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欠量灌水方法用于玉米抗旱性鉴定和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欠量灌水胁迫下,玉米抗旱性鉴定和评价所需的最佳灌水量,为玉米抗旱性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个当前新疆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全生育期进行梯度欠量灌水胁迫处理,分析欠量灌水对玉米产量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水总量5 283~2 283 m~3/hm~2逐渐降低,5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和抗旱性均呈下降趋势。灌水量在3 975 m~3/hm~2时5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和抗旱性差异最大。欠量灌水胁迫下单株产量与穗粒数和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欠量灌水的供水总量为正常灌水对照的3/4时(3 975 m~3/hm~2),5个玉米杂交种产量下降一半,抗旱系数差异最大化,可用于玉米的抗旱性鉴定和评价。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旱作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对大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旱田大麦施肥最佳配比,构建旱田大麦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旱作条件下,以大麦品种甘啤7号为材料,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的回归最优设计,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对旱田大麦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K_2OP_2O_5;旱田条件下,增施氮肥大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变化,增施磷肥大麦千粒重和成穗数变化显著,增施钾肥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变化;生产上氮磷钾施用量分别控制在95.85、120.6和14.96 kg/hm~2以内。【结论】在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旱田大麦肥料投入中首先考虑氮肥投入,以氮定磷、钾,且N∶P_2O_5∶K_2O比以1∶0.83∶0.02为宜。  相似文献   
63.
为探究人工模拟果树遮阴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在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遮阴50%(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和自然光照两种光照条件下各设置450万株·hm~(-2)(M1)、525万株·hm~(-2)(M2)、600万株·hm~(-2)(M3)、675万株·hm~(-2)(M4)和750万株·hm~(-2)(M5)5个种植密度,比较分析了两种光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间冬小麦旗叶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光照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小麦叶片的SPAD值、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出相反趋势,且遮阴条件下Fv/Fm、ΦPSII、Pn、Tr、Gs均明显低于自然光照处理。遮阴和自然光照条件下籽粒产量分别以M2和M3处理最高,分别达到5 250.26和9 190.07kg·hm~(-2);与自然光照相比,遮阴下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平均下降45.43%和28.45%,收获指数平均提高了23.68%。综上可知,光照和密度存在互作效应,遮阴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提高Fv/Fm、ΦPSII、Pn、Tr、Gs;在遮阴条件下,密度为525万株·hm~(-2),冬小麦各生理指标和籽粒产量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影响的行间差异,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3 750 m·hm-2(高水量)、3 150 m·hm-2(中水量)和2 475 m·hm-2(低水量)3个灌水量处理,测定分析了不同灌水条件下距滴管不同位置行(滴管单侧第1行定为近管行,第3行定为远管行)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灌浆及籽粒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单茎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近管行高于远管行。随滴灌量的降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灌浆速率峰值提前出现,但平均灌浆速率无显著变化;在高水和中水量下远管行与近管行的灌浆参数相似,但在低水量下远管行的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明显低于近管行。在相同灌水量下远管行的籽粒产量均低于近管行,但在中水量和高水量下行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间籽粒产量表现为高水量>中水量>低水量,但中水量与高水量间差异较小,且中水量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筛选出灌浆期耐热性强的玉米自交系。【方法】在花后7~17 d以自然生长为对照,分析玻璃温室高温处理下10份新疆骨干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变化,采用产量热稳定性分析与千粒重热感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供试材料的耐热性。【结果】LX9801、PH6WC、PHB1M、海014和武314在热胁迫下产量稳定性好,其中PH6WC丰产性突出。502、KW4M029、PH6WC、PHB1M和海014等5份自交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小于1。综合产量热稳定性及千粒重热感指数,PH6WC和PHB1M的耐热性突出,海014耐热性较好。武314可作为耐热育种亲本材料。【结论】灌浆期热胁迫下千粒重的降低,是玉米自交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九禾6929可作为耐热育种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早中熟玉米籽粒直收新品种新玉108号的产量潜力、耐旱性和适应性,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北疆早中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结果量化数据,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9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玉108号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53.5 kg/666.7m2,比对照登海3672增产5.89%,增产点率89%。生产试验产量907 kg/667m2,比对照增产2.97%,增产点率80%。平均机收产量1103.4 kg/667m2,高产田产量1 327 kg/667m2。平均生育期120.1 d,较对照早熟0.45 d,所需≥10℃有效积温2 500℃。籽粒容重782 g/L,粗蛋白9.6%,粗脂肪3.5%,粗淀粉75.49%。倒伏倒折率1.2%,收获含水量24.9%,机收籽粒破损率3.78%,落穗率0,落粒率0.7%,产量损失率0.7%。耐旱指数0.95,属强耐性级别,与先玉335相同,较郑单958高两个耐旱等级。耐密性较好,耐密系数为1.12。【结论】新玉108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脱水快,抗倒伏,耐密植,耐旱性强,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机械收粒。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出谷子萌发期抗旱性相关指标,分析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内在抗氧化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为筛选和培育适宜新疆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提供参考。【方法】用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萌发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CAT和GR的活性。【结果】(1)干旱胁迫下,受试品种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芽鲜重、芽干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发芽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蒙丰谷7号等几个品种的根芽具有促进作用。(2)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将15个谷子品种的抗旱性划分等级,其中强抗旱型品种5个、中度抗旱型品种4个、干旱敏感型品种5个、干旱极敏感型1个。(3)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谷子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GR活性均有所上升,且耐旱性品种本身抗氧化酶活性就比较高且在干旱胁迫下维持较高水平。【结论】蒙丰谷7号的抗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68.
为确定北疆小麦适宜的播种模式,以北疆主栽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和新冬41号及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和新春48号为材料,设置晚播冬小麦(10月8日播种,用B1表示)、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10月28日播种,用B2表示)以及春播春小麦(4月4日播种,用B3表示)三种播种模式,比较分析了播种模式间小麦的生育进程、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B2处理的冬小麦较B1处理晚熟约7 d,生育期缩短162 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及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7.6个百分点、17.1%、11.5%、9.6%、3.7%和15.9%,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7%,平均经济系数和产量与B1处理无显著差异;B2处理的春小麦较B3处理早熟7 d,生育期延长约4 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和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8.1个百分点、7.6%、5.2%和12.3%,总...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等作用,为微生物菌剂复配和小麦土壤改良、病害防治和高产优产等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置无菌水(CK)、抗倒伏(A)、促早熟(B)、防病促生功能菌剂(C)4个处理,通过田间浸种试验,采用测定小麦的生长、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啤酒大麦相关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新疆大麦种植区最优施氮量,为大麦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近几年引进和自育的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氮肥用量下4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差异。【结果】不同氮肥用量对大麦出苗期的影响不大,抽穗期与成熟期、生育期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推迟,各处理差异显著。基本苗数各品种均在225 kg/hm2水平下表现最好。株高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穗长、主穗粒数、千粒重均在225 kg/hm2处理下最优。各处理间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300 kg/hm2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最高,产量在225 kg/hm2最优。【结论】新疆啤酒大麦的氮肥用量应控制在225 kg/hm2左右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