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肉鸡饲养业的新城疫免疫预防实践中,往往会因免疫效果不佳、保护率不高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微生态制剂(生态宝)具有提高机体网状内皮系统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HI的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的比例、白细胞吞噬指数、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为了验证“生态宝”的免疫增强效果,我们进行了“生态宝”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试验。1 试验材料1.1 药物 微生态制剂生态宝由北京绿色天宝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主要含有酪酸菌、酵母菌、益生细菌、消化霉产生菌、氨基酸产生菌、光合细菌等。1.2 疫苗 鸡新城疫D系疫苗由农业部…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铃薯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零散理论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新应用公式,开展了中国马铃薯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马铃薯土壤第1~7级全氮丰缺指标依次为≥2.22、1.55~2.22、1.08~1.55、0.76~1.08、0.53~0.76、0.37~0.53、<0.37 g/kg,碱解氮依次为≥306、203~306、135~203、90~135、60~90、40~60、<40 mg/kg;北方土壤有效磷(Olsen-P)第1~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50、25~50、13~25、7~13、4~7、2~4、<2 mg/kg,南方土壤有效磷(Olsen-P)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81、43~81、27~43、15~27、4~15、<4 mg/kg;中国土壤速效钾(NH4OAc-K)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07、182~307、120~182、72~120、31~72、<31 mg/kg。当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0%、20%、50%,马铃薯目标产量15~75 t/hm 2时,土壤养分丰缺级别第1~7级的适宜施氮量范围依次为0~0、23~113、45~225、68~338、90~450、113~563、135~675 kg/hm 2,适宜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0、12~60、24~120、36~180、48~240、60~300、72~360 kg/hm 2,适宜施钾量范围依次为0~0、21~105、42~210、63~315、84~420、105~525、126~630 kg/hm 2。  相似文献   
3.
四大自然区域和全国玉米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给玉米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理论数据整合法、土壤养分含量与缺素处理相对产量回归方程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新应用公式,开展了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西南山地丘陵区和全国玉米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平原玉米土壤碱解氮第1~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17、263~417、166~263、105~166、67~105、42~67、<42 mg/kg,黄淮海平原依次为≥177、124~177、87~124、61~87、42~61、30~42、<30 mg/kg,黄土高原依次为≥191、131~191、90~131、62~90、43~62、30~43、<30 mg/kg,西南山地丘陵区依次为≥349、221~349、140~221、88~140、56~88、36~56、<36 mg/kg;全国玉米土壤全氮第1~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5、2.1~3.5、1.2~2.1、0.70~1.2、0.42~0.70、0.25~0.42、<0.25 g/kg;全国玉米土壤有机质第2~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58、30~58、15~30、7.4~15、3.8~7.4、<3.8 g/kg。当氮肥当季利用率40%时,土壤氮素丰缺级别第1~7级的籽实玉米(目标产量6~15 t/hm 2)适宜施氮量范围依次为0~0、35~86、69~173、104~259、138~345、173~431、207~518 kg/hm 2,青贮玉米(目标产量30~120 t/hm 2)依次为0~0、30~120、60~240、90~360、120~480、150~600和180~ 720 kg/hm 2。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肉苁蓉的利用率,对肉苁蓉粉体表面进行电晕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并对粉体中甘露醇在水中溶出量进行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测试方法分析电晕改性处理前后粉体样品的表观形貌和表面性能的变化规律,对比改性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后,粉体表面粗糙,亲水基团含量增加,材料表面润湿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甘露醇在水中溶出量也明显增加。其中,最佳的电晕工艺是为0.5kW电晕功率处理2min,此时改性效果最好,甘露醇在水中浸泡20min的溶出率达到63.9%,较未处理的原始样品提高45.8%。通过对肉苁蓉粉末表面进行电晕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粉体的表面性能,使材料中有效药物成分最大限度地溶出,从而提高中国宝贵中药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干旱胁迫下小麦蛋白质表达的变化,选取旱地品种烟D27、 陕优225和水地品种新麦18、小偃22、1031为材料,在小麦三叶期,用18%和35%两种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待试小麦24 h后,用TCA丙酮法提取叶片全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小麦在干旱胁迫后的蛋白质带谱,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新麦18的35.0 kD干旱敏感蛋白条带。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后分子量28.0 kD蛋白在水地品种中消失,在旱地品种中正常表达或诱导表达。此外,干旱胁迫使抗旱品种烟D27诱导产生33.0和23.0 kD干旱应答蛋白条带,导致抗旱性弱的水地品种新麦18的35.0 kD蛋白条带消失。对新麦18的 35.0 kD蛋白条带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结合质谱分析后发现其含有17种与基本生命活动有关的蛋白,这些蛋白与小麦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代谢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