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竹丰优009是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竹丰1A与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绵恢2009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好,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2.
通过中子辐射诱变处理早籼保持系红矮B种子,在F2中分离到1株极多分蘖突变体,命名为370FB。与红矮B相比,该突变体自交F3-F7代植株表现为极多分蘖,分蘖数超过200个/株,矮秆,株高45 cm,仅为红矮B的1/2,孤雌生殖。突变体与不育系红矮A的杂交结果显示,该突变表型为隐性突变。  相似文献   
43.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胞质效应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胞质效应配合力,为杂交水稻不育细胞质的多样性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优质高配合力三系杂交水稻保持系803B为核供体,选择5个高配合力恢复系,比较5种不育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结实率、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影响的配合力效应,并分析不同胞质对杂种F1代的遗传贡献率。【结果】细胞质效应在产量、有效穗数、穗长和千粒质量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对穗粒数和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同时,细胞质和恢复系互作对杂交水稻产量的遗传贡献率最大。A1、A2型细胞质和R1、R4恢复系是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亲本,其组合中出现具有较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组合的几率也较大,JW803A/蜀恢527在所有杂交组合中产量最高。【结论】杂交水稻新质源JW型细胞质具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进一步发掘和利用JW型细胞质源,对选育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及丰富杂交水稻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不同氮素水平对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杂交水稻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产量性状差异,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4个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冈优188’、‘宜香优1577’、‘冈优1577’)为材料,选择不同氮素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的品种和氮素水平的互作共同调控水稻的产量性状,‘宜香优2115’在不同氮素水平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冈优188’随氮素水平提高,产量显著增加,‘宜香优1577’和‘冈优1577’在正常氮素水平产量表现最好。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各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穗着粒数穗长结实率有效穗数,穗着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此,不同水稻品种对氮素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生产上需要根据田间肥力水平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45.
冈优2009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冈46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2009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在生产上表现出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好等特点,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和贵州省品种引种认定.  相似文献   
46.
分别以转PEPC Kitaake和Kitaake作父本,以4份不同来源的保持系珍汕97B、K17B、Ⅱ32B和G2480B为母本构建F1,考查PEPC 的表达及其对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导入PEPC 后,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PEPC酶活性均表现为增加,最突出的是其PEPC酶活性均成倍增加。蒸腾速率方面,只有K17B/PEPC 表现为下降。珍汕97B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PEPC酶活性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在农艺性状上,G2480B/PEPC 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大幅度提高,分别增加了31.46%、1.39倍和1.83倍,千粒重也增加了7.84%。珍汕97B/PEPC 由于穗变短,即使结实率和千粒重大幅度增加,减产仍达9.84%。G2480B的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均最大,而珍汕97B最小。在耐光氧化方面,转PEPC 基因Kitaake明显优于Kitaake。说明PEPC 单个基因对改善籼型三系保持系的光合性能和增加产量有较重要的作用。在供试的4份保持系中选用保持系宜考虑G2480B,PEPC 在此遗传背景下的表达丰度较高,提高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正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47.
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527和西南科技大学自育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恢复系“2330”为材料.研究目前四川地区的稻瘟优势菌株稻瘟菌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势稻瘟菌株A2中,随着稻瘟菌粗毒素浓度的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能力显著降低,“2330”的最低诱导率为16.7%,蜀恢527只有12、5%:愈伤组织的致死率随毒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其最高致死率达到100%。在混合毒素培养基中粗毒素浓度为30%的处理选择效率较合适.但是增加毒素浓度可以进一步提高选择效果和提高得到抗性突变苗的几率。  相似文献   
48.
水稻亚种间杂种一代的源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5个母本(3个籼型恢复系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1个美国粳稻 Lemont 及1个爪哇稻香大粒),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得到不同类型的 F1。 5个 F1 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光通量密度条件下,5个 F1 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双亲或其中之一;在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CO2 补偿点3个叶片光合指标上,杂种的表现也优于亲本;5个 F1 因亲本之间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而表现出不同的叶片光合能力,典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蜀恢527/Kitaake、绵恢725/Kitaake要优于其他组合;5个 F1 在农艺性状上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库容表现为蜀恢881/Kitaake>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 >Lemont/Kitaake=香大粒/Kitaake,表明籼粳亚种间杂种的增产潜力也优于另外两个杂种,这与杂种在净光合速率方面的表现一致。但籼粳交的不正常结实阻碍了库容优势的正常发挥,所以要实现水稻超高产必须注意基因组间的协调性,即遗传距离适度。  相似文献   
49.
以籼稻品种蜀恢498(R498)及其通过EMS诱变产生的不同穗型籼稻突变体R816、R772、R449为试材,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大田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穗型水稻穗部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型R498为弯曲穗型,R816和R772为直立穗型,R449为半直立穗型;直立穗突变体的穗长变短,比野生型短约17%,半直立穗与弯曲穗型在穗长方面无显著差异;稻穗抗弯曲能力表现为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弯曲穗型,直立穗突变体穗轴直径、穗下第一节直径及大小维管束数等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弯曲穗品种,半直立穗型的抗弯曲力显著大于野生型;直立穗突变体紧凑的穗部形态、更粗的直径以及穗颈中含有更多的大小维管束,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稻穗保持直立。  相似文献   
50.
ZmC4Ppc基因全长6781bp,PCR扩增时带型不清晰。重复性差,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通过序列比对找到了该基因在玉米上存在而在水稻上不存在的特异片段,利用PrimerPremier5.0设计了1对用于水稻标记辅助选择的特异性引物(前引物为5’AAGCAGGGAAGCGAGACG3’,后引物为5‘GATTGCCGCCAGcAGTAG3',命名为MRpc)。结果表明。经MRpc筛选的该基因在各生育阶段都能高效表达,且为组成性表达。对标记辅助选择后代FPM881进行了遗传背景、PEPCase活性、净光台速率、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FPM881与对照的遗传背景相似度已达95%以上,ZInC4Ppc在MAS的各世代中能够高效表达。GCA和ScA分析结果表明从FPM881中能够筛选出单株产量、有效穗和千粒重优于对照、GCA较高的改良恢复系并得到SCA显著高于对照的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说明,ZINC4Ppc基因高效表达能提高经济产量,在水稻遗传背景中发挥其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