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成龄扁桃树形改造对不同间作区域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扁桃 小麦间作模式下成龄扁桃树形改造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11年生扁桃品种晚丰为试材,研究了扁桃主干分层形(对照)和高干开心形(提干、落头改造处理)两种树形对不同间作区域小麦营养生长、旗叶性状、旗叶光合能力及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扁桃主干分层形树冠体积大,枝叶密度较高,结果部位主要集中在树冠外围,对间作区特别是冠下和近冠区小麦营养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高干开心形,改造当年对扁桃产量无较大影响,与主干分层形相比单位体积负载量显著提高,单位体积枝条量显著降低,改善了间作区域的光照条件,显著提高了各间作区域小麦千粒重、单穗粒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等产量构成指标。高干开心形是成龄扁桃间作系统较为理想的改造树形。  相似文献   
52.
新疆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病毒病是导致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的毁灭性病害.2011年新疆喀什地区设施番茄暴发病毒病,采集病样,鉴定病毒种类和调查发生为害情况.[结果]经专家鉴定,确定致病病毒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该病毒可在番茄、辣椒、茄子、曼陀罗、苘麻和龙葵等上寄生,8月20日至9月25日定植的番茄发病率达50;~ 100;,8月中旬之前定植的番茄有个别病株,10月初以后定植的番茄发病率为6;~40;.[结论]新疆喀什地区暴发的番茄病毒病病原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相似文献   
53.
南疆地区棉田蚜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2~2004年研究了南疆地区棉花蚜虫的发生和种群动态及棉花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害棉花的蚜虫有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拐枣蚜(Xerophilaphis plothikovi Nevsky)和棉黑蚜(Aphis atrata Zhang),其中棉蚜和棉长管蚜是主要为害种类.2002、2003和2004年,棉蚜和棉长管蚜的最高密度分别为15 138和2 787头/百株,25 333和1 213头/百株,343 925和13 643头/百株.对转基因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CpTI杀虫蛋白)和普通棉花泗棉3号、石远321的研究表明几种蚜虫在不同品种上的季节性数量动态没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54.
2007年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出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复合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模型,Y=13.402 32+4.650 75 X1+4.999 563 X2+0.624 735 X12+3.876 875 X22-1.93 X1X2.结果显示:一、二代棉铃虫交互作用不明显,得出每代棉铃虫的为害效应模型,一代Y'1=13.402 32+4.650 75X1,二代Y'2=13.402 32+4.999 563X2+3.876 875 X22.根据模型,制定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55.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适合该地区部分葡萄品种RAPD扩增反应体系.[方法]采用阿克苏地区部分葡萄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葡萄基因组DNA,对影响葡萄RAPD反应的Mg2+、Taq酶、dNTPs、引物、模板DNA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其最佳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100 ng,dNTPs 0.1 mmol/L,Mg2+2.0 mmol/L,引物0.3 μmol/L,Taq酶1.5 U,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0 μL.[结论]改良的CTAB法具有步骤少、费用低、效率高等特点,比较适用于葡萄基因组 DNA的提取.优化后的体系,扩增产物稳定,条带清晰,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6.
草莓外观呈心形,其色鲜红,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故有"水果皇后"之名.草莓结果快、成熟早、易种植、周期短、病虫害少、管理方便、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保护地栽培,经济效益比较高.  相似文献   
57.
随着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迅速发展.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技术不规范.使红地球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通过2008年-2009年对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进行调查,总结出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综合防治措施,为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正>2009年,为有效克服莎车县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避免土传病害,提高樱桃番茄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在中心示范园内开展了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种  相似文献   
59.
张雯  刘翠荣  周玉梅  周皓  谢辉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2):2238-2246
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扁桃树体结构指标与间作区域光环境指标、光环境指标与间作冬小麦产量构成指标的相关关系,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下冬小麦产量的预估、高光效树形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新冬20号)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树形树体结构指标、间作区域光环境指标和小麦产量构成指标;分析产量指标与光环境指标的相关性、树体结构指标与间作区域光环境指标的相关性、树体结构指标与扁桃负载量的相关性。【结果】新疆南疆地区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与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PAR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小麦千粒重和单穗粒重与灌浆期日平均光照强度、及400~1 400 μmol/(m2·s)PAR持续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树体负载量与树冠体积、树冠投影面积和平均冠幅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冠高与树体西侧冠下株间区光照指标显著相关,冠幅对树体西侧冠下株间区和远冠区2个区域光照指标显著相关。【结论】灌浆期400~1 400 μmol/(m2·s) PAR的持续时长和冠幅可以作为新疆南疆地区果粮间作模式下,小麦产量预估、评级及高光效树形筛选的主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0.
犬细小病毒病在全国的发病率都比较高,可感染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犬。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唾液、呕吐物等向外排毒,病毒可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污物等传播。此外天气寒冷、气温骤变、拥挤、卫生条件差而并发其它感染等,往往可加重病情,使死亡率升高,本病没有明显的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病症2011年12月5日,接诊一只萨摩耶,体重12kg,雄性,体温39.4℃,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据畜主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