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E. necatrix)一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免疫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表明E. 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幼犬蜂窝织炎是3~16周龄幼犬的一种自发性皮肤病,也称为幼犬脓皮病或幼犬腺疫。本病的变化程度较大,可从浅表到严重,如果不予治疗,最终将留下大面积的皮肤疤痕甚至死亡(Rhea,2005)。本病例是由用碘酒洗耳引起,最初表现过敏症状,之后逐渐严重,由耳部水肿、血疱、脓性渗出物,发展到颜面部肿胀,再到颈部、肩胛部淋巴结肿大,直至胸部、背部有完整脓疱,破溃流脓,为典型的幼犬蜂窝织炎。经过4周治疗,最终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短毛独活为试材,采用短毛独活与玉米间作的种植模式,研究间作玉米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可以有效防控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3种间作种植模式下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间作玉米有效改善了短毛独活冠层微环境,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相比,植株冠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较低。间作玉米可提高植株抗性,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相比,3种间作种植模式下,植株内总酚、类黄酮含量,POD、CAT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另外1∶5和1∶6间作种植模式下,植株生长旺盛,株高、叶片开展度和单株产量较高。总的来说,1∶6间作模式下,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最轻,生长势强,单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当犬胫骨部发生闭合性骨折时,若骨折断端错位不明显,可选择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整复。当外固定整复无效或整复后出现移位变形时,需进行内固定治疗。胫骨部发生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断端锐利的斜骨折且有一定活动性时,为防止软组织损伤,必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取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雄性东北细毛羊,体重35 kg左右。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各添加500、750、1000 mg/kg精料的三聚氰胺。试验分4期,每期7 d预试期,2 d采样期,中间过渡期为7 d。在采样期,收集晨饲后0、2、4、6、8 h的瘤胃液,测定瘤胃液的pH、NH3-N、VFA。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的pH、NH3-N、VFA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500、750、1000 mg/kg精料的三聚氰胺对瘤胃发酵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冬小麦抗寒性鉴定的低温处理方式和鉴定指标,以冬小麦强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弱抗寒品种济麦22和不抗寒品种中国春为试验材料,设室内快速低温、室内缓慢低温和田间种植三种处理,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结果表明,与室内缓慢低温处理相比,室内快速低温处理下小麦各项指标较接近田间种植处理,且与田间种植处理相关性较显著.低温下抗寒品种的H2O2及MDA含量显著低于弱抗寒品种和不抗寒品种,SOD活性和ASA含量与H2O2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室内快速低温处理结合SOD活性及ASA、H2O2和MDA含量分析可以进行小麦品种抗寒性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隆朋麻醉对犬心钠素(ANP)和皮质醇(Cor.)分泌的影响,选取健康犬12只,将其随机均分为单纯隆朋麻醉组和对照组。2组均于麻醉前,麻醉后0.5、2、8、24、48、72和120 h采集静脉血,采集完毕后迅速离心取血浆,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ANP和Cor.的浓度。麻醉组:ANP出现轻微的下降趋势,在2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而Cor.呈现较轻微的下降趋势,在24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对照组:试验开始后ANP和Cor.在0~0.5 h都呈现上升趋势,ANP和Cor.都在2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隆朋单纯麻醉时对ANP和Cor.有轻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用20头6月龄的辽宁绒山羊,平均体重约为16 kg,完全随机分为半胱胺组和对照组。两组饲喂的基础日粮一样,半胱胺组每周添加1次半胱胺,剂量为100 mg/kg,制成颗粒料一次性饲喂;试验期60 d。研究半胱胺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胱胺组绒自然长度、毛自然长度、绒伸直长度、毛伸直长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半胱胺组绒、毛强度,绒、毛伸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半胱胺组绒毛细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半胱胺组粗毛细度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可以改善辽宁绒山羊绒毛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复方伊维菌素乳液在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为兽医临床提供用药参考。试验选取7只山羊,每只山羊按0.1 mL/kg (伊维菌素0.2 mg/kg, 阿苯达唑10 mg/kg)剂量口服,给药后0.5、1、2、3、4、6、8、12、16、24、36、48、60 h颈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20 ℃保存,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样品血药浓度。试验结果表明,①伊维菌素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0.112151 μg/mL; 第1次达峰时间为4 h, 0.302702 μg/mL;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0.258284 μg/mL;60 h,0.011118 μg/mL。②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 0.049285 μg/mL;第1次达峰时间为8 h,4.95283 μg/mL ;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5.694551 μg/mL;60 h,0.06434 μg/mL。复方伊维菌素中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代谢时间短,第60小时已达到很低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在每年6 月中下旬至9 月上旬的日光温室休闲季,种植填闲作物小麦、玉米、大葱,
能够改良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效预防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