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临颍县朝天椒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探讨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多渠道品种引进选育、规范全产业链标准生产体系、提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建设牢握定价权等发展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临颍县朝天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胞囊线虫(SCN)在黄淮地区普遍发生,调查小种分布情况,确定优势小种对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2012-2015年,取样调查黄淮地区6个省份土样,利用Riggs模式鉴定生理小种,绘制黄淮地区SCN生理小种分布图,并与文献报道结果对比,探讨黄淮地区SCN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病害在黄淮大豆主产区均有分布,在采集受SCN感染的322份土样中,112份被鉴定出生理小种类型,包括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和11号小种。其中,57份为2号小种,占样本总体的50.9%;26份土样为5号小种,占23.2%;11份土样为4号小种,占9.8%,1号、3号、6号和11号小种分别占总体的4.5%、5.4%、4.5%和1.8%。依据不同生理小种在各省发生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河南分布5号、2号、3号、11号小种;河北分布2号、5号、6号、3号、4号小种;安徽分布2号、5号、6号、3号小种;山西分布2号、4号、5号、1号、3号、11号小种;山东分布2号、3号、5号、1号、6号小种;江苏分布2号、5号、1号小种。以上结果表明,2号小种是目前黄淮海地区的优势小种,其次是5号小种,致病力最强的4号小种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在黄淮海地区,抗线虫育种目标应以抗2号生理小种为主,兼抗5号小种,部分地区应以兼抗2号和4号小种为主。在黄淮地区3号、6号和11号小种是新发现的小种。与2001-2003年调查结果比较,黄淮海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有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2008年在河南进行了夏芝麻四点联合打顶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打顶对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出苗后50,70,80 d进行打顶,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5.38%~10.61%;出苗后20,30,40 d打顶,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为39.05%~49.70%,表明后期打顶可有效增加产量,早期打顶使产量显著下降;在河南生态区域范围内,随着地理纬度升高,适期提早打顶对芝麻有显著增产效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打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后期打顶有利于粗脂肪形成和积累.在灌浆后期,早期打顶芝麻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比不打顶(CK)增加18.11%,10.62%,23.08%;后期打顶的分别比不打顶(CK)增加3.00%,2.13%,7.69%.  相似文献   
4.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田间防治操作困难的问题,于2012年和2013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河南省西平县分别针对春玉米的大斑病、夏玉米的小斑病及南方锈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控措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保护性与治疗性兼顾的内吸性杀菌剂,在玉米10~13叶期(大喇叭口期)采用一次机械喷雾的方式进行田间作业,有效降低了玉米生产后期的叶斑病发生程度:大斑病病株率、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32.0%~71.1%、0.66~1.11和51.7%~81.4%;小斑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48~1.10和20.9%~35.7%;南方锈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25~0.60和7.4%~12.0%;保护了中下部叶片并推迟田间大斑病的初发时间;由于延长了叶片功能期,降低了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挽回春玉米损失2.4%~2.7%,可挽回夏玉米损失2.0%~8.6%。玉米生长中期阶段的喷药对后期叶斑病的防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优质油料作物,提高芝麻单产水平是实现我国粮油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为建立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黑芝麻新品种豫黑芝1号为试验材料,在3个产区(漯河、信阳和三门峡),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12万、15万、18万、21万株/hm2)下豫黑芝1号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豫黑芝1号在不同产区的生育期差异明显;种植密度对豫黑芝1号的株高、有效果节数、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化程度不同;在21万株/hm2密度下,豫黑芝1号单产水平最高,达到1 463.33 kg/hm2(三门峡)。  相似文献   
6.
小麦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小麦粒重基因 TaGS-D1 TaCwi-A1及其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以94份黄淮麦区(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功能标记GS7D、CWI22和CWI21对试验材料中 TaGS-D1 TaCwi-A1位点的等位变异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不同等位基因以及等位基因组合与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 TaGS-D1位点,共检测到 TaGS-D1a TaGS-D1b两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0.85%和19.15%,含有 TaGS-D1a等位基因的小麦材料的粒重显著高于含有 TaGS-D1b等位基因的材料;在 TaCwi-A1位点,共检测到 TaCwi-A1a TaCwi-A1b两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7.02%和32.98%,含有 TaCwi-A1a等位基因的小麦材料的粒重显著高于含有 TaCwi-A1b等位基因的材料;在 TaGS-D1 TaCwi-A1位点,共检测到 TaGS-D1a/TaCwi-A1a TaGS-D1a/TaCwi-A1b TaGS-D1b/TaCwi-A1a TaGS-D1b/TaCwi-A1b四种等位基因组合,分布频率分别为56.38%、24.47%、10.64%和8.51%,含有 TaGS-D1a/TaCwi-A1a等位基因组合的小麦材料的粒重显著高于具有其余三种等位基因组合的材料,含有 TaGS-D1b/TaCwi-A1b等位基因组合的小麦材料的粒重显著低于具有其余三种等位基因组合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豫中烟区烤烟氯积累规律及土壤氯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豫中烟区土壤氯含量较高(25.00mg/kg)和较低(8.52mg/kg)的2块烟田,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研究了烤烟氯吸收积累规律和烟田土壤氯素平衡情况。结果表明:打顶期烟叶氯含量最高,高、低氯烟田烟叶氯含量分别为1.108%、0.382%;烟株氯积累量随烟株生长不断增加,旺长期是烟株大量吸收积累氯的关键时期,至采收结束高氯烟田烟叶和烟茎的氯积累量分别是低氯烟田的1.77倍和1.36倍;土壤氯含量高的地块烟株氯含量及吸收积累量高,但在土壤氯含量25.00mg/kg,灌溉水氯含量10.36 mg/kg,旺长期灌水1 800 m3/hm2情况下,烤后烟叶氯含量低于0.8%;在烟叶当季不施用氯肥情况下,烟株携出氯使得氯输出大于输入,土壤氯含量降低,因此控制氯源是解决土壤氯和烟叶氯含量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信阳和漯河两地黏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信阳种群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分别为:0.035、0.230、3.566、3.716、5.025、13.315 mg/L;漯河种群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分别为:0.053、0.734、3.081、3.413、13.570、25.067 mg/L。以毒死蜱为标准药剂,甲维盐对信阳和漯河3龄黏虫幼虫都表现出极高的活性,相对毒力指数分别达到143.571和58.132。  相似文献   
9.
明确一代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的迁入路径和各发生区域间的虫源关系,对二代幼虫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北地区黏虫重发的典型年份2021年,收集多地黏虫时空种群动态数据,采用FNL再分析数据资料绘制风场图,利用基于WRF模式的轨迹模型对迁飞轨迹进行模拟,并使用R 4.0.2进行轨迹的可视化。虫情监测表明,2021年一代黏虫迁飞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上中旬,中西部地区高峰期呈多峰现象,蛾峰日期随纬度升高依次推迟。风场分析显示,一代黏虫北迁期间,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受东北气旋、蒙古气旋和东亚气旋交替控制,适于黏虫远距离迁飞的偏南气流间歇性出现,但很难实现一次性远距离迁飞,锋面天气阻碍了黏虫的北迁,并造成聚集降落。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江淮地区一代黏虫羽化后,部分滞留当地,大部分迁入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东西部地区存在虫源交流;宁夏、陕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重发生区虫源主要来自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重庆北部等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黏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高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本研究设6个处理组:对照处理组(T0)、无机肥处理组(T1)、体积分数25%沼液处理组(T2)、体积分数50%沼液处理组(T3)、体积分数75%沼液处理组(T4)、体积分数100%沼液处理组(T5),探明不同比例沼液施用量对苜蓿生长发育、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苜蓿生长发育方面,T3显著提高第二茬苜蓿的株高及干物质产量(P<0.05);在苜蓿品质方面,T0,T1的粗蛋白较T3,T5显著提高(P<0.05),T0的粗脂肪较T3显著提高(P<0.05),T3的酸性洗涤纤维较T0,T1,T2,T4显著提高(P<0.05),T0的中性洗涤纤维较T2显著提高(P<0.05),T2的相对饲喂价值较T0,T3,T4,T5显著提高(P<0.05);在土壤肥力方面,T5的土壤pH值较T1显著降低(P<0.05),而总氮较T0,T1,T2显著提高(P<0.05);T3的土壤速效钾较T0,T2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灌溉25%~50%的沼液可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营养价值,并可以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