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陇南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周年动态变化情况,运用孢子捕捉仪及TaqMan RT-qPCR(TaqMa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陇南空气中的夏孢子浓度进行周年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监测仪记录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情况,分析了夏孢子周年动态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数量在2018年4月11日、5月16日和6月6日出现了3个峰值;7月至10月,只能检测到零星夏孢子;11月至翌年2月,没有捕捉到夏孢子;翌年3月6日初次检测到少量夏孢子,3月13日夏孢子数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且空气中的夏孢子密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以树冠结构为特点的毛白杨幼树生物学特征,为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以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301人工林为对象,从分枝数、基径、枝条长度、着枝高度、方位角、分枝角度、生物量等角度,分析其树冠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B301不同级别侧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二级枝条最多,一级枝条和二级枝条占总侧枝数量的94.7%;不同方位分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东北方位最多,为总分枝数的39.3%,但单枝及单叶生物量在方位上差异不显著(P>0.05);各级侧枝枝条基径、着枝处直径、着枝高度、枝条长度差异显著(P<0.05),但不同方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树冠在垂直结构上分层明显,其侧枝集中在树干中部树高51.1%的范围;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干重)为34 741.9 g,枝条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33.8%和11.2%;枝条及叶片生物量与所在枝条基径相关性最大,通过幂函数构建枝条基径与枝、叶生物量回归方程,回归关系显著(P<0.000 1)。因此,三倍体毛白杨B301树冠水平空间大、垂直层次分明,是比较理想的冠型,研究结论可为其合理修枝方式和强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旨在对引起西洋参枯萎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以期为大田生产中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陕西留坝县和太白县西洋参产区发现一种西洋参新型病害——西洋参枯萎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参根维管束呈黄色,病叶黄化萎蔫,后期叶片干枯不脱落。依据Koch’s准则证明分离物YL002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对YL002菌株的rDNA-ITS TEF1-α RPB1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形态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致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该研究为国内关于西洋参枯萎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