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研究对采自河南省漯河市的晚疫病病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验证,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代森锰锌、氟啶胺、氢氧化铜、双炔酰菌胺、嘧菌酯5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①该致病菌的菌丝稀薄呈白色,孢子囊呈柠檬形,大小为(2~45)μm×(12~25)μm,结合致病性验证,确认其为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②室内毒力测定表明5种杀菌剂对该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介于0.0276~7.0385 mg·L-2之间,其中双炔酰菌胺和嘧菌酯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276 mg·L-2和0.036 mg·L-2,在生产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朝天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设置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3 000、4 000、5 000、6 000倍液4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在朝天椒主要生长节点施药4次,并调查朝天椒的生长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同浓度处理对朝天椒生长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T1(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3 000倍液)、T3(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对朝天椒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影响较大,其次为T2处理(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4 000倍液),3个处理均分别与对照差异显著;以T2、T3处理对朝天椒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SPAD值的影响较大,且显著高于T4处理(叶周长除外)和对照;以T2处理对朝天椒单果鲜质量影响最大,与T1和T3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高于T4处理和对照;以T...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引入的8个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参试品种(系)均能正常成熟。产量最高的是希森6号为39 846.45 kg·hm-2,较对照增产28.32%;其次为费乌瑞它30 099.24 kg·hm-2,较对照增产21.17%; LHY-2居第3位,产量为35 857.35 kg·hm-2,较对照增产15.48%。3个品种(系)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商品薯率都在90%以上,茎块表现良好,适合在保护地模式下栽培。②研究发现了主茎个数与商品率呈正相关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