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外源Se对绵羊孕期体内相关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孕期补硒对不同品种绵羊血清中GSH-Px、CuZn-SOD和T-SOD活性的影响。以处于怀孕期的90只蒙古羊、道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GSH-Px、CuZn-SOD和T-SOD活性。结果显示,补Se后各品种羊血清中GSH-Px活力显著增强,与未补Se同品种羊除怀孕2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期均差异显著(P<0.05),怀孕3个月时CuZn-SOD、T-SOD活力显著高于未补Se的同品种羊(P<0.05)。结果表明补Se能显著提高血清GSH-Px、CuZn-SOD、T-SOD活性,说明补Se对母体维持正常妊娠和增强抗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为明确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调节作用,于2019-2020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蒙农大燕1号为试验材料,设宽幅条播(K)和常规条播(C)两种播种方式以及300万株·hm-2(D1)、450万株·hm-2(D2)、600万株·hm-2(D3)三个种植密度,比较分析了不同播种方式和密度下燕麦光合能力、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燕麦叶片光合参数和SPAD值及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呈下降趋势。各密度下宽幅条播燕麦的叶片光合参数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常规条播。其中,宽幅条播燕麦的净光合速率较常规条播增加了7.2%~24.8%,且在D3下增幅最大;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SPAD值分别增加1.8%~24.1%、1.7%~25.5%和2.2%~11.5%;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9%~56.2%。宽幅条播显著提高了燕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其中在D1、D2和D3下分别增产8.6%、9.3%和14.5%,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宽幅条播可有效促进燕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增长,最终实现增产,尤其是可有效缓解高密度下燕麦群体光合、干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不同收获期对赤峰地区典型草原天然牧草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当地草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以赤峰地区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同收获期的综合排名,筛选出赤峰典型草原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期。结果表明:8月20日收获牧草的粗蛋白质(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最高,CP为6.36% DM,显著高于其他收获期(P < 0.05)|WSC含量为4.06% DM,高于其他收获期,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低,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综合分析,8月20日左右为赤峰典型草原天然牧草的最佳收获期。 [关键词] 典型草原|天然牧草|营养价值|主成分分析|收获期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低温变温干燥初始温度对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紫花苜蓿的降温试验、升温试验和恒温试验,分析了干燥初始温度对苜蓿草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升温、降温及恒温不同干燥方式对各营养成分影响不同|干燥过程中温度变化对苜蓿营养成分影响显著|综合考虑三种营养成分及干燥能耗,得出初始干燥温度为55 ~ 65 ℃的降温干燥工艺既能保留营养成分又能降低能耗。 [关键词] 紫花苜蓿|变温干燥|干燥初始温度|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5.
在介绍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的基本过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及二维网格化绘图软件WinSurfer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中应用实例,探讨了上述两个软件在镶嵌绘制城镇地籍(宗地)图和多因素作用分等值线图的基本思路,从而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过程中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多因素作用等级及趋势面分析提出1种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以沙柳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要原料,通过沙柳碎料和高密度聚乙烯均匀混合的方式,采用热压工艺制备沙柳/HDPE复合碎料板,使用驻波管法研究背腔深度0~50 mm、钻孔深度0~18 mm、钻孔直径0~5 mm和孔排列形式(圆形、正方形、米字形和无规则)对沙柳/HDPE复合碎料板在低频区域200~2 000 Hz范围内声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随背腔深度增加,沙柳/HDPE碎料板与空气层组成的板/腔结构平均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均呈增大变化趋势,最小吸声系数频率由400 Hz降至315 Hz,吸声系数趋于稳定频率向低频区域移动;2)随钻孔深度增加,沙柳/HDPE复合碎料板平均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呈增大变化趋势,最小吸声系数频率向低频区域移动,吸声系数趋于稳定频率向低频区域移动;3)复合碎料板平均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随直径增加而增大,最小吸声系数频率向低频区域移动;4)孔排列形式对平均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性能影响不明显,正方形排列综合声学性能优于米字形、无规则和圆形排列。通过改变孔形态或调整背腔深度,可提高沙柳/HDPE复合碎料板吸声性能和调整吸声频段。  相似文献   
87.
将植物提取物茶多酚与人工林木材相结合,利用真空浸渍法对人工林马尾松木材实施改性,探究其在增重率、尺寸稳定性、密度、色差、茶多酚溶出释放性能等方面的改性效果,并利用SEM、FT-IR手段表征木材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发现,4种不同工艺预处理中,微波预处理下的马尾松浸渍增重率最高,达到14.45%,且微波预处理后的改性材尺寸稳定性最好。微波预处理后不同浸渍浓度下的改性材中,密度提高最大,颜色改变最明显的浸渍浓度为80 g/L,且80 g/L浸渍浓度下的改性材药剂释放更持久。改性剂可与分布于木材结构组织内的某些基团发生交联反应,进而更好地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并且与木材中的某些糖可能产生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88.
角蛋白是维持毛发形态特征的重要结构蛋白,包括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角蛋白74(Keratins 74,KRT74)属于 Ⅱ 型内根鞘角蛋白,与毛发的生长和形态结构多样性相关。通过探究KRT74基因的结构特征、蛋白性质及其在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的表达差异,为挖掘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遗传标记和绒毛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NCBI公布的山羊KRT74序列信息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该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KRT74蛋白为亲水性稳定蛋白,没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蛋白质存在4个保守结构域,是细胞骨架和核膜的原始成分,并为上皮细胞提供机械支持。qRT-PCR结果显示,长毛型绒山羊KRT7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短毛型绒山羊,差异倍数为1.6;相关性分析发现KRT74基因表达量与毛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推测KRT74基因可能是影响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9.
作者用Tris型稀释液冷冻山羊精液效果良好,解冻后精子平均活率达46.99%,最高活率为58%,顶体异常率在37%左右。  相似文献   
90.
试验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提取mRNA,经RT-PCR扩增RORα、RORβ、RORγ片段,比较研究ROR基因在内蒙古白绒山羊不同时期1月(退行期)、3月(休止期)、5月(兴盛前期)、9月(兴盛期)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RORα、RORβ、RORγ在1、5、9月绒山羊皮肤中表达,在3月份当绒毛生长处于休止期时,该基因的3个亚型均未见表达,且不同的亚型在绒毛生长的不同时期表达规律类同。因此,推测ROR家族的不同亚型均与绒毛的周期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