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油茶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但长期以来,对我国油茶植物的品种资源尚未清楚,本文对ISSR分子标记鉴定油茶重要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信息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核心种质库和开发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油茶新品种。  相似文献   
72.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 T)是一种针对ATG起始密码子及侧翼序列保守性开发的新型目的基因分子标记,具有操作简便、多态性高、遗传稳定性好和成本低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研究。本文介绍了SCo T标记的原理、引物设计、PCR体系优化,综述了SCo T标记在多种植物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在茶树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选用6份有代表性的陕西茶树资源材料,从121条SCo T引物中筛选出3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对陕西省50个茶树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SCo T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条引物可检测到4~17个等位位点,平均为11个,38条SCo T引物共扩增出414条DNA片段,其中400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6.62%。每个SCo 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56~0.99之间,平均为0.90。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59~0.71之间。研究表明,SCo T标记可以用来对茶树进行遗传基础研究,基于SCo T标记的陕西省主要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74.
氯吡苯脲对蚕豆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植物的衰老。以0.5、1.0、3.0、5.0、7.0 mg/L的氯吡苯脲(CPPU)溶液处理蚕豆离体叶片,研究细胞分裂素对蚕豆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PPU处理均能显著延缓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降解,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升高,其中以0.5 mg/L的CPPU处理效果最佳。因此,CPPU具有延缓蚕豆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以玉米为试材,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源氯化镧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胁迫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SOD、CAT、APX、DHAR活性、GSH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及根系SOD、CAT、DHAR活性、As 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而使叶片POD、GR活性、As A含量及根系POD、APX、GR活性、GSH含量显著降低。与铜胁迫相比,氯化镧+铜复合处理叶片的SOD、APX、GR、DHAR活性与As 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6.3%、86.2%、225.0%、62.5%、267.7%,其根系POD、APX、GR、DHAR活性和GSH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8.5%、66.7%、51.5%、23.7%、19.3%,叶片CAT、POD活性、GSH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7.5%、15.0%、15.4%、44.3%、48.1%,根系CAT活性、As 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2.9%、50.0%、35.8%、41.1%,氯化镧+铜复合处理使玉米幼苗生物量显著增加了25.4%。综上,氯化镧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铜胁迫玉米植株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6.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外植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启动脱分化(膨大)的效应极显著,且膨大率与膨大速度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效应极显著,且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诱导速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性;综合各项测量指标,当培养基中激素组合为MS+2.0 mg/L 2,4-D+1.0 mg/L NAA+0.3 mg/L 6-BA+1.0 mg/L KT时,银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77.
徐伟良  陈德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37-12538,12541
[目的]研究大鲵皮肤分泌物的气味成分及其除臭方法.[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法从大鲵皮肤分泌物中收集气体,经气质联用色谱分析挥发性成分,并利用乙醇溶解、蛋白酶解、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对其进行脱臭.[结果]大鲵皮肤分泌物气味成分共有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二甲基二硫醚(C2H6S2)和8种脂类化合物;大鲵分泌物中臭味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不同方法对大鲵皮肤分泌物的脱臭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乙醇>复合酶解>活性炭.大鲵皮肤分泌物经过乙醇脱臭和酶解脱臭后,无臭味,均未检出二甲基二硫醚.[结论]该研究可为大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以红豆杉内生真菌发酵的紫杉醇产量为指标,利用HPLC法进行检测,筛选确定了发酵产紫杉醇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培养基最佳组合为A1B2C1,即葡萄糖50.0 g/L、硝酸铵6.0 g/L、无水硫酸镁0.3 g/L,从而获得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50.0 g/L、NH4NO36.0 g/L、KH2PO40.5 g/L、无水Mg SO40.3 g/L、维生素B10.05 g/L,其紫杉醇平均含量达到938.6μg/L。  相似文献   
79.
nested–PCR是一种在普通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技术。结合nested–PCR技术在水稻中检测SNP的研究,以1个水稻香味基因Fgr和3个稻瘟病基因Pi–ta、Pi9、Pigm为例,把nested–PCR的4条引物同时加在一管PCR反应中进行扩增,在其序列内针对SNP位点设计功能标记,用来扩增含有突变位点的DNA片段。通过优化引物浓度梯度和改良反应程序,达到了一步快速检测SNP基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分子标记技术和传统育种结合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进行基因型鉴定,从而快速有效地进行育种选择,具有不受环境影响、不干扰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优点,可大大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等4方面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技术与基因组、比较基因组研究结合在甘蓝型油菜基因图位克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