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解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特点及分布规律,选用不同种植区的79份和175份小麦品种(系)分别研究了小麦总膳食纤维含量和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79份参试材料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0.2%,175份参试材料的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06%、26.88%和14.62%;品种对4个目标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麦区对总膳食纤维和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总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总膳食纤维含量、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筛选出9个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小麦优质资源,推荐毕2008-1和丰德存1号(膳食纤维含量高于12.0%,面团稳定时间高于20 min)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82.
百农418是河南科技学院2007年以周麦18/百农矮抗58单交F1为母本,百农矮抗58为父本,组配周麦18/矮抗58//矮抗58回交组合,经分期采用胁迫环境及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而成。2016年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14。  相似文献   
83.
林冠截留降水是森林植被对降雨到达地面的阻截,也是对大气降雨的再分配,是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当前森林冠层水文过程研究,即林冠截留、透流和茎流及影响因素(降水量、降水强度、林冠结构特征、林分密度、林冠干燥度);林冠截留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经验、半经验、半理论和理论模型)的分析。  相似文献   
84.
氟中毒和碘缺乏病均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两者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氟中毒和碘缺乏病交叉流行的现象。作者综述了高氟低碘地区儿童智力水平和甲状腺肿的流行病学调查,高氟低碘对脑组织、甲状腺及其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氟、碘相互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氟、碘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5.
鸭源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病死肉鸭脑、肝脏、脾中分离到1株病毒, 尿囊液有血凝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NDV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在HI试验中,NDV单因子血清呈现26的HI滴度,对H9和H5亚型AIV单因子血清不呈血凝抑制活性,由此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对该分离毒株的生物学毒力指标进行测定,其MDT、ICPI和IVPI分别55 h、1.88、2.72,分离株应为强毒NDV。  相似文献   
86.
为了明确不同桃品种对根癌病的抗性,挖掘抗病基因,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采用嫁接苗枝条接种强致病力根癌土壤杆菌AT4-3,60d后测定最大瘿瘤直径评价不同材料的抗病性。对179个桃栽培品种的抗根癌病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瘤直径平均值分别为3.44~25.48mm(2014年)和5.89~31.40mm(2015年);在2014年的抗性鉴定中,高度抗病材料1份,来源于华北平原区品种群,中度抗病材料20份;在2015年的抗性鉴定中,中度抗病材料2份,分别来源于华北平原区品种群和西北干旱区品种群。2a鉴定中抗性表现较好且稳定的品种有‘二接白’‘肉蟠桃’‘绯桃’‘红桃’‘砂子早生’‘南山甜桃’‘深州离核水蜜’‘张黄9号’‘鸳鸯垂枝’‘临白10号’等。  相似文献   
87.
为明确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组成,利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对抗叶锈病基因进行检测,并结合田间接种鉴定对种质材料的叶锈病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抗叶锈病基因Lr1、Lr10、Lr20、Lr24、Lr26、Lr34、Lr37和Lr38在39份种质中均有分布,频率分别为30.77%、17.95%、2.56%、5.13%、12.82%、30.77%、23.08%和5.13%,其中携带Lr24和Lr38的种质抗性良好。Lr34和Lr37单独存在时,种质对叶锈病的抗性分别表现为中感和高感,两者聚合时能够提高载体种质的抗性水平,表现为中抗。此外,4份种质材料(KPL-1、OK.95571、莫斯科39和非黑土地24)对叶锈病的抗性表现突出,均达到0;级,是抗叶锈病育种的重要抗源,其中KPL-1和OK.95571分别携带3个和5个抗叶锈病基因;莫斯科39和非黑土地24仅携带Lr1,推测这两份材料含有其他未检测的抗叶锈病基因。综上,较多的抗叶锈病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种质的叶锈病抗性。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效果,通过防雨棚微区控水设施,研究了土壤水分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土壤肥力及小麦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3个土壤水分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干旱)、60%~65%(轻旱)和70%~75%(适宜水分)。结果表明,小麦季还田玉米秸秆腐解速率表现为"快-慢-快"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秸秆量减少率逐渐增加。秸秆腐解前期(0~70 d),干旱条件下秸秆量累计减少率、氮素释放率显著降低(P0.05);成熟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秸秆量累计减少率及氮素释放率分别为66.50%~69.51%和75.88%~77.31%,不同土壤水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播前相比,成熟期不同处理0~25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表现为降低趋势,但秸秆还田(RS)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较对照(CK)显著降低。与CK相比,RS处理0~25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16.1%~17.2%);不同生育时期土壤0~25 cm耕层的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11.65%~23.10%);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略有降低,籽粒蛋白质产量显著降低(4.63%)。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干旱处理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轻旱和适宜水分处理。综上,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和氮素释放需要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干旱条件下秸秆还田导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不同取样方法对小麦花粉育性统计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早播和晚播两个播期,采用全穗取粉和中部取粉两种取样方法,所取花粉分别用I2-KI法、醋酸洋红法和DAPI法染色后进行显微观察,并统计花粉可育率和自交结实率.结果 表明,郑麦366和BNS3...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究番茄果穗弯折对果实膨大和产量的影响及果穗发生弯折的影响因素,进行大棚秋番茄果穗弯折试验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涂抹果穗试验,统计和分析大棚秋番茄与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的状况。结果表明,大棚秋番茄果穗弯折后,果实纵、横径增量减小,单果质量及单穗产量下降,且果穗早弯折处理比晚弯折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及产量降低更多。用"诱导素"涂抹大棚秋番茄第1、2层果穗主枝基部后,果穗主枝明显增粗,果穗弯折率分别比对照下降100%和93.33%;果实膨大速度加快,单果质量增加,番茄第1、2层单穗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7.99%和13.34%。大棚秋番茄果穗弯折率与果穗总长度、果穗主枝长度、果穗层次正相关。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与不同品系及其区域分布、果穗主枝长度、果穗主枝粗度、植株节间长度、果穗枝重量、果穗木质素含量密切相关;日光温室春番茄不同品系的果穗弯折率明显不同,而且日光温室内北部区域植株果穗弯折率高于南部达85.54%;总体而言,日光温室春番茄不同品系果穗主枝和植株节间长度越长、果穗主枝越细、果穗枝越轻、果穗木质素含量越低,其果穗弯折率均相对较高,番茄果穗弯折降低了单果质量和果穗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