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16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草莓‘甜查理’和‘章姬’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草莓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以草莓栽培品种‘甜查理’和‘章姬’为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花序以及激素种类和配比对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花蕾表面湿润状态较自然状态下更能提高草莓花药愈伤的诱导率,最佳处理时间为72h;北京地区越冬栽培的草莓第1、2花序的花药较第3、4花序花药具有更好的培养效果;筛选出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愈伤诱导效率最高达到91.67%,‘章姬’为87.28%;筛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最高分化率达到19.10%,‘章姬’为10.59%。共获得花药培养植株688株,其中‘甜查理’445株,‘章姬’243株。‘甜查理’再生植株中八倍体(2n=8x=56)、四倍体(2n=4x=28)植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0.43%和7.62%,其他为非整倍体植株。‘章姬’再生植株中八倍体和四倍体植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3.42%和4.32%,其他为非整倍体植株。建立了草莓花药培养高频诱导体系并获得了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ADF)是否参与乙烯对月季花瓣细胞扩展的调节,以切花月季‘Samantha’为试材,从花瓣中分离到响应乙烯的ADF基因,并将其命名为Rh-ADF1,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JN048105。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Rh-ADF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23 bp,编码140个氨基酸。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Rh-ADF1在花朵的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花瓣中略高于其他器官;该基因表达能够被乙烯处理强烈诱导升高,被乙烯作用抑制剂1-MCP(1-Methylcyclopropene)处理明显降低。在洋葱表皮细胞中进行的瞬时表达分析表明,Rh-ADF1蛋白分布在整个细胞中,主要与actin组成的微丝网络结合。据此推测,Rh-ADF1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参与乙烯对花瓣扩展的调节,乙烯可能通过Rh-ADF1基因调控了花瓣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花瓣细胞扩展和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50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和250、500、750、1000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d,分别在14、28、42日龄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42日龄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0mg/kg添加组在试验期内显著提高了蛋用仔公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各水平丁酸梭菌对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1000mg/kg添加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3)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750mg/kg添加组、1000mg/kg添加组血清IgG的含量与抗生素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1000mg/kg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补体3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4)750mg/kg添加组、1000mg/kg添加组的空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1000mg/kg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丁酸梭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用仔公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并提高免疫力,抑制炎症的发生.本试验条件下,1000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肠道菌群、形态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试验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和150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以及250、500、750、1 000 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750 mg/kg丁酸梭菌组与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盲肠内大肠杆菌数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除250 mg/kg丁酸梭菌组外,其他各丁酸梭菌组盲肠内乳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2)1 000mg/kg丁酸梭菌组小肠各肠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的黏膜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空肠与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杯状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抗生素组(P<0.05)。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免疫球蛋白A(IgA)阳性物质有效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丁酸梭菌能够促进生长发育,维持肠道健康,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添加水平为1 000 mg/kg。  相似文献   
15.
结球甘蓝霜霉病是由十字花科寄生霜霉菌引发的严重病害。本研究利用高代自交系‘R103’抗病亲本和‘S101’感病亲本及其F2分离群体,于霜霉病病发高峰期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由单基因显性控制。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对双亲和2对抗、感基因池的筛选和验证,获得2个与结球甘蓝抗霜霉病基因相关的AFLP标记。204 bp BoRAAC/CAC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发现在抗病亲本和抗病池中与感病亲本和感病池中条带只存在量上的差异,在抗性选择起中只能起辅助作用;191 bp BoRAAG/CTC标记(EU-635443.1),转化为SCAR标记,仅在抗病亲本和2个抗病池中获得目的条带,经F2群体单株验证后,与抗性位点的遗传距离为5.7cM。利用BoRAAG/CTC113标记对F1和BC1群体与多年苗期霜霉病抗性鉴定的20份结球甘蓝种质资源进行验证和筛选,该标记与品种(系)的霜霉病抗性吻合率达到95%,初步表明该标记可应用于早期结球甘蓝抗霜霉病抗性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障草莓的安全生产,打造昌平草莓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模式,主要从技术支撑、政府扶持及宣传3个方面阐述了其重要举措。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注重提升田园清理、土壤消毒、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确保草莓安全生产;通过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及专业技术指导,打造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建立绿色安全生产宣传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如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宣传;组织培训,增强种植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  相似文献   
17.
刘雪莹  张静  祝宁  齐长红  李婷 《蔬菜》2021,(3):74-77
为筛选出适宜在北京种植的越夏茬春大棚优质网纹甜瓜品种,选取6个品种的网纹甜瓜为试验材料,记录其田间长势及果实品质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个参试品种田间长势及果实品质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柏格的心糖、边糖最高,分别为15.57%、11.27%,果肉较厚,达到3.73 cm,果实品质最优秀。综合看来,柏格可进一步在北京地区越夏茬春大棚进一步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实用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探索秋冬茬盆栽彩椒栽培技术,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示范了椰糠盆栽彩椒营养液循环栽培生产模式。采用自动灌溉、合理的水肥配比、回流液回收利用及栽培管理技术,其中栽培技术内容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及管理、授粉、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实现水肥配比合理化,节省人工;肥效较高,水肥循环利用率达90%,节水50%以上;使作物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施药次数减少;667 m~2产量达5 570 kg,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20%,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级四步连续提取法(BCR)研究生物质炭、VT-1000菌剂2种钝化材料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Zn含量和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植物种子的毒性。结果表明:堆肥处理后,猪粪中的重金属Cu、Zn总量会出现“相对浓缩效应”,致使其浓度升高;堆肥处理能促使重金属Zn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生物质炭对猪粪堆肥处理后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较好,对弱酸提取态Cu、Zn的钝化效果分别为27.23%、73.46%;经2种钝化材料处理后的猪粪堆肥对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经过堆肥处理的猪粪已充分腐熟且对种子的萌发无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生物质炭是理想的降低猪粪中Cu、Zn生物有效性的钝化材料,且有利于降低猪粪堆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