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对广西9个市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75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本的8种常见蔬菜病毒。结果表明,桂南、桂中地区辣椒病毒病发生普遍较桂西、桂北地区的严重。共有71份辣椒样本检测呈阳性,其中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 V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最高,达63.38%,为广西辣椒的优势病原种类;甜椒叶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 mottle virus,PV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 RSV)的侵染也很普遍,总检出率分别为56.34%、43.66%、35.21%和33.80%。在71份阳性样本中,有87.32%的样本受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受2种或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别占32.39%和29.58%;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VMV+CMV、PVMV+PMMo V复合侵染最普遍,均占21.74%;3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 VMV+CMV+PVMV复合侵染最普遍,占23.81%。  相似文献   
12.
桂糯610是以自交系GNL1031为母本,自交系GNL11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鲜食糯玉米一代杂种。株高229 cm,穗位高90 cm,果穗筒型,穗长16.0~18.0 cm,穗粗5.0~5.4 cm,穗行数12~16行,行粒数36~40粒。籽粒白色,粒行整齐,外观漂亮,皮薄无渣、糯性好,品质优良。平均每667 m~2鲜穗产量770 kg左右,丰产稳产性好。春播出苗至鲜果穗采收平均77 d(天),秋播67 d(天)。田间对茎腐病、青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锈病表现出较强抗性。适宜在广西及东南鲜食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兴桂1 号是既适合于单纯种植也适宜与甘蔗、木薯或初植果树地间套种的有籽西瓜一代杂种。果实短椭圆形,果皮深绿底布黑条纹,单瓜质量4.0~7.0 kg,果皮厚1.0~1.2 cm,果皮坚韧,不裂果,耐贮运。肉色鲜红一致,肉质清甜爽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 以上。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高。全生育期春茬110~120 d(天)、秋茬90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5~38 d(天)。单纯种植每667 m2 产量2 500~3 500 kg、间套种每667 m2 产量2 000~2 400 kg,适宜广西各地单纯种植或者间套种。  相似文献   
14.
桂豇2号是以广西南宁市农家品种甜肉豆角的优选单株M133-6为母本,以广东阳江农家品种黑籽豆角的优选单株F12-5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豇豆新品种。主侧蔓均可结荚,始花节位为第4~6节,每花序可结荚2~3条,商品荚浅绿色,平均荚长55 cm,单荚质量约30 g,豆荚肉厚,味甜。春季播种至始收约55 d(天),夏秋季播种至始收约50 d(天),全生育期90~110 d(天),产量1 900~2 000 kg·(667 m~2)~(-1)。田间对锈病、白粉病、煤霉病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地豇豆主栽品种华珍豆角。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5.
桂子芋1 号是以贺州红芽芋为材料,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变异,从中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变异单株HY-3,经离体快繁、种植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粉香型多子芋新品种。全生育期180~200 d(天),中晚熟,株高110~140 cm,叶片绿色、心形,叶长52~58 cm,叶宽46~52 cm;母芋圆球形,子孙芋卵圆形,单株子孙芋数量14~24 个,单株子孙芋产量600~700 g;淀粉含量198 g · kg-1,蛋白质29.2 g · kg-1,口感细腻柔和,粉糯可口,香味浓郁,菜粮兼宜。对疫病 和软腐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贺州红芽芋,每667 m2 水田产量1 600~1 800 kg,旱地产量1 400~1 600 kg,适合广西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地区的大棚黄瓜—彩椒轮作模式有效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春黄瓜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上市,秋彩椒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市,每667 m~2年产值3万~4万元,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影响田阳县番茄生产,该病大暴发与烟粉虱发生普遍、毒源植物众多、缺乏抗病品种、栽培管理不当、防治效果不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了解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残留情况,指导茶叶生产,评价茶叶饮用的安全性。[方法]使用HNO3+H2O2混酸体系高压密闭微波前处理样品和ICP-MS等离子体质谱法联合技术,建立测定茶叶样品中l6种(Sc45,Y89,La139,Ce140,Pr141,Sm147,Eu153,Gb157,Tb159,Nd144,Dy163,Ho165,Er166,Tm169,Yb172,Lu175)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各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002 3~0.692 4μg/L,方法检出限为0.20~35.00μg/kg,加标回收率为93.1%~117.5%(n=7)。[结论]该方法质谱图简单,选择性和灵敏度好,定量准确,且具有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份花生栽培种资源和花生属六个区组的19份野生种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DNA多态性并进行聚类分析。大多数从栽培种基因组分离出的SSR引物能在野生种中扩增出DNA片段,共筛选出21对多态性SSR引物;每对引物在花生基因组中扩增出的条带数为1~13条,在供试材料中扩增出的总条带数为5~40条,平均18.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40条,平均18.0条;SSR引物的多态性指数为0.92~9.04;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33~0.91,平均0.76。结果表明,大多数花生SSR引物为多位点引物,花生属种间种质存在丰富的DNA多态性, A. duranensis是花生栽培种(A. hypogaea L.)的野生种亲本之一,与花生区组野生种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异形花区组,最远的是大根区组。  相似文献   
20.
灰肉红菇是广西等地特色野生食用菌,生于锥属植物林地,但其与相似类群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并不系统,土壤真菌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广西浦北县同一样地,以灰肉红菇(H)及其相似类群(玫瑰红菇JH,毒红菇FH;白黄乳菇DZ)子实体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