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朱元娣  曹敏格  许正  王昆  张文 《园艺学报》2014,41(2):227-239
 以新疆地区不同居群的52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9份中国苹果品种(Malus × domestica subsp. chinensis Li.)、1份森林苹果(M. sylvestris Miller)种质为试材,进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和叶绿体成熟酶K(matK)基因的测序分析。从GenBank中获取了11个苹果栽培品种、14个塞威士苹果、26个苹果属其它种及1个外类群欧洲梨(Pyrus communis)的ITS及matK序列。利用MEGA(ver. 4.0)计算不同序列间的碱基组成频率、简约信息位点数、转换/颠换比率、序列间成对距离,以最大简约法与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新疆野苹果”与“中国苹果”的ITS序列长度在589 ~ 594 bp,含有148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比率(R)为1.029;MatK序列长度为1 451 ~ 1 461 bp,没有复制子Ⅱ序列,含有16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为1.442。ITS分析将中国苹果、新疆野苹果(来自中国新疆)和塞威士苹果(来自GenBank)聚类于一个大的发育枝内,新疆野苹果5个居群的系统演化按新源、巩留、霍城和塔城的先后次序发生。MatK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中国苹果和新疆野苹果聚类在一个大的发育枝内,但自展支持率低。由此说明,中国苹果由新疆野苹果驯化而来。matK不适于栽培苹果种内的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62.
轮作对黄瓜连作土壤环境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为了评价栽培制度对连作障碍土壤的修复效果,采用盆栽方式,设置休闲、轮作、间作等处理,以生产中常用的栽培制度即夏季休闲的连作制度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连作8年黄瓜的温室土壤生物修复效果及对后茬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温室休闲期种植青蒜和菠菜及白菜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盐分积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抑制镰刀菌的增殖;叶菜-黄瓜-番茄栽培制度较对照收益提高了26.3%,青蒜-黄瓜-黄瓜栽培制度较对照提高了11.6%,黄瓜间作青蒜年收益和对照相近。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填闲和轮作栽培制度可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组成,利于修复连作障碍的土壤。  相似文献   
63.
苹果种质资源果实轮纹病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5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轮纹病菌株,对279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抗病性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在果实的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种质资源分别接种5种轮纹病菌,在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抗病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多数菌株的各个抗病指标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综合抗性筛选,发现‘珍宝’、‘金沙依拉姆’和‘红玉’为高抗材料;‘詹姆斯格里斯’、‘红夏’‘耍红’、‘伊朗桃苹’‘超等蔷薇’和‘极早红’为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64.
甜樱桃果实NCED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任杰  吴洁芳  冷平  孙亮  赵胜利 《园艺学报》2010,37(6):891-898
为了进一步研究ABA在甜樱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通过RT-PCR以及RACE-PCR方法从甜樱桃果实克隆得到了ABA合成关键酶NCED基因片段PacNCED1及其3′ 末端序列,从乙烯利处理果实中克隆得到了乙烯合成关键酶ACO基因片段PacACO1。推测的PacNCED1和PacACO1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NCEDs和ACOs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通过半定量RT-PCR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PacNCED1和PacACO1的表达模式,发现PacNCED1在甜樱桃果实发育的整个过程以及不同部位都有表达,在果肉和种子中的表达不断增加,在果实成熟之前达到最高峰,而在果柄中的表达则在果实完熟时达到最大。PacNCED1在未失水的叶片和根中有微弱表达,但在失水叶片中的表达急剧上升,表现出与失水的相关性。外源ABA和乙烯利能促进PacNCED1在果实中的表达,而NDGA和IAA对PacNCED1在果实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在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并没有检测到PacACO1的表达信号,但是外源乙烯利和ABA处理能诱导其在果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5.
黄瓜复雌花性状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具有复雌花性状的华北保护地类型黄瓜材料9930和具有单雌花性状的欧洲温室类型黄瓜材料9110Gt构建的含148个株系的F9代RILs群体进行QTL定位分析。利用已构建的遗传图谱,使用MapQTL4.0软件进行多座位QTL模型(MQM)检测。共检测到8个控制复雌花性状的QTL,分布在第1、2、3、6、7染色体上。各QTL的LOD值在3.62 ~ 8.37之间,可解释8.2% ~ 20.0%的表型变异。6个QTL贡献率超过10%,位于第3染色体的Mp3.2贡献率(2007秋季20.0%,LOD = 8.37)最大;位于第6染色体的Mp6.2(2006春季13.9%,LOD = 5.95;2007秋季11.9%,LOD = 5.10;2009春季11.5%,LOD = 4.38)在两季的位置都很稳定。获得紧密连锁(< 10 cM)的特异标记(SSR04635、SSR13466、SSR00584、SSR10449)为将来进行QTL精细定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