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8篇
  146篇
综合类   62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采自哈纳斯的新疆新记录的地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道了1996年7月在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所采到的新疆新记录地衣12种,其中1种1属为地知地衣,另11种隶属于11个属,6科。  相似文献   
3.
从动物耳皮肤组织采样 ,采用将组织块剪碎后直接贴附于培养瓶底部的方法进行原代培养 ,该方法使原代细胞出现率及可传代率均达到 10 0 %。根据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贴壁紧实程度的不同 ,用 0 .0 5 %的胰蛋白酶-EDTA对其进行消化 ,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脂质体介导 ,以BLG -hINS(含乳球蛋白调控基因的人胰岛素原基因 )基因作为目的基因、GFP(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共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 ,经G - 4 18筛选后 ,得到转染细胞。对转染的细胞分别用单细胞显微操作法和有限稀释法进行细胞克隆 ,两种方法均可得到克隆细胞。选形态正常、生长均匀的 5个细胞克隆进行PCR检测 ,结果 5个克隆均转有GFP基因 ,其中两个转有BLG -hINS基因。高代培养细胞、转染细胞和克隆细胞经核型分析后 ,染色体数目均为 2 7对 ,表明绵羊耳的成纤维细胞建立细胞株后 ,可以作为外源基因转染的有效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4.
过度施用化肥带来的负外部性使棉区土壤面临着棉花增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挑战。本文在棉花生产的决策主体农户尺度上,利用对新疆重点植棉地区实地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定量化研究了新疆棉农过度施用化肥程度,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导致农户过量施用化肥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种植农户的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平均达到610.20 kg·hm~(-2),过量施用率占到实际施用量的59.6%。导致农户过量施用化肥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科学施肥培训和避免收入损失的盲目性。研究结果在农户行为学方面做了有益的科学探讨,并为科学引导农户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晓明  赵晓露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39-140,157
在分析昌吉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讨论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昌吉市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突出的人地矛盾,并提出改善其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茴鱼属Thymallus鱼类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及亚洲北部,是渔业价值较高的珍稀名贵冷水性鱼类。本文通过综述茴鱼属鱼类分类学地位、分类及命名的混乱、分子系统发育学等的研究现状以及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分析当前茴鱼遗传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该属鱼类的深入研究和自然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枣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灰枣生长期内不同施肥处理措施对枣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情况,于2014年3月采用不施肥、常规施肥和施用不同种类生物肥共3大类9种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并于同年7~10月在灰枣不同生长期测定了各处理区域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这4种养分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灰枣不同成熟期土壤各养分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成熟期土壤各养分含量间均有差异,施用生物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城市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以及超细颗粒物(PM_(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生态林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PM_(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数据,对干旱区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颗粒物(PM_(10)、PM_(2.5)、PM_(1.0))的日变化较为相似,均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浅"V"形变化趋势。(2)3种颗粒物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冬春2季林地内浓度小于林地外,而夏秋2季林地内浓度大于林地外。(3)环境因子与3种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对湿度、风速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力三角翼和数码相机构建低空遥感平台,获取1 cm左右高分辨率的草原鼠害影像数据,在遥感目视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插值和统计方法获得了试验区鼠害的空间分布及危害程度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区鼠害空间分布呈现中北部较轻,西北和中南部较严重的格局。试验区中度及轻度危害区面积为5 547 hm~2,约占总面积的72%,而极度危害仅占3%,表明试验区草原鼠害处于可控水平。基于低空飞行器作为遥感平台来进行草原鼠害的监测是基本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雪  张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4):203-207,211
基于新疆14个地州1997、2007、2017年3期截面数据,利用定量和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模式.1997—2007年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大于2007—2017年,天山以北的地区经济以及劳动力的发展情况总体好于天山以南.②1997—2017年农业经济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总量增长了54.48%,但是区域增长差异明显,呈"南高北低"的特征.③产劳弹性系数以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经济同增的增长型为主,2007—2017年有12个地州均为增长型耦合模式,剩下的2个地州以集约型为主,分别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