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二氯吡啶酸对春玉米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粉剂在春玉米四至五叶期,杂草三至四叶期的适宜用药量为202.50~236.25 g/hm~2,该剂量下对春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刺儿菜的鲜重防效理想,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为95.2%~100.0%,对苣荬菜、草地风毛菊、藜的鲜重防效随用药剂量的增加防效明显提高,鲜重防效分别为79.5%~100.0%、73.2%~95.2%、72.6%~85.4%,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严重影响了羊产业的高效健康发展,本试验旨在利用环控舱研究热应激对断奶绵羔羊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只断奶羔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温度21.5℃,湿度60%)和热应激组(温度33.5℃,湿度60%),分别饲养于两个环控舱,单栏饲养,试验周期14 d,试验末检测羔羊的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热应激蛋白水平和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热应激条件下,羔羊日采食量(ADFI)和日增重(ADG)均表现出显著性降低(P<0.05),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8.38%和41.12%,料重比(F/G)较对照组提高33.13%。2)热应激条件下羔羊的血清抗氧化性能下降,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P≤0.05);3种热应激蛋白(HSP60、HSP70和HSP90)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性增加(P<0.05),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19、1.47和1.39倍。3)热应激影响了羔羊瘤胃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热应激条件下,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拟杆菌门(Ba...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降解后红壤可溶性氮及氮水解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好气恒湿培养法,研究占红壤质量0.5%(T1),1%(T2)和2%(T3)的圆叶决明添加至红壤中,培养7~88d内红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圆叶决明后,红壤NO-3-N和NH+4-N含量在培养前期降低,培养中期增加;而整个培养期SON含量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均增加,且圆叶决明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显著。NO-3-N和SON含量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可用2次或3次函数方程拟合;而NH+4-N含量可用线性函数拟合。氮水解酶与NO-3-N负相关,与NH+4-N和SON正相关,且相关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蛋白酶>天冬酰胺酶>脲酶。综上,添加圆叶决明提高了红壤供氮水平和红壤氮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SSR检测导入普通小麦的野生二粒小麦遗传物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野生二粒小麦AS846为父本,与阿勃非整倍体植株进行杂交,在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抗白粉病的N9134a,N9134b和N9134c3个品系。采用66个SSR引物对AS846、阿勃和3个N9134姊妹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6个引物对(69.7%)在AS846和阿勃之间有多态性,其中34个引物对在AS846中扩增出特异性产物,13个引物对在N91343个系中扩增出AS846的特异性产物。表明野生二粒小麦AS846的遗传物质已经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根据微卫星标记在小麦染色体的位置及SSR分析结果推断,N9134的5B染色体上含有野生二粒小麦AS846的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奶牛历经了产犊与泌乳,其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乳牛的生产性能。本试验就日粮能量水平对奶牛围产期干物质采食量、体重变化、产奶量、乳成分、体况及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评价其经济效益,探讨初产母牛围产期和泌乳前期合理的日粮能量水平配制,以期为夏季产犊奶牛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置4个种植密度(3.0、3.75、4.5、5.25万株·hm-2)和5种叶枝处理方式(不留叶枝、留1个叶枝、留2个叶枝、留3个叶枝、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密度和叶枝数量对冀丰914皮棉产量、铃重、衣分及成铃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果枝铃重还是叶枝铃重均随叶枝的增加而下降;总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衣分与密度、叶枝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密度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叶枝数量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叶枝条件下,皮棉产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密度:不留叶枝条件下,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1~3叶枝,密度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全部叶枝时,2015年密度在3.75万株·hm-2皮棉产量最高,2016年密度在4.5万株·hm-2产量最高。在低密度(3.0万株·hm-2)时保留叶枝对产量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冀丰914在4.5万株·hm-2密度下保留1~3个叶枝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 NAM)群体在作物学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前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利用35份不同地区来源的代表性种质与中豆41 (公共母本)杂交,构建了一套大豆NAM群体。PCA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亲本组合的RIL群体基本聚在一起,显示出清晰的遗传结构。利用该NAM群体亲本间花色和种皮色具有显著差异的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1个主要位点qFC13-1与花色显著关联,该位点与W1位点重合;定位到12个位点与种皮色显著相关,其中9个位点为3种以上方法共定位,3个位点为2种方法共定位,包括4个已知位点和8个新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NAM群体适于进行大豆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为大豆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育种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由于腺相关病毒载体(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AAV)本身的侵染不具有神经元特异性,其在神经系统相关研究中会存在侵染范围不符合试验要求的情况,因此本试验拟研究不同滴度和注射方式对病毒侵染范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注射较高滴度的AAV2-CMV-EGFP(1.3×1011mg/L)3周后,其侵染范围可由延髓中缝苍白核(raphe pallidus nucleus,RPa)区域延伸至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区域;较低滴度(1.3×108mg/L)结合压力注射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AAV的侵染范围,并且载体携带的EGFP荧光基团在637 nm波段不具有明显的假阳性信号。  相似文献   
9.
通过DNA测序,分别对4个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的MHC-Ⅱ类基因DRB3 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DRB3*exon2等位基因259种,其中新等位基因131个。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品种特异性。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大量多态位点,统计分析表明:发生非同义替换的多态位点均主要分布在抗原结合位点对应的编码序列中,共有17个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在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7个位点差异显著(P<0.05);10个位点差异极显著(P<0.01)。在变异位点中,有8个位点为抗原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研制成功了增收宝3号生长调节剂。研究探明了增收宝3号的组分生物学效应,阐明了其在作物应用后抗旱、抗盐和抗寒等抗逆特点和是增加生物量积累,优化穗、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达到增产的作用。研究建立起增收宝3号在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作物上应用的技术规程,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