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及其与酶促褐变的关系,为研究葡萄干清洗褐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酚类物质与葡萄干多酚氧化酶反应的活性变化,判断参与酶促反应的底物,采用相关性方法,分析影响葡萄干清洗褐变的主要酚类物质。【结果】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有质量变化的酚类物质有槲皮素、儿茶素、咖啡酸、山奈酚、P-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原儿茶酸、香草酸、龙胆酸、芥子酸、丁香酸、没食子酸。其中槲皮素、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酸、山奈酚、儿茶素为葡萄干清洗前后参与酶促褐变的主要酚类物质。【结论】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葡萄干褐变度与槲皮素,咖啡酸,山奈酚,儿茶素含量呈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硒肥,对新疆吐鲁番秋季露地甜瓜早衰生理的影响,筛选出秋季露地甜瓜早衰延缓和调控技术中氨基酸硒肥的最佳施用浓度和频次。【方法】在吐鲁番秋季露地栽培条件下,以露地甜瓜主栽品种'西州密17号'为试材,从初花期开始设置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硒肥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分析不同浓度氨基酸硒肥对甜瓜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与叶片早衰的关系。【结果】相对于清水对照处理,每隔7 d喷施2 000~2 500倍的氨基酸硒肥6~7次,可以有效延缓叶片在衰老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速度,降低MDA的升高,明显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结论】喷施2 000~2 500倍氨基酸硒肥是延缓甜瓜叶片衰老比较理想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9,(8):147-148
在吐鲁番秋季露地甜瓜生产中,笔者发现由于栽培面积大,前期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高温强光、内源激素不平衡、营养供给不足或病虫草害等原因,在甜瓜果实膨大期常常会出现植株早衰现象。为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秋季露地甜瓜植株早衰,笔者从地块选择、土壤处理、合理施肥、降温管理、蹲苗定苗、水肥管理、整枝打杈、病虫害防治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对露地甜瓜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为吐鲁番秋季露地甜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不同无花果品种一年生枝条死亡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提高无花果遗传多样性、创造新种质、培育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和中华紫果一年生休眠枝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30、45、60、75 Gy的辐射处理,分析辐照引起枝叶死亡率、酶活性等变化。【结果】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2个无花果品种扦插苗成活率呈下降趋势,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分枝数指标呈下降趋势,叶片长宽比差异不显著。中华紫果品种的SOD、POD、CAT等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45、60 Gy剂量时达到峰值,MDA含量呈现一直上升趋势,H2O2含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布兰瑞克品种的SOD、POD、CAT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MDA、H2O2含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结论】辐射导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甜高粱在盐碱地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在伊犁河谷盐碱地开展新高粱2号密度试验、灌水次数试验、施肥试验、铺膜试验和去除分蘖试验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的栽培组合措施是:(1)株距14cm,行距60 cm;(2)施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氯化钾150kg/hm2;(3)饲用灌6次水;能源用灌5次水;(4)铺膜栽培;(5)饲用留蘖;能源用去蘖。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德美亚12号作为试验材料,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按照50 000~100 000株/hm2设计了6个种植密度进行试验。在收获后测定果穗长度、玉米果穗径粗、玉米果穗行数、空秆率以及玉米产量等指标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各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经试验发现,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主要构成因素以及产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种植密度为7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将种植密度控制在70 000株/hm2左右,以便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吐鲁番设施葡萄基地土壤-葡萄体系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及分布特征。【方法】对种植年限为1、4、6 a的葡萄大棚土壤、葡萄根、茎、叶、果实进行取样,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各样品中16种PAEs化合物的含量,分析土壤-葡萄体系邻苯二甲酸酯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布、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土壤中∑PAEs含量在1.500~2.718 mg/kg, DIBP、DBP、DEHP的含量占到总含量的98.9%,三者在0~20 cm的土层中占70%;种植4年的葡萄土壤∑PAEs含量最高,6年龄低于4年龄葡萄土壤含量;葡萄植株各部位∑PAEs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茎>叶>果实,根、茎、叶中∑PAEs占整个植株的95.5%;葡萄果实与土壤中∑PAEs、DIBP、DBP、DEHP的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0.855、0.820、0.981。【结论】吐鲁番设施葡萄基地PAEs污染物以DIBP、DBP、DEHP为主,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土层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PAEs并非成线性增长趋势,在植株体内PAEs含量由根到果实逐渐递减,果实与土壤中PAEs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科研主体素养对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机制。【方法】以新疆农业科学院的178名科研人员作为样本,通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每一个样本中科研素养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验证。【结果】科研修养、个人能力、思维风格和科研基础都显著的影响科研创新投入和科研创新产出,而且科研创新投入也显著的影响科研创新产出问题。科研人员的科研素养越高,越能促进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针对创新产出分为理论产出和成果产品类的产出两个部分,科研素养的影响方式并不相同。科研素养对理论产出的影响更为突出,科研素养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以及著作的数量质量等理论成果。【结论】提升科研人员科研素养,可以对其科研创新的绩效产生明显的影响,有利于创新的驱动。  相似文献   
9.
设施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6):31-34
为解决设施番茄生产中番茄品种抗病性弱、适应性差、效益低等问题,以当地表现较好的‘中研100’为对照,于2014、2015年对‘祺钰’‘中研冬悦’‘中研968’‘优选美国粉王’的主要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商品性、抗病性和产量表现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研冬悦’‘中研968’都表现出口感好、产量高、商品性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平均每667 m~2分别比‘中研100’增产27.16%和12.39%;根据其生育期表现和植株特性,‘中研冬悦’适宜在吐鲁番早春设施栽培,而‘中研968’适宜在吐鲁番设施秋延晚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7,(8):30-32
为解决哈密瓜秋季生产中农户播种期不当造成的果实不成熟、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以‘西州密17号’哈密瓜为试材,在播种季设置6个播种期,以7月10日为对照,对不同播种期哈密瓜的物候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年份气候条件下,秋季大田哈密瓜适宜播种期以7月10—20日为宜,产量高,品质好,每667 m~2纯收入为2 000~3 000元,产投比在1.8~2.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