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5篇
  17篇
综合类   26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阐述了目前棉田使用杀虫剂中存在的问题和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根据多年试验结果,提出了棉田杀虫剂使用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求救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考核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在苹果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白发病菌侵染谷子的最佳条件及筛选稳定的高引发白发病发生的接种技术。[方法]拟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采用卵孢子拌种的方法,结合统计学分析,明确温度对卵孢子侵染的影响以及卵孢子侵染感病谷子品种最适温度和湿度条件。同时,采用卵孢子拌种,孢子囊悬浮液离体叶片接菌、喷雾接菌和幼苗浸根等4种不同的接种方法,拟摸索稳定高效的接菌技术。[结果]20℃处理的卵孢子对谷子的侵染最严重,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湿度组合为:相对湿度为80%~100%,温度为23~25℃时,白发病的发生率最高。白发病菌最佳接菌条件为:卵孢子拌种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可达98.5%,其次为孢子囊悬浮液喷洒叶片接菌,发病率达到73%,可作为有效接菌手段。[结论]湿度为该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率最高,卵孢子拌种为最稳定可靠的接菌方法。其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抗性鉴定及白发病菌致病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小麦黄矮病的真菌多糖防治药剂及其适宜浓度,将云芝、灵芝、虫草等13种真菌多糖稀释成0.1、0.5、1.0、2.0g·L-1溶液,以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叶面喷施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对防效好的1.1%云芝葡聚糖(多糖)与常规植物抗病毒药剂的田间防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种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作用都显著高于治疗作用,且真菌多糖间和浓度间差异均显著,其中云芝多糖1.0g·L-1、云芝多糖2.0g·L-1、蜜环菌多糖2.0g·L-1、灰树花多糖2.0g·L-1、猪苓多糖2.0g·L-1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6.88%、86.58%、86.33%、86.04%和85.97%。1.1%云芝葡聚糖800倍液为适宜喷施浓度,其防效64.27%,保产22.70%,说明云芝多糖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小麦黄矮病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的优势种群和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蛴螬类、金针虫类、蝼蛄类、地老虎类、委夜蛾类、根蚧类和根蝽类等7大类18种为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的主要优势种群,且不同地区优势种群的分布有所不同;使用5,10 g/kg的8%氟虫腈种衣剂和6 g/kg的70%噻虫嗪包衣防治蛴螬,防效分别为90.9%,95.5%和86.36%;使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50,225,300 g/hm2),12 d防治小地老虎的防效为89.81%~97.22%;使用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600,675g/hm2,12d防治小地老虎的防效均为93.52%。  相似文献   
16.
畜粪沤肥浸渍液对青椒和番茄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温室盆栽试验测定 ,畜粪沤肥浸渍液处理青椒、番茄后 ,植株体内 β - 1,3-葡聚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比较 ,猪粪、马粪、牛粪沤肥浸渍液对青椒 β - 1,3-葡聚糖酶活性提高率 ,最大分别为 12 .4 1% ,7.76 %和 10 .96 % ;对番茄 β - 1,3-葡聚糖酶活性提高率 ,最大分别为 4 0 .50 % ,2 5.0 7%和 2 4 .79%。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药效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浸果法和显微观察法,分析不同发育状态苹果、害虫及调查时间等对蛀果率和药效的影响。【结果】采用将孵化卵和苹果幼果试验,梨小食心虫蛀果率较高,为76.81%~77.18%。用浸泡幼果、成熟半果和成熟整果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药效时,药液质量浓度为3.33 mg·L-1和4.00mg·L-1时,3种果实、同一药液浓度间药效无显著差异;当药液质量浓度增加至5.00 mg·L-1及更高时,使用成熟半果的药效为48.98%~98.96%,均显著高于使用幼果和成熟整果的40.63%~94.79%和38.80%~97.01%。观察害虫危害特征,接种卵30 h时,蛀果孔上附有虫粪的幼虫为活虫;54 h和78 h时蛀果孔下附有虫道数的幼虫为活虫。高效氯氰菊酯药液浓度较低时,接卵54 h前药效随试验时间增加而增加,54 h时趋于稳定。用氯虫苯甲酰胺验证上述试验,结果合理。【结论】可采用农药浸泡苹果幼果法及接种将孵化卵测定农药对初孵幼虫的药效,试验过程、调查方法与梨小食心虫田间接触农药和危害情况相似,试验结果合理,操作过程简便,可作为测定农药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效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麦黄矮病新抗源中4,中5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4、中5是用经过连续3年系统选育的天蓝偃麦草作父本,地理远缘的小麦品种克强与南大2419杂交的F_5后代材料作母本,通过两者杂交,并采取延长生育法等技术克服F_1不育性,经过连续9年选育而成.对小麦黄矮病高抗,对条、叶、秆三种锈病的多种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至高抗,还具有高蛋白(含量17.08%、17.13%);高赖氨酸(含量为0.483%、0.50%)等特点,是人工合成的优异的小麦多抗、优质资源.用中4、中5与普通小麦杂交,已成功地将抗黄矮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育成陕麦8007、陕麦8124、忻4070、忻4079、中1001等品种(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Taylor幂法则、lwao线性回归及各种聚集度指标分析了矮化密植枣园第一代枣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枣瘿蚊第一代幼虫在田间符合聚集分布,这可能是由其自身的行为习性引起的。通过几种田间抽样方法的比较确定最佳方法为棋盘式抽样法。同时采用l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20.
山西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对列当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寄生指标综合分析对山西省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进行抗向日葵列当鉴定,结果表明:太原80天对向日葵列当免疫,阳曲三道眉和灵立九连灯高抗向日葵列当,天镇大九连灯等11份材料表现抗性,蒲县三道眉等18份材料表现感性,其余26份材料表现为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