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杂交水稻》2017,(6):81-82
B优268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新不育系B2A与自育新恢复系西科恢768配组育成的具高直链淀粉含量的三系迟熟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于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4009)。  相似文献   
52.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B优827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汕优63为对照,初步测定、分析了B优827和汕优63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及产量结构差异.从各时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及发根力、根冠比、根系活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B优827和汕优63的异同.B优827中后期干物质的积累量均显著大于汕优63,且各时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的分配合理,干物质输出量大,有效转化率高,在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茎叶等器官干物质含量和根系活力,抗衰老能力较强.从产量结构看,B优827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大,产量达到9.06×103kg/hm2,较汕优63增产8.50%.表现了库大、源足、流畅的物质积累和运转特点.  相似文献   
53.
不同杂交水稻品种根系生理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生育期根系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水稻品种生育期内根系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除根系活力外,其他生理指标的差异在抽穗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品种间,冈优725的根系活力、伤流强度、氨基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间内高于其他水稻品种;Ⅱ优725根系中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抽穗期较高,而对照品种的各生理指标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所有根系生理指标在大部分生育时期与产量呈正相关,表明通过改良根系生理特性来提高水稻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两熟制杂交中稻上的改进应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陶诗顺  马均 《杂交水稻》2003,18(4):47-48
针对四川盆地水稻生产实际,把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基本原理同国内水稻栽培新技术密切结合,形成了集免耕、超稀植、集中施肥、秸秆覆盖、湿润灌溉于一体的两熟制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技术要点,对其高产高效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5.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穗粒结构特点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陶诗顺  马均 《杂交水稻》2004,19(6):39-41
以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交稻强化栽培的穗粒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杂交稻强化栽培单株个体发育充分,成穗率高;有效穗组成发生重大变化,主茎穗和一次分蘖穗在有效穗中的比重下降,二次分蘖穗比重提高;其主茎穗和各位、次分蘖穗的经济性状均优于常规栽培.强化栽培水稻不同来源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也与常规栽培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6.
红优2009系用红矮A与绵恢2009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杂交中籼迟熟组合,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西科恢系列水稻品质性状遗传特性。【方法】以西科恢2928、西科恢768、西科恢4761、蜀恢498、雅恢2115为父本,以冈46A、内5A、宜香1A、B2A为母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20(4×5)个杂交组合,并对其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RVA谱特征值进行测定。【结果】(1)参试杂交组合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崩解值、回复值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为61.26%、51.28%、36.53%、21.07%,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2)西科恢2928、西科恢4761、宜香1A、内5A的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较好,利用其配组,可以选配出品质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组合,如内5A×西科恢2928,直链淀粉含量为21.63%,蛋白质含量为11.15%,具有较好的品质性状;(3)组合间方差、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极显著,表明品质性状既受到亲本的遗传加性效应影响,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4)各品质性状基因型方差贡献率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糊化温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回复值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较大,峰值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结论】在选育品质优良的杂交水稻组合时,既要选用优良的亲本进行配组,同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文章概述了德阳市旌阳区优质水稻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发展优质稻的有利条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质稻的发展思路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穗型材料间物质积累差异,以及减库对水稻不同部位物质积累、转运差异的影响。【方法】以弯曲穗野生型蜀恢498和直立穗突变体R~22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比较研究减库处理对供试材料干物质积累及转运、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减库处理后茎鞘、叶干重显著降低,而穗干重显著增加,导致供试材料减弱叶的物质转运、穗茎鞘输出率与转换率降低;通过库容量的减少,使得库器官和输导组织活性增强,从而提高叶的转换率,使2种穗型水稻千粒重及结实率提高。减库对弯曲穗型材料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直立穗大。【结论】直立穗与弯曲穗从抽穗期至成熟期这一过程,它们物质积累、转化存在显著差异,且库容量减少会抑制弯曲穗叶片物质输出,有利于直立穗叶片光合产物转运到籽粒。  相似文献   
60.
以籼稻品种泰选1号和粳稻品种粳选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较高海拔山区试验田(800 m以上)进行不同施用量硒处理试验,对收获后的稻米淀粉RVA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泰选1号的峰值黏度、冷浆黏度、回复值、崩解值以及峰值时间均高于粳选1号,而热浆黏度低于粳选1号,糊化温度并无明显差异。在硒肥施用量为3.00 g/hm2时,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浆黏度出现降低的情况,而6.00~15.00 g/hm2出现上升的趋势;而回复值、崩解值和峰值时间相对于对照出现了增加,但对于泰选1号的各项指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只对粳选1号的热浆粘度和回复值有显著影响。硒肥的使用与RVA谱的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5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