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从体表具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病泥鳅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对这2种菌进行了鉴定和特性分析。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rDNA序列测定法对细菌类别进行初步判定,并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对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这2种菌分别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它们对泥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用含有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这2种分离菌同时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头孢他啶等7种抗生素高敏,对其他抗生素具有一定抗性。首次报道了泥鳅一种新的病原即希瓦氏菌,试验表明希瓦氏菌作为一种潜在的病原菌,可能与泥鳅霍乱弧菌协同作用,对泥鳅的养殖造成危害,同时也为泥鳅常见体表出血症病原的确定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2.
雌核发育翘嘴鲌胚胎发育和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成功获得翘嘴鲌减数分裂型雌核发育鱼的基础上,观察比较了雌核发育胚胎与单倍体胚胎和普通胚胎的发育特征及时序差异,探讨了冷休克处理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完善雌核发育胚胎孵化管理的措施,并对雌核发育翘嘴鲌成鱼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与普通胚胎相比,雌核发育胚胎受精率较低且仔鱼畸形率较高,单倍体孵化率极低。(2)雌核发育组胚胎出现不规则细胞分裂、卵膜破裂、卵黄囊凝集及单倍体综合征等现象,其中原肠期和出膜前期为胚胎死亡高峰期。(3)雌核发育二倍体与普通胚胎的发育特征相似,卵裂至原肠期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原肠期以后,各期发育所用时间与普通胚胎基本相同;单倍体胚胎卵裂开始至囊胚阶段,发育速度与普通胚胎无明显差异,在原肠期阶段发育滞后,其他时期一直处于缓慢状态,仔鱼具有明显的单倍体综合症。(4)雌核发育系体型较普通翘嘴鲌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3.
钱塘江流域鱼肉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钱塘江流域鱼类的调查和监测结果,2015年对鱼类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d、Hg和As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单项污染指数(Pi)和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指标分别评价其污染程度和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重金属As在钱塘江流域鱼肉中有3.0%的超标现象,以《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为依据,As已达到轻污染水平,其余各重金属在鱼肉中的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区段水域鱼类中重金属Cu、Zn、Cd、Hg和As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b的含量下游闻堰三江口显著高于上游建德三江口,这可能是流域周边含Pb废水排放污染和工厂大气沉降污染共同作用的结果。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周边居民食用钱塘江流域鱼类,重金属的摄入低于JECFA推荐的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总体处于安全范围内,但个别鱼类Hg的摄入量已超过PTWI值,可能存在风险,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24.
舟山群岛大鳞副泥鳅与真泥鳅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舟山群岛采集体长7.1~18.7 cm、体重3.2~55.6 g的野生泥鳅样本,依据侧线鳞数目初步分出127尾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ns dubryanus)和136尾真泥鳅(Misguruns anguilliaudatuses)。按体长段分组,分别记录两种泥鳅体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口须长、头长等数据,统计分析体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口须长/头长几组数据,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7±0.10)倍,真泥鳅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84±0.12)倍。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口须长/头长分别为1.05±0.11,0.54±0.11。尾柄长/尾柄高口须长/头长在两种泥鳅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25.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为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是长江流域近年开发的名优养殖种类之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苗种繁殖和培育、饲料营养与投喂、病害防治及水温控制等方面对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养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6.
[目的]研究酵母细胞壁、黄芪多糖、芪参散这3种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含有不同剂量酵母细胞壁、黄芪多糖、芪参散药饵连续投喂42天,并在试验的0、7、14、28天检测黄颡鱼血清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其对黄颡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酵母细胞壁、黄芪多糖、芪参散这3种免疫增强剂对黄颡鱼血清补体C3、SOD、溶菌酶、血清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免疫攻毒试验表明3种免疫增强剂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大小次序为:酵母细胞壁组黄芪多糖组芪参散组,其中2和4 g/kg的黄芪多糖和酵母细胞壁组保护率最高,为50%。[结论]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黄芪多糖和芪参散均对黄颡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7.
K Lorenzen  G Xu  F Cao  J Ye  T Hu 《Aquaculture Research》1997,28(11):867-880
A transparent popul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is used to analyse a large-scale extensive fish culture system, the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 1845), fishery in a Chinese reservoir. The population model incorporates explicit submodels for density-dependent growth and size-dependent mortality, and allows the assessment of stocking density, seed fish size, fishing mortality (fishing effort), and gear selectivity. The process of model building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rom stocking and catch data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ful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computer spreadsheets where all model components are visible and can easily be modified to take account of specific conditions, or to explore different assumptions. The practical use of the model in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is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data requirements and the possible need for experimen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28.
为探究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对4月龄马口鱼的14个形态性状(全长X1、体长X2、叉长X3、体高X4、体宽X5、头长X6、头宽X7、头高X8、吻长X9、眼后头长X10、眼径X11、眼间距X12、尾柄长X13、尾柄高X14)和体质量(Y)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  相似文献   
229.
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方法制备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体质量为500~1 000 g)免疫球蛋白(IgM),以其为抗原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免疫3~4次后,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方法对杂交瘤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阳性克隆经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6株针对罗非鱼IgM的单克隆抗体(mAb),分别命名为1C10、1C2、1G11、2C2、2F9和4B3,所有单抗均为IgG类,各株杂交瘤的细胞上清ELISA效价为1∶800~1∶3 200;制备4B3和1G11的腹水单抗,ELISA效价分别为1∶102 400和1∶6 400。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mAb 4B3能在变性条件下识别罗非鱼IgM的重链,约在相对分子质量85 000左右。用ELISA检测4B3对罗非鱼IgM的敏感性,IgM灵敏度为10μg/L。利用所制备的单抗4B3建立了评价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灭活疫苗免疫罗非鱼血清抗体水平的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方法,结果表明:腹腔注射和浸泡免疫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14 d后,两种免疫方式的罗非鱼血清抗无乳链球菌的抗体比对照组稍有增加;免疫21 d后,两种免疫方式的罗非鱼血清抗体均有明显增加;免疫35 d后增加更为显著,达到最高峰,注射组效价达1∶2 560,浸泡组达1∶640;免疫56 d后抗体开始下降,直到第98天还维持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抗体水平。本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罗非鱼IgM mAb可用于评价罗非鱼疫苗免疫效果及抗体产生规律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0.
为探究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对两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共检出2 007个种水平上的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归属于37个门,其中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有1 260个OTU,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有1 840个OTU,两种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共同的OTU有1 093个;两种模式下的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均为厚壁菌门,其中池塘模式中占比67.40%,稻田模式中占比为32.69%;对两种模式的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Shannon、ACE和Chao指数均低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的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物种差异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有21个门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12个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OTU水平上,有364个OTU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106个OTU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池塘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在物种组成上、多样性上都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两种模式的养殖管理应有所区分,由于池塘模式下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因此,需要更多地注重虾类健康状况动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