高浓度Na2SO4处理使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增多,因此叶片厚度和比叶重相应增加。中、低浓度Na Cl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但对根生物量未造成显著影响。高浓度Na Cl处理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系的发育和根生物量的积累,使总生物量显著增加。Na Cl处理条件下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Na HCO3浓度>50 mmol/L时植株无法存活,浓度≤50 mmol/L的处理对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25 mmol/L处理显著抑制了叶片面积的增大,使叶片增厚,比叶重增加。3种单盐胁迫均促进了叶表面气孔的分化,但抑制了叶表面腺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28.
陆爽  张霞  谭勇  刘红玲  田中平  曾广萍 《草业科学》2011,28(12):2084-2091
对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生长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微环境营养元素、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总数表现为伸长期>种子成熟期>莲座期>花期;红花莲座期-伸长期放线菌、真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伸长期-花期细菌、真菌数量极显著(P<0.01)下降,花期-种子成熟期3种微生物类群数量(种植2年样地)再次呈现上升趋势。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莲座期,速效磷、电导率共同影响微生物生长;伸长期,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是影响红花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键因素;种子成熟期,影响因子变为有机质、土壤含水量、pH值,放线菌与有机质和速效磷存在负相关关系。试验表明,随着红花生长期的推进,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温差刺激对蛹虫草子实体干重、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蛹虫草同一子实体头部和中部组织分离的异核体菌株CMS1和CMZ1为材料,采用小麦固体栽培基质室内培育子实体,在原基形成阶段进行温差刺激,培养45 d后,测定子实体数及干重、虫草素和腺苷质量分数.结果:低温10℃处理,CMS1菌株处理6 h/d时,子实...  相似文献   
30.
绵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是肌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Homo sapiens)和牛(Bos taurus)的MBL基因序列的同源保守区域,分段设计9对特异性引物,以中国美利奴羊(Ovis aries)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经扩增、测序、拼接,首次克隆到长为4462bp的绵羊MBL基因组DNA序列,包括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区、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249个氨基酸;BLAST分析其与牛MBL-C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96.39%,判定其为MBL-C型基因,并将该序列提交至GenBank(Accession No.FJ977629);通过Expasy网站预测其蛋白结构功能特征,1~19氨基酸为绵羊MBL基因信号肽区域,外显子1编码N-端富含胱氨酸区和8个Gly-X-Y重复序列的胶原样区,外显子2含有12个Gly-X-Y的胶原样区,外显子4编码的碳水化合物识别域(CRD)具有C型凝集素CRD的共同特征。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绵羊MBL基因比较完整基因组DNA序列,为深入研究MBL的结构与功能以及MBL缺损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