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69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6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81.
棉花区试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AFLP分子标记在构建国家区试棉花品种指纹图谱上的优势,以2009年和2010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试的B组常规棉、C组杂交棉共31份品种为材料,运用筛选确定的2对AFLP核心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获得44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28.39%,利用44个多态性片段初步构建了这些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92时,31份区试品种完全区分开;常规棉之间、杂交棉之间大多不同程度的优先聚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2.
【目的】 分析不同浓缩沼液用量对棉花生长动态、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促进棉花高产的浓缩沼液施用技术。【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结果】 施用浓缩沼液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浓缩沼液施用量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施用175 L/hm2浓缩沼液的株高、茎粗、单株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均表现最佳,各项生长指标最高时比对照同期值分别高出8.83%、12%、24.78%、16.38%。施用了175 L/hm2浓缩沼液,棉花的各项光合特性参数表现最优,盛花期时Pn、Tr、Gs分别比对照同期值高29.35%、20.60%、17.99%,而Ci比对照低19.66%。施用浓缩沼液能够提高棉花的铃数和铃重,施用了175 L/hm2浓缩沼液的籽棉产量最高,达到7 445.68 kg/hm2,比对照高出了17.77%。【结论】 施用高浓度的浓缩沼液更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促进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3.
陆地棉中G6主要性状主效和上位性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犁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ed line,RIL)"中G6"进行QTL定位,生育期性状共定位了主效QTL位点5个,上位性QTL位点4对,纤维品质性状定位了主效QTL位点1个,上位性QTL位点6对,产量性状定位了主效QTL位点3个,上位性QTL位点5对.其中定位的果枝始节、吐絮期、上半部平均长度、衣分的主效QTL位点均距离最近标记1 cM以下,这有利于在育种实践中主效QTL跟踪检测.定位的霜前花率主效QTL位点具有较高的加性效应和遗传贡献率,应进行QTL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将会对早熟性育种工作有一定的推动意义.定位的马克隆值、衣分和予指总的遗传贡献率均在30%以上,对性状特征均影响显著.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验证了前人有关数量性状遗传符合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的论断,认为此模型是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有效途经;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进行A、D亚基因组定位,并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在A、D亚基因组上的分布及互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文认为上位性QTL位点和主效QTL位点一样在物种遗传变异和聚合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4.
转双价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3种转双价基因棉和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转双价基因棉和常规棉石远321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双价Cry1Ac+CpTI基因棉sGK321与石远321根际土壤速效磷和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而硝态氮含量则显著高于石远321;转双价Cry1Ac+Cry2Ab基因棉(双Bt抗虫棉)速效磷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石远321,而硝态氮含量与石远321无显著差异;转双价Cry1Ac+Epsps基因棉(抗虫抗除草剂棉)速效磷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石远321,而铵态氮含量显著低于石远321。sGK321棉与石远321根际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双Bt抗虫棉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石远321,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石远321均无显著差异;抗虫抗除草剂棉与石远321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石远321,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石远321。表明sGK321棉与石远321根际土壤养分(硝态氮除外)含量和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而双Bt抗虫棉和抗虫抗除草剂棉所呈现的差异是因不同品种所致。  相似文献   
185.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3个县(市)的棉花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了解了广西棉花种植的现状,收集了9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主要是陆地棉和亚洲棉地方品种.这些材料可作为棉花基础研究和育种利用的的特色种质.  相似文献   
186.
187.
2010-2011年,对国内生产的复配药剂福美双·萎锈灵悬浮种衣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400 g· L-1福美双·萎锈灵悬浮种衣剂在不同用量下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当,均在85.0%左右,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供试药剂不影响棉花的出苗率和发芽率,对棉花生长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8.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的有效途径,而作物雄性不育及优良的育性恢复种质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因素。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花药发育重要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以及运用植物遗传转化工程创制植物雄性不育种质的进展。同时讨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制作物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技术策略,并对利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创制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种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9.
不同短季棉品种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 3个生育和衰老特性不同的短季棉品种为材料 ,测定其在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短季棉的早熟性与主茎叶中早期吲哚乙酸 (IAA)和玉米素及其核苷 (Z +ZR)含量出现高峰值的时间一致 ,这 2种激素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愈早 ,其产量器官发育也早 ;短季棉的早衰性与主茎叶中后期脱落酸 (ABA)、乙烯和IAA出现的高峰时间一致 ,而与主茎叶中异戊烯基嘌呤及其核苷 (iP +iPA)含量相反。短季棉始絮后 ,主茎叶中iP +iPA含量低、ABA、IAA和乙烯含量高的品种易早衰 ,主茎叶中iP +iPA含量高、ABA、IAA和乙烯含量低的品种抗早衰。  相似文献   
190.
科学核算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研究获得大量背景值对深入了解当前全国农情、棉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全国棉花生产(不包括轧花加工)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分别为2 012.61元、2 059.10元和2 194.89元,每666.67 m2表观主产品产值分别为2 156.26元、2 584.65元和3 526.47元,每666.67 m2表观纯收益分别为143.64元、525.55元和1 331.58元,都呈现上涨趋势,表明植棉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受气候变化和市场价格影响,年际间植棉生产波动大,稳定性差,相关补贴对稳定植棉收益具有重要功能。3年每千克皮棉表观生产总成本分别为14.61元、13.87元和16.98元,每千克物化成本分别为8.35元、7.95元和10.22元,整体上我国棉花仍具有较强竞争力。为加快建设棉花强国,提高棉花竞争力,应不断提高单产水平,进一步改善品质和降低成本。分析显示,经过棉区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非均衡的价格支持政策,全国棉花生产形成中低投入、中低产出和中低效益,中等投入、中等产出和中等收益,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几种层次分明的类型,对找准不同生态区棉花的科技进步、科技兴棉、科技服务的着力点,政策支持和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方向目标具有借鉴指导意义。本调查研究方法及其结果对《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棉花成本收益具有重要补充作用,可为修订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表、改进分析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