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θmax较大时CPC装置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在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香椿子中总黄酮体外抑菌效果,与西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抑菌作用进行对比,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即95%乙醇提取,醇滤液浓缩,再经过正丁醇、乙醚进行萃取,浓缩得总黄酮..用药敏片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明确抑菌效果,.实验方法简便、易操作、重现性良好。结果:不同浓度香椿子总黄酮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兰州百合生产现状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全面分析兰州百合的种植效益,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应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百合种植效益总体良好,但由连作障碍引起的老产区与新产区种植效益差别非常明显,目前兰州百合价格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围绕种植效益提升,结合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止种植规模盲目扩张、减轻连作障碍、建立商品化良种繁育基地等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旱作区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温度、水分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旱作区生物降解膜对春小麦的影响,在甘肃兰州对春小麦进行了生物降解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条件下,土壤温度、水分和小麦产量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处理下,春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比露地高0.78 ℃和1.84 ℃;在小麦苗期-抽穗期,两种覆膜处理对地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小麦抽穗之后,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的增温效果显著低于普通地膜;小麦抽穗之前,两种覆膜处理下土壤日温度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抽穗期及后期生物降解膜处理日温度变化趋势与露地无差异。0~200 cm土壤含水量在小麦苗期-抽穗期,两个覆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露地处理;在开花期-灌浆期,生物降解膜处理显著高于露地、低于普通膜处理;在成熟期,生物降解膜处理较普通地膜处理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露地。两种覆膜处理小麦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露地处理,分别较露地增加 24.03%和32.72%。综上所述,在旱区春小麦栽培中,以生物降解膜代替普通地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评估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对青贮大麦营养成分和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将收集的全株大麦萎蔫24 h后,使其干物质含量达到481.34 g/kg,然后切成3~5 cm,分为3份,每份4个重复,对照组直接加入2 mL/kg水,植物乳杆菌组接种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EM菌剂组接种0.5×106 CFU/g商品EM菌剂。每个处理的牧草在微生物接种后,-20℃保存,用于分析养分含量。然后将混合物放入塑料桶中青贮(3 kg/10L),在青贮14周后对青贮料进行取样,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发酵指标和好氧稳定性。结果:EM菌剂组青贮大麦的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2.54%和9.38%(P<0.05),而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粗蛋白质分别降低了4.50%和7.31%(P<0.05),粗脂肪分别降低了26.59%和20.94%(P<0.05)。大麦通过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发酵后pH、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M菌剂组青贮大麦丙酸含量显著提高272.22%(P<0.05),乳酸含量显著降低72.44%(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组青贮大麦乳酸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16.85%和16.03%(P<0.05)。植物乳杆菌组青贮大麦酵母菌数量较EM菌剂组显著提高了8.86%(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用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对大麦进行青贮可以改善发酵品质,降低发酵产物pH和氨氮浓度。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EM菌剂|青贮大麦|营养成分|发酵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镉胁迫下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叶片对各无机离子的吸收及离子间的平衡机制,测定0~300μmol·L-1 CdSO4溶液胁迫下二穗短柄草叶片中主要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程度的加剧,二穗短柄草叶片中出现"吸钠排钾"现象,即Na+和K+含量分别增加和下降;Ca2+、S2-、Cd2+含量逐渐增加,而Mg2+、Si 4+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在低浓度镉胁迫时虽有升高趋势,但随着处理浓度的逐渐增加而缓慢降低,叶片含水量也随之逐渐下降。说明二穗短柄草幼苗叶片无机离子吸收和平衡、光合色素合成、含水量均不同程度受到镉胁迫的影响,但植株能通过体内不同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来缓解镉胁迫危害,从而提高对其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位于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主要作物。从野生物种转变为栽培种的驯化过程中,大麦的许多性状发生了改变。大量研究发现,这些驯化过程中变化的主要性状,都是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功能丧失的结果,而且已克隆的驯化基因多数为转录因子。本文对非脆穗轴、六棱穗和裸颖果等大麦驯化的主要性状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播种时间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甘肃省通渭县常河镇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小麦试验基地设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9月14日(T1)、9月19日(T2)、9月24日(T3)、9月29日(T4)、10月4日(T5)、10月9日(T6),以9月24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了播期对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产量和WUE最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推迟播期缩短了冬小麦全生育其天数,各生育阶段天数抽穗前大于抽穗后;播期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大于生殖生长期,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播期推迟呈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在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9月19日是冬小麦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