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37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探明盐胁下8种草本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及其8种植物耐盐性差异,为兰州新区盐碱地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对8种草本植物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供试植物的根直径、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根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长、根尖数,叶、根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叶绿体色素含量先减小后增加;叶、根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NaCl浓度为0.8%时升至最大。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标评价表明,供试植物耐盐性强弱顺序为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紫羊茅>波斯菊>红三叶>一年生黑麦草>早熟禾。  相似文献   
52.
长期施肥对灌漠土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4,(4):783-788
利用设计在武威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氮肥或有机肥、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等措施对灌漠土团聚体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氮肥不能显著提高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而单施有机肥或者与氮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其中0.25~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有机碳浓度高于其它粒级。相关分析表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依次为:农肥、绿肥和秸秆的处理CK、农肥+氮肥、绿肥+氮肥和秸秆+氮肥的处理氮肥处理(P0.05)。可见,单施有机肥能促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而单施氮肥或者与有机肥配施不利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3.
豌豆/玉米间作是河西绿洲灌区面积最大的间作模式,也是当地重要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之一。针对目前氮肥过量施用和豆科作物生物固氮被忽视的实际,2011年和2012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进行了豌豆/玉米间作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下,豌豆接种根瘤菌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作物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河西绿洲灌区豌豆/玉米间作体系节肥、高产的氮肥用量和接菌增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豌豆产量影响不显著。接种根瘤菌后单作豌豆比不接菌处理两年平均增产12.7%,间作豌豆产量比单作两年平均增产61.1%,间作豌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菌两年平均增产4.8%。单作豌豆以施氮量75 kg(N)·hm-2接菌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2 735 kg·hm-2;而且在此施氮量下接菌比不接菌两年平均增产达22.8%。施用氮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显著,施氮量在300 kg(N)·hm-2时单作玉米产量为14 394 kg·hm-2,间作比单作两年平均增产61.8%;间作豌豆带接菌较不接菌玉米两年平均增产3.3%。土地当量比在不同施氮量和接种根瘤菌的条件下都大于1。豌豆水分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最大值为不施氮的12.9 kg·mm-1·hm-2;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以施氮量300 kg(N)·hm-2处理为最高,达25.0 kg·mm-1·hm-2。综上所述,在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中,玉米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施氮量为300 kg(N)·hm-2,豌豆高产高效的施氮量为75 kg(N)·hm-2。在大田生产中,接种根瘤菌对豌豆和玉米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4.
配方施肥对党参生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党参专用施肥配方及最佳施肥量,于2008-2009年在甘肃省漳县进行了8个N、P、K施肥配方及最优施肥配方下的施肥量试验,测定党参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和根产量,分析不同施肥量下党参的品质、养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对党参成药期的根直径和根长影响不显著,但配方N18P13K9+NAM和N24P11K5+NAM能有效提高党参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CK2)增产17.9%和21.1%,N、P总利用率分别提高18.2%和11.6%,党参浸出物含量提高8.2%和2.7%;在750~900 kg/hm2施肥量区间,配方N24P11K5+NAM的党参产值及纯收益最高。党参专用型N、P、K最优配方为N18P13K9+NAM和N24P11K5+NAM,且适宜施肥量为750~900 kg/hm2;适宜施肥量条件下可提高党参品质。  相似文献   
55.
甘肃省4个生态区玉米养分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甘肃4个生态区玉米施肥情况的抽样调查,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分析表明,调查农户在玉米生产的肥料投入区域间差异较大,比例不合理;调查区氮肥施用量分布为48.2%过量,43.4%合理,8.4%不足;磷肥为63.2%过量,24.0%合理,12.8%不足;钾肥为18.2%过量,3.5%合理,78.3%不足.  相似文献   
56.
温度及矿化度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心机法测定了不同矿化度(1、3、5、10g/L)的NaCl和Na2SO4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5、10、20、30℃)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θs、α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99;θs与α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α与n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溶液的盐分类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在不同的吸力段影响不同,在近饱和段影响比较明显,且对参数α值也有显著影响,其中Na2SO4的影响较NaCl明显。溶液矿化度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θs,α,n)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7.
不同施氮水平对旱地兰州百合养分累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在施用磷肥150 kg/hm2和钾肥225 kg/hm2基础上,不同施氮水平(0,75,150 和 225 kg/hm2)对旱地兰州百合干生物量、养分累积动态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揭示兰州百合需肥规律,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施氮量可促进兰州百合植株生长,提高鳞茎养分的转化吸收效率。鳞茎氮磷钾养分吸收不同步,累积量依次为K>N>P。施氮量只影响鳞茎干生物量和养分的阶段累积量,不改变其累积动态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鳞茎产量、氮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施氮量为150 kg/hm2时三者均最高,分别达(8 982.1±845.8) kg/hm2,(29.123±1.767) kg/hm2和(4.97±2.16)%。当施氮量达225 kg/hm2时各指标均下降。施氮量为75 kg/hm2时氮肥效率最大,为(107.36±11.21)%,此后随氮肥量的增加氮肥效率极显著下降。综合考虑各因素,建议兰州百合基肥的施氮量应为75~150 kg/hm2。  相似文献   
58.
甘肃省绿肥生产历史回顾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总结回顾了甘肃省绿肥作物的生产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优惠政策,为绿肥生产提供保证;加强技术培训;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重视绿肥种子基地建设;推广绿肥间作套种;充分利用轮歇地和障碍性土壤;抓好绿肥的综合利用;加大科技投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9.
钠盐胁迫对苹果树体内钠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钠盐胁迫严重制约着甘肃中东部地区苹果的生产。本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大田生长的‘金冠’苹果为试材,用正常果树和盐碱胁迫果树对比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钠盐胁迫对果树整个生育期体内各器官(根系、枝条、叶片、花、果实)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钠盐胁迫下,果树根系内Na+含量为1800mg/kg,是正常果树的2倍;苹果花内Na+含量为700mg/kg,是正常果树的1.4倍;在整个生育期,果树枝条内Na+含量变化在800~1400mg/kg,大约是正常果树的2~4倍;叶片内钠含量变化在1700~2500mg/kg之间,是正常果树的3.4~8.5倍;果实钠含量在1200~1500 mg/kg之间,是正常果树的2.1~12倍。本研究科学地提出苹果花期属于钠盐潜在胁迫期。  相似文献   
60.
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盐分离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郭全恩  王益权  郭天文  刘军  南丽丽 《土壤》2009,41(4):664-669
以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500个土样盐分离子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阴离子主要是HCO3-、SO42-,阳离子主要是Na+.CO32- 与HCO3-、Mg2+ 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Na+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HCO3- 与Cl-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Mg2+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l- 与SO42-、Ca2+、Mg2+、Na+ 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Ca2+、Na+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SO42- 与Ca2+、Mg2+、Na+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a2+ 与K+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与Na+ 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Mg2+ 与K+ 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K+ 与Na+ 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盐分离子的聚类分析发现,Cl-、Mg2+、CO32-、Ca2+、K+ 和HCO3- 在该区土壤中有着相似或相近的运移特征.对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偏相关分析能进一步消除由于其他变量的影响,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刻化多元变量其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