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以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毛白杨苗木生物量的影响,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是影响毛白杨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磷和钾。在一定范围内,毛白杨生物量随氮、磷、钾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过多投入时,生物量将下降。氮肥与磷肥的交互作用显著,有较好的正效应;而氮肥与钾肥、磷肥与钾肥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经模型寻优,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305.550、178.125 kg·hm-2和47.700 kg·hm-2,毛白杨苗木生物量可达383.874 g。  相似文献   
22.
 为探求黄瓜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以温室栽培的黄瓜自根苗和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定每次灌水150、300和450 m3 · hm-2的不同灌水量,研究灌水量对黄瓜根系分布、商品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水量对照(每次450 m3 · hm-2)相比,适度减少灌水量,在多数情况下不会显著影响黄瓜根系生长、垂直分布与水分利用,每次150 m3· hm-2的灌水量对自根与嫁接黄瓜的产量无显著影响,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每次150 m3 · hm-2灌水量下,嫁接黄瓜的根系旺盛且粗壮,同时诱发了大量毛细根向土壤深层分布,使其产量显著高于自根黄瓜,因此在减量灌溉条件下,嫁接具有良好的促根节水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质量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旨在揭示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质量动态,以期为平原区耕地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基于采样、观测和统计数据,采用隶属度、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方法,对禹城市2001、2009年两期耕地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耕地自然、生态与经济质量分别以一二三四、二三四和三四五等为主。2009年一二等耕地比例相对于2001年有明显提高;两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格局类似;从2001年到2009年,禹城市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园区”等项目使得较大面积耕地从三四等转换为一二等,且等级提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多源数据与综合指数模型的耕地质量动态评价能较好的揭示区域耕地质量自然、生态和经济属性的空间分异与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4.
劳动力转移会显著提高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但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劳动力就地转移方式和异地转移方式的比较发现,就地转移会使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得以提高,但异地转移却对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两种转移方式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5.
肉昆铁路施工期不同下垫面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工程措施所形成的各类人工地貌具有地表完全裸露,人为因素影响大等特征,在人工模拟降雨的基础上,对铁路施工期形成的各类人为地貌和原地面的土壤侵蚀产沙,产流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降雨历时和累积径流量,累积产沙量以及含沙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植被覆盖度以及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侵蚀产流产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北京小汤山特菜基地,位于京北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距亚运村20公里,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24公顷,其中生产面积12公顷。为促进基地迅速发展,1998年8月开始,对基地进行了管理改革,目前有正式管理职工20人,临时工近200人。四年来,通过发挥科技与市场优势,积极开展新品种与新技术试验示范和优质新产品展示活动、进行绿色食品蔬菜和无公害“放心菜”的生产、加大礼品菜和超市销售渠道的开发等,使基地的生产供销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起到了科技展示的推广作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基地四年来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27.
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是遥感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的方法,重点分析了遥感影像分析方法的进展以及大面积作物种植面积提取两个方面,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8.
基于DSSAT作物模型模拟了不同降水年型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期灌水对产量、WUE以及土壤蒸发量等的影响,从而确定关键灌水期;并在综合考虑产量、WUE、总灌水量、灌水次数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最优灌溉制度。结果表明:(1) 冬小麦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四水中以返青水最为关键,其次为拔节水,最后为越冬水和灌浆水;当不灌返青水时,冬小麦产量和蒸腾量显著降低,土壤蒸发量显著升高;(2) 不同降水年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产量、WUE、作物蒸腾量等表现为丰水年略大于平水年,二者显著大于枯水年;而灌水边际效益表现为平水年>枯水年>丰水年;(3) 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的冬小麦最优灌溉制 度分别为枯水年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水75 mm和50 mm,平水年返青期灌水75 mm,丰水年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水25 mm。  相似文献   
29.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国农产品禁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导致农户可能出现的损失问题,需要研究从国家层面制定补偿政策及补偿方案,以维护农户受损的利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省湘潭市400户农户开展了实地访谈,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议,调研了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的实施情况。从调查数据以及调研信息分析的结果来看,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生态补偿不同的是,种植结构调整补偿政策及补偿方案的制定涉及的内容更多,也更加复杂,其影响因素包括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资金来源等,需要重新界定和解读,并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与种植结构调整相配套的耕地治理技术尚未成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及开展试点工作,尽快形成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30.
基于文献数据统计的中国耕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耕地变化”为主题词,筛选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子数据库中884篇相关文献,采用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文献按时间发展、区域分布、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尺度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中国耕地变化研究发展与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密切相关,具体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以2006年“耕地红线”的提出为拐点。研究区域上,除新疆外,耕地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中部地区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研究绿洲地区耕地变化的典型区域;研究领域上,中国耕地变化的研究以“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为主,其次为“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数据处理与变化分析”;研究空间尺度上,以省、市级空间范围内耕地变化研究最多,其次为区、县一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