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9篇
  68篇
综合类   387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8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目前,西宁动物园饲养展出野生雉鸡类动物占全园饲养展出动物的15%,九十年代逐步完成了藏马鸡、蓝马鸡、红腹锦鸡、蓝孔雀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课题。近年来,根据西宁市科委关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本园总结经验,从加强饲料营养工作着手,逐步提高雉鸡的繁殖性能,取得了明显效果。5年来,共繁殖成活蓝孔雀、藏马鸡等野生雉类8种100余只。  相似文献   
132.
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上用紫花苜蓿建立人工草地恢复植被效果良好,二龄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呈“S”型曲线,其高峰期在8月底。紫花苜蓿、野生杂类草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季节动态不尽相同,紫花苜蓿种群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的最大值在7-8月份,野生杂类草最大值在6-7月份。播种当年采用紫花苜蓿+燕麦混播处理不仅可提高紫花苜蓿新生苗的存活率和越冬率,而且使第2年返青出苗整齐,地上生物量较单播提高31.82%,还可增加当年收益。  相似文献   
133.
<正> 青海牧区冬季漫长寒冷,气候恶劣,枯草期长达6~7个月,如没有相应的保暖措施,羊掉膘快、增重少,羔羊成活率低。为了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探索青海现代化高效畜牧业发展的路子,青海省委、省政府于2001年开展了《牧区两用暖棚综合利用试验研究》课题(暖棚内夏天种菜,冬天养  相似文献   
134.
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抗缺氧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FSC)抗缺氧机制。分别以10%FSC、5%FSC、1%FSC、0.5%CLA(阳性对照)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给小鼠灌胃,连续10d,在常压缺氧条件下测定小鼠存活时间,并测定小鼠心肌和骨胳肌肌红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在浓度为10%时,FSC能显著提高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并显著提高小鼠心肌和骨胳肌肌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35.
利用 1987年和 2 0 0 0年美国陆地卫星TM数据资料 ,对青海省龙羊峡库区 13年来草地的面积、分布、发展和演变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龙羊峡库区天然草地面积 13年中减少了6 984 .0 9hm2 ,平均年递减速率为 0 .14 % ,草地盖度、高度、产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草地盖度平均下降 5 %~ 10 % ,牧草高度下降 3~ 2 8cm ,牧草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6.
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40多年的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1961~2004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年、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40多年来年季平均气温平均增温幅度为0.3~0.6℃,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多数季节增温具有非对称性。并且20世纪90年代四季增暖最为明显。夏季和冬季降水略有增加,而过渡季节降水变化基本呈减少趋势。年均和秋、冬、春、夏四季的气温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分别为0.48、0.57、0.692、0.337、0.373℃/10a。冬、夏季降水变化的倾向率为0.442、4.672mm/10a;而秋、春季了水变化的倾向率为-2.304、-0.022mm/10a。冬季降水量和累计积雪量的缓慢增加容易导致该地区地表积雪的积累,极易形成雪灾或低温冻害。春季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干旱发生的频次将增加;秋、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比较大.将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繁殖,加重病虫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在青藏高原对放牧第18年的植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地上现存生物量和草场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放牧率增加,植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单峰曲线模式.长期重度放牧使高寒灌丛群落结构简化,地上现存生物量特别是优良牧草的现存量减少.植物群落的高度、总盖度和枯草盖度随着放牧强度的降低而增加,绿色植物的盖度在中度放牧样地最高.从轻牧到重牧,灌木和禾草的优势地位被典型杂类草替代.长期重度放牧在青藏高原草场退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青藏高原实施"取半留半"的放牧原则,对于防止草场退化,提高牧草利用率,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8.
短穗兔耳草的克隆生长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周华坤  赵亮  赵新全  韩发  古松  周立 《草业科学》2006,23(12):60-64
以调查统计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匍匐茎植物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无性系的生长特征、形态特征以及能量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匍匐茎只有1条的短穗兔耳草最多,占60.47%,匍匐茎有4条的短穗兔耳草只占6.98%。在牧草生长盛期,短穗兔耳草无性系的基株高度4.03 cm,根长为9.11 cm,叶数为7.98;分株高度0.85 cm,根长2.73 cm,叶数为3.08;匍匐茎的茎生叶数为12.54,长度为15.14 cm,匍匐茎比节间重为2.18 mg/cm,粗度为0.97 mm,不同构件的干质量呈现出基株>匍匐茎>分株>茎生叶的规律。随着匍匐茎数目的增多,短穗兔耳萆无性系的基株根长逐渐增加,用于克隆繁殖的能量投资也有增加的趋势,其他参数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9.
以从陕西眉县引进的4个核桃品种"辽核4号"、"香玲"、"西林2号"、"西扶1号"及当地薄皮核桃为试材,研究比较了5个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核桃品种均可以在循化地区作为良种进行推广栽植;同时在比较各品种性状的基础上,对循化地区核桃栽培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0.
用病原学分离与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1年全省畜间牛羊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体逐年见效,除种公牛外,其他畜种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都有所下降,其中羊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下降明显;牛布病感染阳性率(1.07%)高于羊(0.81%),奶牛最低(0.28%);种畜布病感染阳性率高于同种其他牲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防控:全面实施"检疫、监测、效果考核、消毒、免疫、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扑杀补助,扩大监测范围,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