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文综述了黄淮海平原小麦主要害虫近年的发生动态,并简述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持续控制小麦叶锈病及促进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工作,2019—2020年自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采集自然感叶锈病的小麦病叶,经分离获得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利用43个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材料对其致病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毒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70份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中共鉴定出67个致病类型,主要致病类型为THS、SHJ、PHS和SHS,出现频率分别为8.8%、7.6%、5.9%和5.9%。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的单孢分离物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10、Lr12、Lr22a、Lr22b、Lr29、Lr33、Lr35和Lr36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超过90.0%,而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9、Lr24、Lr25、Lr28、Lr38、Lr40、Lr41、Lr42、Lr43和Lr13+3ka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小于10.0%。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显示,3个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抗叶锈基因Lr1、Lr2a、Lr3、Lr14b、Lr18、Lr21、Lr26、Lr27+31、Lr32和Lr37的毒力存在显著分化。浙江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少的毒性因子(4.73)和毒性值(600...  相似文献   
3.
检测和评价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是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的定义、成因及其检测评价技术的发展,指出了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检测评价技术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在检测和评价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中的应用前景,特别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生长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模型,并提出了利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从差异基因到代谢途径,再到非预期效应的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模式。这一评价模式可为今后创建高效、全面、客观、公正的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检测和评价技术提供可能的实验模型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1986-1987年室内毒力测定,发现北京地区菜缢管蚜对敌杀死和速灭杀丁产生了5—418倍的抗药性,换用菊杀乳油和菊马乳油防治,获得菊酯类水药抗性监控。  相似文献   
5.
经对连续两年使用福美砷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果园,表层土壤有机砷含量为14.3ppm、无机砷17.02ppm比没用福美砷的果园土壤分别高3和3.8倍。果树皮内有机砷含量比不用药的高1.7倍,按着“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的要求,应逐步减少其用量;1984-1989年通过室内系统筛选和田间防治试验,从国内外54种非砷制剂杀菌剂中,选出植物性生物农药“腐必清”、生物农药“多氧霉素锌盐”、“梧宁霉素”发酵液和化学农药“别腐烂”、“843康复剂”均可做为防治腐烂病的非砷制剂农药。经辽宁省有关果树植保部门开发,3年示范应用面积近百万亩,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80年代初中国生态环境中六六六的污染概况,特别是六六六各异构体在植物、动物样品中的残留水平,在土壤中的消解、被作物吸收和在食物链中生物浓缩的特  相似文献   
7.
特谱唑防治小麦锈病毒理与应用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室内测定结果,特谱唑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用灌土法施药的效果可与叶面喷雾法相比拟,但基本上是向上传导。此药具有很强的治疗和铲除作用,在病菌潜育期施药,可控制到不发病,最多只显退绿斑;在退绿期施药,可使病菌夏孢子堆变成褐色小点,孢子粉极少,但对夏孢子的萌发影响则弱。此药剂比三唑酮毒力强,其毒力指数(三唑酮为100)都在900以上,即达到 EC_(50)和 EC_(95)所需的剂量,前者只需后者的11%以下,特别是保护作用突出。据田间试验结果,此药剂的用药量比三唑酮少,如控制条锈病为害所需的剂量只要三唑酮的三分之一。防治条锈病的用药量一般以45—47g/ha(有效成分)为合适;用药期以病叶率5%—10%、小麦处于旗叶伸长期为宜;施药次数以上述的合适剂量和适期喷施1次即可控制整个成株期条锈病为害,收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府于2004年6月颁布了《外来入侵物种法》,10月环境省制定的《预防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的基本政策》通过内阁决议,该法案于2005年6月1日起生效。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外来生物管理有关策略和基本政策,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外来物种管理立法及科研方面的建议:(1)成立国家级外来物种管理委员会及外来物种专家委员会,统筹外来物种管理工作;(2)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系统评估,加强外来物种管理立法;(3)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建设;(4)进一步加强建立国家级、一站式的外来物种数据库和外来物种数据交换所,促进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9.
黔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黔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情况,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菌在贵州西部赫章等地海拔1 700 m以上地区能够安全越夏,越夏面积约3.3万hm2,其越夏菌源能够与当地秋苗衔接,引起秋苗发病。  相似文献   
10.
合理用药预防长残效除草剂残留药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长残效除草剂在国内外的开发应用情况,以及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对后茬敏感作物的药害等问题,并就预防此类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危害提出了加强管理和风险性评价、精确用量、合理混用和轮换使用、选用耐药作物品种、建立检测技术。改进施药技术和提高用药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