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3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甘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三北工程进行退化林分修复,推进生态建设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为目标的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社会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我国和国外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的认识说明了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提出了新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以及怎样完善新疆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促进新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其成果为新疆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3.
小麦条锈菌ZS有性与无性菌系毒性差异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条锈菌毒性不断变异是造成小麦条锈病频繁发生和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对小麦条锈菌新菌系开展品种抗病性评价,并探明条锈菌有性菌系、无性菌系间的毒性差异,为科学、超前指导小麦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应用提供技术支撑。2017 — 2021年从454个小麦条锈菌有性菌系和1 728个无性菌系中,获得ZS有性菌系35个和无性菌系167个,占比分别为7.71%和9.66%;其中已归类ZS-1、ZS-18、ZS-52类型中有有性菌系14个、无性菌系72个,占比分别为3.08%和4.17%。2022年选择ZS有性与无性菌系重要类型混合菌,对76个甘肃省内小麦生产品种进行苗期、成株期接种鉴定,结果发现,有性ZS菌系与无性ZS菌系对供试小麦品种苗期致病力分别为97.37%、92.11%,相对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353 0、0.248 7;成株期致病力分别为 72.37%、71.05%,相对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362 7、0.184 0。表明有性菌系致病性和寄生适合度均高于无性菌系。建议在陇南越夏区,及早调整小麦抗病育种目标,以持续控制条锈病的发生流行,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4.
依据红富士苹果优质技术规程,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甘谷县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整理、总结,包括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整形修剪、果实套袋、摘叶转果、病虫害防治,为果农合理栽培红富士苹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张彦欣  黄涛 《甘肃农业》2013,(20):20-21
作者通过对甘谷县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阐述,针对问题提出了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发展后劲等对策。  相似文献   
76.
沼液饲喂肉猪育肥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液是沼气发酵原料经甲烷厌氧消化后所生成水溶性的剩余物。用沼液拌料喂猪,能够促进猪的生长。本试验设4h对比试验组,按不同饲料阶段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沼液拌种喂猪,测定体长达到10kg的饲喂天数,耗料量、口增质,饲料报酬、料肉比。进行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沼液,对育肥增长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无公害2代目光温室黄瓜越冬茬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解决黄瓜不耐低温、不耐寒的问题,实现产品绿色优质。关键措施是建址选择,黑籽南瓜嫁接栽培,选择抗低温,耐弱光的优质抗病丰产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生物、生态防治等。  相似文献   
78.
中植7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抗病高产新品种。系谱为温麦8号//遗选/中植1号。温麦8号和遗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中植1号为甘肃陇南生产品种,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004年5月上旬通过常规杂交配制杂交组合;2006-201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试验站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进行多代系统选择,其中系谱号为CP06-73-2-2-1-1的高代品系群体整齐稳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而被提升参加新品系抗性鉴定和产比试验。2013-2014年度参加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产量比较试验,2014-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016-2017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示范。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80015。  相似文献   
79.
采用室内离体接种结合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研究了8个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差异较大,高妻、夏黑、醉人香及矢富罗莎对霜霉病表现抗病(R),奥古斯特、红地球及贵妃玫瑰对霜霉病表现感病(S),瑞比尔表现高感(HS)。对8个葡萄品种的叶片表皮气孔观察表明,不同品种叶片气孔大小、密度不同。气孔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奥古斯特、矢富罗莎、夏黑、贵妃玫瑰、高妻、醉人香、红地球、瑞必尔。气孔的开张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醉人香、高妻、贵妃玫瑰、红地球、夏黑、奥古斯特、瑞必尔、矢富罗莎。各品种叶片气孔的密度及大小与霜霉病的抗性未表现出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80.
2016年小麦白粉病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呈中度流行,发生面积约1.87万hm2。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品种田间病级6~7级,个别品种达到9级,抗病品种相对较少。初步分析认为生产品种抗病性偏低、秋苗及春季菌源量较大、气候条件适宜是导致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强化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抗病品种(系)的筛选与应用、种子拌种及其他农业防治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及应急防治是防控崆峒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