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白皮松的生物学特性、宝鸡地区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宝鸡地区适合白皮松栽培;通过对宝鸡地区白皮松的栽培现状、在宝鸡地区的绿化情况和苗木的销售情况的调研,指出宝鸡地区白皮松栽培及苗木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对白皮松苗木生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2.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产量增幅为10.19%~15.62%,千粒重增幅为14.70%~20.39%;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0.26%~1.29%,产出量增加117~230 kg·hm-2;脂肪含量增加0.05%~0.40%,产出量增加54~78 kg·hm-2;淀粉含量虽然降低0.5%~4.9%,但产出量仍然增加340~773 kg·hm-2。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延收15 d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籽粒品质产量的效果,但增幅因耕作和覆盖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3.
观光油菜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宝鸡市观光油菜发展,本试验对引进的8个品种进行试验筛选,结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1602、Lxx4两个品种花色乳白,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可作为观光油菜花色搭配品种。陕西鸿塬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凯育09品种始花期早,花期长,调节花期效果明显。这三个品种通过陕西认定后可在本地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24.
根据西洋参原产地的生态情况和宝鸡地区栽培西洋参的实际情况,指出森林气候、海拔高度、腐殖质土、架棚遮荫是西洋参生长必需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了解这些特性,才可避免盲目引种而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5.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4个大豆品种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大豆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是底荚高、生育期、出苗到开花时间、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其次是无效荚、分枝、节数、有效荚、株高、单株粒数和开花到成熟时间。底荚高和生育时期在今后的育种和高产栽培实践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郑1311、荷豆29与荷豆23为关中西部地区适宜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6.
依据农业部无公害生产行业标准,结合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条件,以建立宝鸡城郊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及配套技术研究为目标,采用田间试验、数据采集与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宝鸡城郊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建立的地域范围,并研究出了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以提高宝鸡城郊葡萄生产水平,带动宝鸡城郊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7.
28.
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变化阶段、趋势、等级分布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可划分为轻度涝灾、中度涝灾、大涝灾、特大涝灾4级,以中度和大涝灾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1.55%,特大洪涝灾害发生较少,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94%。公元600-2000年的1 400 a可以分为14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 10、11、12、13、14、15世纪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7、8、9、16、17、18、19、20世纪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具有空间差异,9个县区由多到少依次为:宝鸡、扶风、千阳、凤翔、凤县、陇县、麟游、岐山、眉县。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26次,空间差异较大。洪灾集中于夏、秋两季。宝鸡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地理位置、降水和气候异常波动以及人类活动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苹果矮化自根砧和矮化中间砧栽培模式的优缺点。采用在相同生产管理条件下,以烟富3/M26/海棠和烟富3/M9T337两种模式为研究对象,用常规方法测量生长、开花、结果以及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在区域、土壤、肥水、病虫害等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烟富3/M26/海棠栽培模式的树体前2~3年生长缓慢,在成形后树体生长与烟富3/M9T337栽培模式差异不明显;烟富3/M26/海棠栽培模式的全红果实占比40%,80~85 mm果占46%,果实一致率不高;烟富3/M26/海棠栽培模式的全红果实占比91%, {80~ }85 mm果占78%,一致率极高。结论认为在区域、土壤、肥水、病虫害、密度、行向等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烟富3/M9T337栽培模式表现出管理省工,生长健壮、成形快、成花率高、果实一致率高、商品率极高,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省力化等特点,是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比较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0.
针对渭北果区土壤有机质普遍偏低,土壤结构不良,理化性质不佳等限制果品品质提升的因素,以及果区每年秋施基肥费工费时等实际,经多年试验提出以“建园时在果树根区一次性施足有机肥”为主的局部营养富集技术,配合以“果园生草+肥水一体”的果园土壤养分维持技术,经多点示范,是果园土壤肥料管理、水分优化管理的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