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2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梨叶片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引物原位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  牛建新 《园艺学报》2009,36(1):15-20
 选用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香梨叶片,制备成适合进行原位RT-PCR的石蜡切片。设计特异引物,利用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对切片组织中的病毒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PRINS-FITC染色法和PRINS-Rhodamine染色法均能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有病毒部位分别显示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而且荧光出现的位置与原位RT-PCR检测的结果一致。由此证明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可用于果树病毒的原位检测。  相似文献   
22.
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自动顶空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库车小白杏等14个杏品种的香味成分。结果显示:一共检测到208种香味物质,其中包括酯类物质80种、醛类物质25种、酮类物质21种、醇类物质39种、烯烃类物质27种、酸类物质1种以及15种含量较低的其他物质;乙酸丙酯、乙酸-3-甲基-1-丁酯、(Z)-乙酸-3-己烯-1-醇酯、D-柠檬烯、β-芳樟醇、己醛、乙酸己酯、乙酸丁酯、β-月桂烯、丁酸乙酯、β-顺式-罗勒烯等11种香味物质为参试品种的主要香味物质;不同品种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虽不尽相同,但分属于华北和中亚种群的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3.
为了挖掘大丽轮枝菌β-1,4-内切木聚糖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进行基因组水平鉴定和系统进化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从大丽轮枝菌全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到11个β-1,4-内切木聚糖酶基因,其中4个属于糖苷水解酶10家族,5个属于11家族,2个属于43家族。11个基因随机分布在5个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包含4个基因,形成1个基因簇;其他染色体上仅含有1~2个基因,未形成基因簇。转录组测序表明, VDAG_03790、 VDAG_03808、 VDAG_03809、 VDAG_05043和 VDAG_06165这5个基因在棉花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培养的大丽轮枝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耐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和水培养的样本中的表达量,表明这些基因对棉花感病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有明显的响应,暗示它们可能与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24.
以中药厂甘草废渣为原料,通过堆肥式腐熟发酵制成甘草渣有机基质,研究甘草渣基质栽培对番茄品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草炭基质栽培相比,腐熟甘草渣基质栽培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类黄酮、番茄红素、蛋白质、总糖、总酸含量,增加了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了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5.
记述了五种叶螨 (冰草叶螨 Tetranychusagropyronus Wang、敦煌叶螨T.dunhuangensis Wang、白刺苔螨 Bryohia nitraige Tan、岩螨 Petrobi sp.和针叶小爪 Oligohychus ununguis(Jacobi) (均属叶螨科 (Tetranychidae) )染色体的组型分析。同时观察到叶螨科各种的染色体 ,有两种着丝型式 :即游动着丝粒型染色体(Holokinetil Chromosome)和固定着丝粒型染色体 (Monokinetic Chromosome)。后者是在岩螨 1个种的染色体的初次发现。摸索出了叶螨染色体的简便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6.
1996~ 1997年从新疆各植棉区采集表现烂种、烂芽和烂根的病样 15 48份 ,共分离出1187个菌株 ,其中以丝核菌和镰孢菌出现频率最高 ,分别占菌株总数的 42 .0 %和 42 .9% ;其次是链格孢菌和根霉 ,黑色根腐病菌、腐霉和毛霉等出现频率较低 ;丝核菌中 ,立枯丝核菌占绝对优势。立枯丝核菌中 ,AG 4为优势菌群。已鉴定出 5种镰孢菌 :禾谷镰孢菌 (Fuariumgraminearum)、茄病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半裸镰孢菌 (Fusarium semitectum)、锐顶镰孢菌 (Fusarium acuminatum)和串珠镰孢菌 (Fusarium moniliforme) ,一般前两者较常见。致病性测定证明 ,立枯丝核菌的 AG 4致病力最强 ,黑色根腐病菌次之 ,镰孢菌的致病力较低 ,链格孢菌、根霉和毛霉的致病力弱。  相似文献   
27.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127-128
记述了新疆部分地区采集的植绥螨科中已鉴定出的种类 ,共计 4属 19种 ,并记述了各种的分布地点、栖息植物 ,描述了各种的形态特征 ,为植保工作者正确识别益螨 ,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11-12
从全疆不同植棉区采集棉花枯萎病病株 ,经分离纯化和单孢分离获得尖孢镰刀菌菌株 ,从中选 2 0个代表菌株 ,用目前国内外统一使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 ,初步鉴定结新疆棉区棉花枯萎病菌以7号小种为主。  相似文献   
29.
土耳其斯坦叶螨对转基因棉花的寄主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土耳其斯坦叶螨对转基因棉及其亲本常规棉寄主选择性,以及转基因植物生化特性及形态特征对叶螨寄主选择性的影响,以转基因棉花中棉41、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中棉23、石远321为材料,通过半叶碟选择性试验研究棉叶螨对棉花的取食选择性及产卵选择性,并测定不同品种棉花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的质量分数及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棉叶螨对常规棉中棉23和石远321表现出明显的取食偏好和产卵偏好性;转基因棉花中次生代谢物棉酚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亲本棉花。因此,土耳其斯坦叶螨对常规亲本棉花的寄主偏好性可能与外源基因导入引起植株代谢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0.
选取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和‘新春37号’,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0∶0、2∶8、3∶7、4∶6、5∶5共5个氮肥基追比处理,比较分析两个小麦品种的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以及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氮肥不同基追比处理下,‘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的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均在3∶7处理下最优,且呈现3∶74∶65∶52∶80∶0趋势;两个品种茎鞘和叶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0∶0处理,而对籽粒贡献率则表现相反。在3∶7处理下,‘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的产量分别为7 304.45和7 546.17 kg·hm~(-2)。最优氮肥基追比例为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