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篇
  36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6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21.
为了监测瓜实蝇田间抗药性和筛选用于防治该害虫的化学药剂,采用点滴法和饲毒法,研究测定了17类30种杀虫剂对瓜实蝇成虫的毒力并建立了相对敏感基线,同时采用建立的相对敏感基线比较分析了点滴法和饲毒法对抗阿维菌素品系抗性水平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点滴法测得9类18种药剂LD50值在3.422~576.842 ng·头-1;采用饲毒法测得10类21种药剂LC50值在0.035~60.542 mg·L-1。2种方法测得的不同药剂对瓜实蝇毒力高低排序较一致,3种微生物源农药甲维盐、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和有机磷类乐果对瓜实蝇均表现出较高的毒力,菊酯类、有机磷类和烟碱类等药剂次之,鱼藤酮毒力最低。点滴法和饲毒法测得的瓜实蝇抗阿维菌素品系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8.22倍和17.37倍,较为接近。综上所述,采用点滴法和饲毒法分别建立了瓜实蝇成虫对18种和21种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为瓜实蝇的抗药性监测和化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2.
为 了解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鞘翅 目 昆虫的多样性)2021年 7~8月 )利用灯诱法结合网捕法对八大公山斗篷山地 区鞘翅 目 昆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的鞘翅 目 昆虫种类、区系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标本 1 969份)共收集到鞘翅 目 昆虫种类 104种)分别隶属于 28科 93属)其中新记录属 7个)新记录种 8 种 。 区系分析表明该地 区东洋种占优势)广布种次之)古北种最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0.58%、34.61%、4.81% 。 而多样性分析则表明该地区鞘 翅 目 昆虫群落稳定)在时间分布上 7月 的生物多样性普遍要高于 8月  相似文献   
423.
为了解中国小麦种植优势区域生产格局变化和小麦施肥研究现状,科学指导小麦生产管理,依托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2022年国家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对中国小麦产量与施肥研究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2 400万hm2,小麦总产量和单产除2016-2018年有所波动外,其余年间均表现为稳步增产趋势。根据文献研究和各地区小麦总产量占比,将小麦主产区划分为西北、华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4大麦区。2018-2021年华北冬小麦区年均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均最高,分别为1 210万hm2、7 806万t和6 104 kg·hm-2,其中河南省各项指标稳居第一。文献资料关键词共现情况显示,近年来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栽培技术依然是国内小麦施肥研究重点。2012-2022年小麦施肥研究文献年发表量均在230篇以上,其中2021年为383篇。文献发表量趋势表现为2012-2014年逐年上升,2015-2022年有不同程度波动,其中华北麦区的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总发文量占全国49.4%,其次是西南麦区。另外,统计数据显示小麦施肥研究论文类型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偏重技术推广应用。对比2012-2022年文献中实际施肥量与国家推荐施肥量,各麦区氮磷钾肥用量普遍下降,化肥减施和化肥替代效果明显,但部分地区或农户仍存在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现象。总体而言,2012-2021年小麦优势区域生产格局稳定向好,化肥施用量仍需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424.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是一种基于转录后基因沉默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用于快速鉴定基因功能。该技术具有实验周期短、操作简便、低成本、高效率、获得表型快以及高通量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豆科植物作为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从VIGS的技术原理、VIGS载体的开发和改良、VIGS在豆科植物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VIGS技术在豆科植物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5.
在总结前期试验和生产实践结果的基础上,从直播和机械移栽2种主要栽培方式出发,探讨了鄂香2号的高产保优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包括目标产量、合理移栽期及移栽密度、施肥除草病虫防治技术,以及收获储藏技术等。  相似文献   
426.
基于小龙虾田间分布的稻虾共生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稻虾共生机制,运用地笼捕获法研究了小龙虾分别在高频分布采样区(GP)、低频分布采样区(DP)和无虾对照区(CK)的田间分布特征,结合稻田土壤性状、病虫草害调查和稻谷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稻虾共作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显示:小龙虾稻田分布数量与田面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97.69x-25.77;小龙虾高频分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显著降低0~10 cm土壤容重6.25%~11.76%,显著增加0~10 cm土层总毛管孔隙度8.08%~10.78%(P<0.05);小龙虾高频分布显著增加0~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6.24%~10.30%,显著增加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P<0.05),并能显著抑制杂草生长;小龙虾不同分布频度对病虫害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但水稻产量随着分布频度的加大具有增加的趋势。因此,生产和科研上可适当区分小龙虾不同分布频度(水深)进行管理和研究,促进稻虾生态种养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7.
于浙西丘陵地区‘龙井43’成龄茶园设置纯化肥和猪粪、茶渣、沼渣3种肥源有机肥处理(有机肥替代50%化肥),连续2a进行大田试验,探究3种不同肥源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春茶产量、品质及中量、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施用2a有机肥后,猪粪、茶渣、沼渣有机肥分别比纯化肥提高春茶鲜叶产量21.53%、3.98%和6.62%;与纯化肥相比,有机肥施用1 a和2 a后,茶渣、沼渣有机肥处理的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有所提高;茶渣有机肥施用1a后显著降低了茶叶酚氨比,猪粪、沼渣有机肥施用2a后也显著降低了茶叶酚氨比,有机肥施用2 a对茶叶品质的提升效果比1a更明显;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a试验茶叶产量和品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茶渣有机肥、猪粪有机肥、沼渣有机肥、纯化肥的综合得分依次降低;猪粪有机肥处理的茶叶Cu、Zn含量最高,茶渣有机肥处理的茶叶Ca、Mg、Fe、Mn含量最高。可见,施用3种有机肥均可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促进茶叶对中量、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以茶渣有机肥在茶园的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28.
研究了硒盐胁迫对拟南芥耐硒突变体和野生型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发现在高浓度硒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升高,而且拟南芥耐硒突变体58(5)中这几种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WT中的。说明突变体58(5)具有较强的耐硒特性。  相似文献   
429.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应激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小麦HSP90-1基因并探究其相关生物学功能,搜索小麦基因组序列数据库,获得了小麦A、B、D 3个基因组上的同源序列,根据其染色体位置分别命名为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通过同源克隆从12个小麦品种中得到TaHSP90-1 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分别含有2 121、2 136和2 13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707、712和710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C端均含有1个HSP90结构域,为HSP家族HSP90亚家族成员。TaHSP90-1在不同小麦品种中存在SNP位点,分别位于TaHSP90-1-B第2个内含子区域和TaHSP90-1-D启动子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aHSP90-1-A与二粒小麦处于同一分支;TaHSP90-1-BTaHSP90-1-D处于同一分支。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启动子区域均含有干旱响应元件(MBS element)和热响应元件(HSE element)。RT-PCR结果显示,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在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干旱胁迫条件下,TaHSP90-1表达量在耐旱小麦品种中较高,为旱敏感小麦品种表达量的150倍;在热胁迫条件下,TaHSP90-1在热敏感与耐热小麦品种中均上调表达,其中,TaHSP90-1-ATaHSP90-1-D在耐热小麦品种中上调表达倍数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