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北京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北京市2个项目区县3年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培肥与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3年土壤有机质增加1.69 g/kg,提高12.85%;容重降低0.12 g/cm3,降低7.79%,且容重降低与秸秆还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88;土壤氮磷钾养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全氮提高15.85%、全磷和有效磷提高8.58%、21.82%、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分别提高16.2%、17.5%、10.33%。玉米秸秆还田可提供有机质749.49 kg/亩、全氮7.70 kg/亩、全磷0.99 kg/亩、全钾15.82 kg/亩,相当于减施尿素16.74 kg/亩、普钙5.50 kg/亩、硫酸钾31.63 kg/亩;土壤固碳146.9 kg/亩,相当减排二氧化碳538.8 kg/亩;固氮7.35 kg/亩,相当减施纯氮0.37 kg/亩;下茬作物冬小麦平均增产23.5 kg/亩,增产率6.36%。  相似文献   
2.
大豆和小麦对土壤中汞的吸收与富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作物对汞吸收和富集特征,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和小麦在汞添加量为0~3.0 mg/kg的土壤中生长及对汞的吸收与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外源汞添加量增加,大豆株高、单盆籽粒数、根系和地上部汞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小麦株高和单盆籽粒数会降低,根系和地上部汞含量会增加。适量低浓度汞均能促进2种作物的单盆产量增加。相同汞添加量的条件下,地上部汞含量均为大豆>小麦,而根部汞含量在较低汞添加量时为大豆>小麦,较高汞添加量时为小麦>大豆。2种作物对汞的转移系数则表现为在不添加汞的土壤中小麦>大豆,而在添加汞的土壤中大豆>小麦。大豆不同部位的汞富集系数表现为:根>茎>叶。小麦空白处理各部分的富集系数为茎叶>根,其他处理为根>茎叶。  相似文献   
3.
沼液与化肥长期配施对蔬菜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2011年长期连续5茬蔬菜作物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测定了番茄和甜椒2种蔬菜的产量、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酸量,以及土壤的pH,EC,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沼液与化肥配施能明显地提高番茄和甜椒的产量,提高蔬菜中Vc含量;无论是沼液与化肥配施还是单独施用沼液,均加剧了表层土壤的酸化和盐渍化,长期使用易导致深层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同时有利于表层土壤的无机氮含量累积,短期内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糯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布置了糯玉米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糯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确定当地糯玉米的氮磷钾适宜施用量。采用"3414"部分实施设计,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N1P2K2)纯收入为19594元/hm2,是所有处理组合中最高的,为最佳施肥组合。不同施肥处理对糯玉米籽粒中的养分含量影响不大,但对糯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含量影响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和磷肥的推荐用量应保持在中等水平,而钾肥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该地区糯玉米生产的氮、磷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20kg N/hm2和90kg K2O/hm2。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京郊小麦种植户春季科学灌水,实现节水高效生产,开展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越冬前灌水50 m3,保苗安全越冬的基础上,春季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有显著性影响,灌水处理对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大,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的千粒重影响不大。春季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趋势为W4>W1>W2>W3,各处理间达5%差异显著性,以拔节期灌水的处理W4产量因素较协调,产量最高,为518.1 kg/亩,分别较W1、W2和W3亩增产5.9%、6.7%和8.3%。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绿肥生产提高京郊耕地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肥是我国传统的重要有机肥料,是传统农业的瑰宝。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业生产中绿肥发挥过重要作用,为解决当时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贡献;绿肥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水土流失、固碳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及降低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耕地质量不仅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还与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1])。京郊耕地肥力水平中等,其土壤有  相似文献   
7.
以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高中低3种磷水平设施菜田上,不同施磷量对产量、品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为36.54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中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 54.91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维生素C含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低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 91.35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降低。土壤磷含量和施磷量增加,均会造成磷肥农学效率降低。因此,高磷菜田上不施磷肥或少施磷肥,中磷菜田配施中水平磷肥,低磷菜田配施高水平磷肥是提高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磷肥农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布置了青贮玉米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当地青贮玉米的氮磷钾适宜施用量。采用“3414”部分实施设计,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施用氮肥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要显著大于磷、钾肥的效应。处理6(N2P0K2)的纯收入和产投比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分别达到10446.4元/hm^2和14.4。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处理是处理5(N3P2K2),蛋白质含量为9.93%。合理施肥能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增加氮肥用量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改善青贮玉米的品质。综合试验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北京市顺义区青贮玉米生产体系的氮、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80kg/hm^2和180kg/hm^2,在该地区不建议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9.
研究紫花苜蓿品种在各地的生产表现是品种鉴定和推广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调查了北京市顺义区河南村乡紫花苜蓿(WL323)人工草地连续3年的产量、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刈割产量动态年内随茬次下降,年产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株高和总茎数波动变化,整体趋势不明显;而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同时,0~20cm土层的速效氮含量波动升高。说明了WL323的土壤改良能力较强,而实际生产中必需保证及时灌溉。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种子大小对群体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种子大小与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系,根据粒径大小分为大粒(粒径3.35mm)、中粒(粒径为2.36~3.35mm)、小粒(粒径2.36mm)三级,以不分级的种子作为对照(CK),研究种子大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粒冬小麦种子处理的产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产2.8%、4.2%,而小粒种子处理的产量显著降低。大、中粒种子处理穗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6%、4.7%,对穗粒数、千粒重和穗部性状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大、中粒种子处理苗期干物质重分别增加28.6%、7.1%,单株叶面积分别增加16.0%、2.9%,有利于分蘖生长,冬前群体茎蘖数分别增加7.9%、1.9%,拔节期茎蘖数分别增加15.2%、8.2%。综合分析,小麦种子粒径大于2.36mm,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