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3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22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2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SSR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结构特点,为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及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24个SSR位点共发现231个等位变异,其中15.8%(36个等位变异)为创新种质所特有,特别是在与大豆胞囊线虫紧密连锁的Satt309位点上验证了一个我国独有的等位变异。结合UPGMA和Model-based聚类结果,将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分为4组,第Ⅰ组由13份来自东北和山西的创新种质组成;第Ⅱ组由8份来自东北的育成品种组成;第Ⅲ组由8份来自黄淮海和南方的大豆种质组成,其中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各为4份;第Ⅳ组由4份育成品种组成,分别来自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山西。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国外种质和野生大豆创造的创新种质丰富了东北地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应加强利用国外种质、我国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等优异资源,在创造优异大豆新种质的同时,拓宽我国大豆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区试中表现优良的品种在大区种植的丰产性与适应性等基本农艺性状,为国家棉花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概况 2007年生产试验参试品种共6个(其中湘杂棉8号为对照),参试品种中"新科星6号"2007年是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同步进行,其余4个品种"荆杂01-80"、"皖杂8号" 、"苏抗2102"和"创杂21号"为第3年参试.各参试品种均为杂交棉一代.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大麦耐低氮育种,以耐低氮大麦材料BI-04与低氮敏感材料BI-45衍生的F3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主基因十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低氮胁迫下大麦苗期的株高和根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F3群体株高表现为13-4遗传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等加性遗传模型,遗传率为30.99%,说明选育株高性状可以在相对较早的世代进行.F3群体根长则表现为A-0遗传模型,即无主基因遗传模型,说明选育根长性状需要在较晚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4.
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的春棉品种共15个,其中杂交春棉8个,分别为奥试棉4406、郑杂棉3号、豫保杂369、兴杂3号、NY00-122、NH288、衡农158和金杂116;常规春棉7个,分别为新棉503、中5302、奥试3503、5C0506、棉乡04-69、豫4N2704和宛9906.而奥试棉4406、郑杂棉3号、豫保杂369、兴杂3号、金杂116、新棉503、中5302、奥试3503、5C0506、棉乡04-69为2007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