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辣诺提取物(辣木和诺丽果提取物)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头2~4胎长白×大白母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500 mg/kg辣诺提取物的基础饲粮。试验期28 d(产前7 d~哺乳21 d断奶)。结果表明:辣诺提取物对母猪产程和断奶后7 d发情率无显著影响;辣诺提取物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产前1周的经产母猪饲粮中添加辣诺提取物未能改善母仔猪的生产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母猪产程,促进了母猪断奶后发情。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费约果育种进展及主要栽培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世界各国费约果选育进展 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 Berg.起源于巴西的最南部、阿根廷的北部和巴拉圭、乌拉圭的西部山区,几乎均为野生,其最早栽培是1887年由瑞士人M. de Wette在瑞士巴塞尔(瑞士西北部城市,在莱茵河畔)植物园中开始.但未有育种方面的报道.1890年法国著名植物学及园艺学家Edouard Andre从巴西引种1株空中压条小苗种植于位于里维埃拉(Riviera)的自家花园里,该植株1897年开花.因此,几乎现代所有的费约果栽培品种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此植株通过空中压条或实生繁殖的小群体.随着其引入法国,费约果品种的选育与商品化生产才得以在少数几个国家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理、气候复杂,生态条件多样,早、中、晚熟梨皆宜栽培.全省梨栽培面积8万多hm2,产量70多万t.但是,四川梨品种老化,结构不尽合理,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梨市场处于空档.为此,我们于2001年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早熟梨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其中爱甘水表现优良,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推广的特早熟梨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amin C,VC)对蛋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将240只体重相近的45日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A组不进行免疫,日粮中也不添加VC,为对照组,B、C、D、E 4组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Ι系疫苗进行免疫,并在该4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 mg/kg的VC,分4周测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新城疫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添加VC的C、D、E组,蛋鸡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B组,法氏囊指数在第21、28天显著高于B组(P<0.05),新城疫HI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B组(P<0.01),且以日粮中500 mg/kg的VC添加量效果最好。由此可见,在鸡的日粮中适当添加VC能促进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强免疫系统合成分泌抗体的能力,从而提高鸡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露地试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处理浓度的-33Cs和"Sr单一胁迫对甘蓝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133Cs或88Sr胁迫会抑制甘蓝叶绿素的合成,并且在胁迫环境下,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这种影响会进一步扩大.高浓度的133Cs、88Sr胁迫会使甘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随着植株的生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133Cs、88Sr处理下,POD和CAT活性在低浓度下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但高浓度下则两种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研究高铜饲粮的不同停用时间对猪肉品质和粪中铜排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屠宰前30d停用高铜饲粮与不停用对照组比较,显著地降低猪肉的滴水损失、铜残留量,大大减少粪中排出的铜量,可有效地减少肉中铜的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陈梅  安冰  唐运来 《作物研究》2012,26(5):512-517
苋菜、小麦和玉米用石英砂和Hoagland营养液进行盆栽培养,3叶期时,向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铯(0、0.5、1、5、10、20 mmol/L CsCI),在处理后第7、14、21、28天取样,分析3种植物对铯的吸收富集差异.结果表明:苋菜、小麦和玉米中铯含量均与处理浓度和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在20 mmol/L铯浓度下处理28 d后达到最大值;苋菜对铯的富集能力和富集系数远远高于小麦和玉米,在处理浓度小于1 mmol/L时,小麦和玉米对铯的吸收富集无显著差异,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对铯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玉米;苋菜、小麦和玉米的根、茎、叶对铯的吸收富集也存在显著差异,苋菜叶片是主要的富集器官,富集量表现为叶、茎、根依次减小,而小麦和玉米的根是主要富集器官,富集量表现为根、茎、叶依次减小;铯显著抑制苋菜、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生物量显著降低,根冠比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苋菜是一种铯富集能力强的具有较高潜在应用价值的铯污染修复植物,而小麦和玉米是铯低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PCR法以拟南芥cDNA为模板扩增GAPC2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经0.25、0.5mMIPTG分别在37℃和20℃诱导后,再使用SDS-PAGE电泳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APC2构建正确,并且能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其融合蛋白分子量为37KD。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蓝莓SCoT标记分析体系,为蓝莓的分子育种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以蓝莓叶片为试材,采用L16(45)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蓝莓SCoT-PCR反应的Mg2+、dNTPs、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及引物等因素进行优化筛选,建立了适用于蓝莓遗传分析的SCoT-PCR扩增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Mg2+为2.813 mmol/L、dNTPs为0.100 mmol/L、Taq酶为1.5 U、Primer为0.2μmol/L、DNA为10 ng。应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对32个SCoT引物和6个蓝莓品种‘( Centurion’、‘Premier’、‘Homebell’、‘O'Neal’、‘Tifblue’、‘Misty’)进行扩增,获得了条带清晰、稳定可靠的电泳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阐明近几十年来水稻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对于优化水稻布局、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5年以来的县域水稻生产数据, 分析了我国水稻产量、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水稻生产重心迁移轨迹, 在此基础上量化了水稻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度。结果发现, 我国水稻产量变化以49年周期为主, 21年为辅, 面积变化周期为26年, 单产变化周期为60年; 1985—2015年间, 在水稻种植区域内, 近50%地区产量上升, 约70%播种面积减少, 80%以上区域单产增加; 我国水稻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迁移229 km和225 km, 而东北稻作区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北偏东方向迁移238 km和242 km; 我国水稻生产主导因素中单产占比由56.3%下降至28.3%, 面积由34.7%上升至63.1%。结果表明, 全国各稻作区单产提升、东北早熟单季稻区面积增加、华中双单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面积减少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特征。因此, 合理布局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持续提高的水稻单产是稳定和提升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机械化程度和比较效益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