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21日龄不同性别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估测 1~21日龄不同性别北京鸭核黄素的需要量。采用 2(性别:公、母)×9(饲粮核黄素水平:1.2、3.2、5.2、7.2、9.2、11.2、13.2、15.2、41.2mg/kg)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 1日龄健康的 Z3系北京鸭公鸭和母鸭各 360只,公鸭和母鸭均随机分为 9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8只鸭。结果表明:性别对 1~21日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核黄素水平对 1~21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ALT、AST、LDH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分别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血浆核黄素水平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 1~21日龄北京鸭公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3.31、3.24、5.20、3.82mg/kg,母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 3.27、3.19、3.33、3.84mg/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饲料样品的粉碎粒度、未水解残渣的清洗次数和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仿生消化法中玉米、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为确立基于仿生消化系统(SDS 1)测定饲料酶水解物能值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11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其中处理1~3、4~7、8~11分别考察饲料样品的粉碎粒度、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玉米和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及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粉碎粒度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都有显著性影响(P<0.05)。当玉米的粉碎粒度从 40目减少到 100目时,其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依次增加,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粒度范围出现在 40~60目。而大豆粕的粉碎粒度从40目减少到100目时,尽管60目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最高,但与其他 2个粉碎粒度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相差在 0.70%以内。2)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逐步趋于稳定。在清洗 6次后,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的变异已趋于 SDS 1的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之内。3)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也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在 4个存放时间的处理水平内,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酶水解物能值的变化都在0.94%和 0.37MJ/kg以内,处于 SDS 1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内。综合上述结果,SDS 1测定饲料酶水解物能值时,样品的粉碎粒度应为 60目、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为 6次。透析袋前处理后 4℃下存放 90d内均可用于对玉米、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精氨酸(Arg)对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及κ-酪蛋白(CSN3)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无Arg的培养基(0.00mg/L)为对照(0组),试验培养基分别添加 69.50(0.25组)、139.00(0.50组)、278.00(1.00组)、556.00(2.00组)、1112.00(4.00组)和 2224.00mg/L(8.00组)的精氨酸。结果表明:Arg能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24h时,0.25~4.00组与 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8.00组与 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8和 72h时,各试验组与 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Arg能促进 CSN3基因的表达,各试验组与 0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当 Arg浓度为 556.00mg/L时,CSN3基因表达量最高。结果提示,Arg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 CSN3基因表达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 Arg浓度为 69.50~1112.00mg/L时促细胞增殖效果较佳,在 Arg浓度为 556.00mg/L时促 CSN3基因表达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新型吡啶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复配制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指导新型除草剂在油菜田的合理使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和杂草氮、磷、钾及水分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显著,对菵草、大巢菜、看麦娘、牛繁缕等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草鲜重防效可达88.7%~98.0%,显著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地改善了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油菜产量达到2 626.26~2 836.26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8.2%~27.9%,增收2 173.5~3 307.5元/hm2。研究结果表明,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油菜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推荐剂量为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225~300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