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登海701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超级玉米系列新品种。该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果穗均匀、不秃尖、品质优良、抗病、活秆成熟。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7周年,7年来,中国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今后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西星黄糯958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明确了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试验比较了登海605和郑单958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登海605的灌浆时间长于郑单958,灌浆速率显著大于郑单958;登海605的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登海605平均单产较郑单958增产12.1%。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随密度增大而呈降低趋势,且均在生育后期差异较显著。光合作用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活性亦呈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Pn、Fv/Fm、ΦPSⅡ、PEPCase和RuBPCase活性在低密度下各行距配置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中高密度下,"80+40"配置均高于其他配置,尤其是在生育后期差异显著,适宜的行距配置可提高穗位叶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施氮时期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选用登海661(DH661)和郑单958(ZD958)为试材,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施氮时期对夏玉米子粒产量、氮素利用率以及转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较不施氮增产不显著;随着施氮次数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灌浆期施氮可以显著提高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2:4:4施氮,DH661产量可达14188.9 kg/hm2;基肥、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1:2:5:2施氮,ZD958产量可达14529.6 kg/hm2。生长期内分次施氮及灌浆期施氮可显著提高植株和子粒中氮素积累,延长氮素积累活跃期;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表观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DH661和ZD958在2:4:4和3:5:2施肥方式下开花前和开花后氮素吸收比例分别为51:49和60:40。开花前分次施氮可显著提高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灌浆期施氮可显著提高花后子粒氮素同化。DH661和ZD958在2:4:4和3:5:2施肥方式下花后氮素同化量分别占子粒吸氮量63.0%和50.5%。本试验条件下,DH661采用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2:4:4施入,ZD958基肥、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1:2:5:2施入或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3:5:2施入可提高氮素利用率,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分析重要穗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组合HN4*QN17 自交衍生形成的包括287 个家系的F2:3群体及其相应的亲本作为试验材料,按照随机区组排列进行田间试验。应用Excel2003 和DPS2000 对9 个主要穗部性状数据资料进行变异特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部性状呈双向超亲分离,9个穗部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两试验点(海南三亚和山东青岛)具有较好一致性,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秃尖长>穗粒重>行粒数>穗长>百粒重>穗行数>穗轴粗>穗粗>出籽率;除秃尖长外,穗粒重与其他7个性状均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穗粒重与各性状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穗轴粗>出籽率>穗行数。说明秃尖长、穗粒重、行粒数、尧穗长性状变异系数大,在分离世代中有较广泛的选择空间;秃尖长与穗长、穗轴粗与穗粗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在育种实践中同步改良这些性状有一定难度;穗行数与行粒数、穗行数与穗粗性状间的显著正相关性,在育种中同步提高这些有利性状是可行的。穗部性状间的变异规律和关联性可为该组合二环系选育中性状的取舍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份玉米增加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在适宜种植密度基础上再增加密度,其产量的增减除与品种本身遗传特性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当年的气候状况,若当年气温适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当增加密度可能会提高产量,反之会降低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黄淮海地区玉米对照品种郑单958为试材,于2010和2011年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收获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侧向施肥种植模式下,郑单958根系广度大,杭倒伏能力强,且产量高于正向施肥模式;(2)施肥方式对郑单958的机械收获效率影响不显著;(3)行距为60cm的种植模式下,郑单958的产量显著高于55cm和65cm的行距模式,且郑单958的机械收获效率在60cm模式下最高。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登海17是由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玉米育种站于2000年用K10为母本、DHC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单交种,原代号为DH9003。2008年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玉2008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