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41篇
  104篇
综合类   956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601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消除农业生产中除草剂残留是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为发掘更多磺酰脲类除草剂高效降解微生物资源,系统阐述氯嘧磺隆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以氯嘧磺隆为唯一氮源,从某磺酰脲类除草剂生产厂废水处理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高效氯嘧磺隆降解菌LAM2021。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小坂菌属(Kosakonia sp.)。单因素试验结果经RSM优化后,菌株LAM2021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50 mg/L氯嘧磺隆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接种量5%、培养温度30℃、pH 6.0,11 h后降解率可达94.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接菌后降解体系内代谢产生的酸类物质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柠檬酸。推测菌株LAM2021受高浓度氯嘧磺隆胁迫,利用葡萄糖产生柠檬酸,通过降低环境pH使氯嘧磺隆发生水解,从而解除其胁迫。从菌株全基因组信息中发现有参与氯嘧磺隆降解的酯酶编码基因。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菌株LAM2021与氯嘧磺隆混合培养后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与鉴定,共有5种主要物质被检测到。根据氯嘧磺隆的化学结构式和中间代谢产物特征,推测菌株LAM2021降解氯嘧磺隆的代谢途径为:氯嘧磺隆中的脲桥先水解断裂成2-氨基-4-氯-6-甲基嘧啶和邻甲酸乙酯苯磺酰胺,随后酯键被脱酯断裂成邻甲酸乙酯苯磺酰胺,最后环化为N-醛基糖精。  相似文献   
102.
兰属植物观赏价值极高,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西藏兰属植物资源丰富,摸清西藏兰属植物本底资源,可对今后培育观赏园艺品种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报道了兰科兰属植物4个西藏新记录:莎叶兰(Cymbidium cyperifolium Wall. ex Lindl.)、福兰(C.devonianum Paxton)、春兰[C. goeringii (Rchb. f.) Rchb. f.]和大雪兰(C. mastersii Griff. ex Lindl.),其中莎叶兰和蕙兰(C. faberi)近似,但莎叶兰花瓣和萼片无条纹,叶片边缘全缘;福兰为兰属家族中较特殊的一种,植株仅具2~4枚叶片,花数量大可以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类;春兰植株近似于蕙兰,但春兰花葶极短,假鳞茎明显存在等特征与蕙兰甚易区分;大雪兰不开展的花及唇盘2条亮黄色纵脊均近似于莎草兰(C. elegans),但大雪兰假鳞茎延长成茎状,叶窄,唇盘2条纵脊在中部汇合。本研究对新记录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详细特征图片等。这些兰属新记录的发现扩充了西藏自治区兰属植物的记录,为今后对西藏兰属植物的栽培驯化以及培育园艺品种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3.
应用GIS和RS技术,结合西藏班戈县草地变化特征和植被盖度变化情况对该县草地生产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班戈县草地生产力变化以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为主,该县适合放牧的面积仅占全县面积的12.25%。班戈县天然草地被划分为高寒草甸草原166.39万hm2和高寒草甸25.52万hm2,可食用鲜草量为568.4 t/hm2,全县年均产草量约13.695 7 t/hm2,其中可食牧草仅125.482万t。该县理论载畜量为86万羊单位,实际放养家畜量为111万羊单位,超载29%。说明该县存在超载放牧和草地退化现象,轻度退化草地向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转移的趋势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04.
以西藏林芝地区温室盆栽的喜马拉雅紫茉莉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CK:0 g/kg、N1:0.4 g/kg、N2:0.8 g/kg、N3:1.2 g/kg)处理对喜马拉雅紫茉莉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开花期后测定其形态特征(叶面积、株高、分蘖数、单叶数量、植株基部直径)、生物量、叶绿素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等,计算喜马拉雅紫茉莉根冠比、根生物量比、水分利用效率(WUE)、羧化效率(CE)的瞬时值。结果表明,喜马拉雅紫茉莉根冠比和根生物量比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下降;而株高、单叶数量、分蘖数、总生物量在施氮量为0~0.8 g/kg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为1.2 g/kg时则显著下降;植株基部直径、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氮量,P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Tr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在施氮量为0~0.8 g/kg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盆栽苗光合作用性能增强,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施氮量为1.2 g/kg时,喜马拉雅紫茉莉的光合日进程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这说明适当施加氮肥可以促进喜马拉雅紫茉莉地上部分的生长及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菜籽饼经蒸煮脱毒后,其中有毒成分异硫 氰酸酯由4.371mg/g降到0.83mg/g,■唑烷硫酮由1. 07mg/g降到 0.745mg/g。用蒸煮脱毒菜籽饼作蛋白饲料 配制全价日粮与含大豆、鱼粉等蛋白饲料的全价日粮饲喂 生长肥育猪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15%的蒸 煮脱毒菜籽饼,试验组平均日增重677g±35.59g,与对照组 平均日增重685g±34.25g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精肉 比试验组为3.57:1;每增重1kg较对照组降低饲料成本 14%。试验表明用蒸煮脱毒菜籽饼可替代大豆鱼粉饲喂生 长肥育猪,对猪无毒副作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6.
进行“本育9号”在西藏林芝地区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生育期175天左右,抗病性强,株高258cm,双穗率达87.5%-100%,经济产量达9900kg/hm^2,生物产量达24000kg/hm^2,种植玉米“本育9号”的经济效益为27678元/hm^2。  相似文献   
107.
林芝地区养猪业发展很快 ,每年主要从四川长途贩运大批仔猪入藏 ,以解决本地区仔猪不足的问题 ,这就给当地疫病防治带来困难。 1998年5月 ,林芝地区畜牧局猪场饲养的 4月龄左右的仔猪突然发生以体温升高、顽固下痢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猪场从贩猪个体户处购进一批新到的荣昌仔猪 5 4头 ,集中在 1栋猪舍内饲养。饲养 4天后开始发病 ,第 6天共发病 40头 ,发病率达 74%,死亡 15头 ,病死率达 37.5 %。病猪以下痢、体温升高为主征 ,部分猪耳尖呈乌紫色。但该猪场另一栋猪舍内自繁自养且经过副伤寒疫…  相似文献   
108.
菜籽饼经蒸煮脱毒后 ,其中有毒成分异硫氰酸酯由 4 371mg/ g降到 0 830mg/ g ,口恶唑烷硫酮由 1 0 70mg/ g降到 0 74 5mg/ g。用蒸煮脱毒菜籽饼作蛋白饲料配制全价日粮与含大豆、鱼粉等蛋白饲料的全价日粮饲喂生长肥育猪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 15%的蒸煮脱毒菜籽饼 ,试验组平均日增重 677 0 0 g± 35 59g ,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 685 0 0 g± 34 2 5g相比 ,差异不显著(P >0 0 5) ;料肉比试验组 3 57∶1;每增重 1kg较对照组降低饲料成本 14%。试验表明 ,用蒸煮脱毒菜籽饼可替代大豆、鱼粉饲喂生长肥育猪 ,对猪无毒副作用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9.
加查县优良核桃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去对西藏核桃主产区之一加查县优良核桃单株调查不全、资料不详等问题,对加查县核桃优良单株的分布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共搜集到了酥油核桃等36个外观品质及口感好的品种(单株),突破了原来在《中国果树志.核桃卷》记载的11个优良单株,并详细记录了每个单株的当地名称,确定了分布的具体位置,如经纬度、海拔及所在村镇,同时取样测定了坚果的基本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10.
针对西藏高海拔,缺氧,家禽品种单一,生产性能侈下,远不能满足林芝地区对禽产品的需求等情况,揭示高原养禽业孵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良种禽蛋在高原孵化率低是受资源,缺氧,温湿度,存贮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以种蛋的来源选择,存贮位置和方式,充氧,增加温湿度, 脂等综合措施来提高高原禽蛋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