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豇豆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又称带豆、豆角,原产亚洲中南部,我国自古就有栽培。豇豆品种繁多,为夏秋季主要蔬菜之一,在7~9月份的蔬菜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豇豆一般进行露地栽培,但近年来不少地区为提早采收而采用大棚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对黑条矮缩病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水平,对浙西北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循环及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病病丛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或趋随机分布为主,其次为均匀分布.在丛发病率较高或较低时,为聚集分布型.根据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在田间以聚集分布居多的特点,抽样调查以选择单行或双行直线平行跳跃法等较宜.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96)2/D2(1.08541/m-0.1786).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秋冬茄子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合理安排好秋冬茄子的播种期,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原则上,秋季茄子的播种期应使其开花期避开恶劣的高温炎热季节,使之在8月下旬至10月较适宜的时节开花结果。同时,在生产上,可利用茄子幼苗抗逆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并通过一定的辅助降温措施(如覆盖遮阳网等),一般可以在6月10-15日播种,如  相似文献   
4.
进行3 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稻曲病与纹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破口前7 d,667 m2施用30%肟菌·戊唑醇40 mL、5%已唑醇100 mL、60%A井冈霉素15 g,对稻曲病病指与病粒防效分别为86.6%、84.3%、72.6%和87.2%、85.0%、63.3%;对纹枯病药后15 d病指防效分别为76.3%、83.8%、86.3%。水稻破口前17 d,667 m2施用30% 肟菌·戊唑醇40 mL、5% 已唑醇100 mL、60%A井冈霉素15 g,对稻曲病病指与病粒防效分别为74.7%、87.8%、87.8%和 72.9%、91.2%、91.2%;对纹枯病药后22 d病指防效分别为76.3%、70.1%、80.1%。3种杀菌剂在破口前7 d 施用1次,对稻曲病防效以30%肟菌·戊唑醇最好,60%A井冈霉素较差;在破口前17 d施用1次,以5%已唑醇与60%A井冈霉素较好,30%肟菌·戊唑醇较差。兼治纹枯病以60%A井冈霉素与30% 肟菌·戊唑醇较好,5%已唑醇次之。  相似文献   
5.
茭白是杭州市平原水网地带的主要水生蔬菜,我县近几年来,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梭子茭白等.因气候适宜,品种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茭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乡(镇),村的特色产业.为规范茭白栽培技术,生产出安全优质的茭白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农药及其混配农药.本文着重就茭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降镉措施对镉轻度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及降低水稻糙米镉含量的效果,为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在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和瑶琳镇各选择镉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不同用量石灰调控pH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等量不同土壤改良剂降低水稻镉积累、石灰与叶面阻控剂配合施用降低水稻镉积累和...  相似文献   
7.
1浙江大学 昆虫科学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桐庐 311500;3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经济局, 浙江 嘉兴 314000;4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浙江 温州 325035;5中国科学院 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50  相似文献   
8.
调查茶园内茶黑毒蛾幼虫的空间分布,结果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并随着虫口密度的上升而趋向随机分布,并提出了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9.
灰飞虱在水稻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下时,λ<2,聚集是由周边环境、移栽期、生育期等某种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上时,λ≥2。而若虫:λ均≥2。其聚集因素是由灰飞虱自身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引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35595/m+0.41366)和T(n)= 5n±4.13778 。研究结果为稻田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施用不同种类有机物对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行为的影响,布设了田间小区试验,观察研究施用6种不同类型有机物对土壤水溶性重金属和农作物对重金属吸收等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施有机肥)、施新鲜水稻秸秆、新鲜鸡粪、鸡粪堆肥、新鲜猪粪、猪粪堆肥和商品有机肥,动态检测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田面水中重金属浓度及收获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有机物的对照处理比较,施用各类有机物在试验前期均可明显提高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和田面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总体上以施用新鲜猪粪的最高,其次为新鲜鸡粪,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最低。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随试验时间增长逐渐下降。施用各类有机物对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积累影响不明显。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及田面水中重金属含量均与相应的水溶性碳(DOC)浓度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因有机物施用增加土壤中DOC浓度可能是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不同有机物对土壤重金属活性影响的差异可能与有机物本身的分解程度及可释放DOC大小有关。但施用有机物引起的农田土壤水溶性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是暂时的,对水稻生长后期籽粒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